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89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ED灯管。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行业的发展,日常照明设备已经由发热量较高而照明效果不佳的白炽灯发展到目前广泛应用且效果较佳的日光灯。而随着LED技术的发展,日光灯中属LED灯管的应用最为普遍和重要。现有的LED灯管通常包括透明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LED灯板、设置在管体两端的灯头、设置在灯头内侧的散热器及用于安装灯管的灯座。其中,灯头上固定有电极,灯头通过电极固定安装在灯座上且与灯座内的导电弹片形成电性连接。然而,现有的LED灯管上的电极均为直条圆柱形,其安装在灯座后仅靠弹片的弹力来夹持,没能与灯座形成稳固的连接,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弯曲变形)或是发生轻微震动时容易出现灯管脱离现象,灯管从灯座上脱落时不仅会损伤灯管而且还容易砸伤人或其它东西,使用该类型的LED灯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其灯头与灯座具有稳固连接结构的LED灯管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灯头与灯座具有稳固连接结构的LED灯管以提高安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LED灯管,其包括透光的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LED灯板、分别固定在管体两端的第一灯头和第二灯头及用于安装管体的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其中,所述第一灯头上固定有一端子,所述端子通过设置于第一灯座上的卡槽直接卡于所述第一灯座内且与所述第一灯座内的两第一弹片相抵接,所述第二灯头上固定有两钩状电极,所述第二灯座内设置有一旋转圈及两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圈两侧的第二弹片,两所述钩状电极通过所述旋转圈旋转卡入所述第二灯座内而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弹片相抵接且末端勾住相应的第二弹片。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灯座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基座朝向第二灯头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其顶部形成有导向口,所述旋转圈上开设有两缺口,所述第二基座和第二盖体盖合在一起而共同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旋转圈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的安装孔上且收容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圈可在所述第二灯座内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旋转圈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口与所述缺口相对准,两所述钩状电极通过所述旋转圈的缺口进入旋转圈内,当所述旋转圈旋转至第二位置时,两所述钩状电极分别从两所述缺口伸出而与相应的第二弹片相抵接且末端勾住相应的第二弹片。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圈朝向第二灯头的末端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裸露在所述第二基座外以方便操作。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钩状弹片呈L形。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灯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一盖体盖合在一起而形成第一空腔,两所述第一弹片收容于该第一空腔内,所述卡槽从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向下延伸。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端子呈T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灯管的灯头通过端子和钩状电极与灯座结构的巧妙配合而实现稳固连接,该LED灯管可在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或是轻微的震动环境中工作均不会出现灯管脱落现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I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一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一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一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I所述LED灯管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组件标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照图I和图2,本实施例的LED灯管100包括管体110、LED灯板120、散热器130、两灯头(分别为第一灯头140和第二灯头150)及两灯座(分别为第一灯座160和第二灯座170)。其中,管体110采用透光材料制成,LED灯板120上设置有若干LED灯珠,该LED灯板120置于管体110内,散热器130位于LED灯板120的上方,第一灯头140和第二灯头150分别固定在管体110的左右两端,而第一灯头140和第二灯头150分别安装在第一灯座160和第二灯座170上。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灯头140上固定有一端子141,该端子141呈T形状,第一灯座160包括第一基座161和第一盖体162,所述第一基座161和第一盖体162盖合在一起而形成有第一空腔(未标示),该第一空腔内收容有两第一弹片163,第一基座161的顶部沿着管体110的安装方向延伸有—^槽1611,所述端子141的末端可通过卡槽1611而卡于第一灯座160的第一空腔内并与该空腔内的两第一弹片163相抵接而相互形成电性连接。继续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第二灯头150上固定有两钩状电极151,两钩状电极151的末端朝外弯折而呈L形。所述第二灯座170包括第二基座171、第二盖体172、旋转圈173及两第二弹片174,所述第二基座171朝向第二灯头150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711且其顶部形成有导向口 1712,所述旋转圈173上开设有两缺口 1731且朝向第二灯头150的末端形成有凸缘1732,第二基座171和第二盖体172盖合在一起而共同形成有第二空腔(未标示),旋转圈173安装在第二基座171的安装孔1711上且收容于第二空腔内而仅将凸缘1732裸露在第二基座171外以方便操作,两第二弹片174也收容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圈173的两侧。所述旋转圈173可在所述第二灯座170内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旋转圈173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圈173上的缺口 1731于第二基座171上的导向口 1721相对准,两所述钩状电极151通过所述旋转圈173的缺口1731安装进入旋转圈173内并通过旋转(例如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度)而卡于旋转圈173内,当所述旋转圈173旋转(例如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度)至第二位置时,两所述钩状电极151再次与旋转圈173的两缺口 1731对准,此时,两钩状电极151由于弹力作用从旋转圈173的两缺口 1731伸出而分别与旋转圈173两侧的第二弹片174相抵接,而且其末端勾住相应的第二弹片174而形成稳固连接,如图5所示。[002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灯管的两灯头和灯座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其中一个灯头通过端子和卡槽的卡合形成连接,另一灯头通过钩状电极与灯座上旋转圈的巧妙配合实现与电极弹片的稳固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LED灯管可用于轻微的震动环境中,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也不轻易脱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LED灯管,包括透光的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LED灯板、分别固定在管体两端的第一灯头和第二灯头及用于安装管体的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头上固定有一端子,所述端子通过设置于第一灯座上的卡槽直接卡于所述第一灯座内且与所述第一灯座内的两第一弹片相抵接,所述第二灯头上固定有两钩状电极,所述第二灯座内设置有一旋转圈及两分别位于所述旋转圈两侧的第二弹片,两所述钩状电极通过所述旋转圈旋转卡入所述第二灯座内而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弹片相抵接且末端勾住相应的第二弹片。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座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基座朝向第二灯头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其顶部形成有导向口,所述旋转圈上开设有两缺口,所述第二基座和第二盖体盖合在一起而共同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旋转圈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的安装孔上且收容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圈可在所述第二灯座内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旋转圈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口与所述缺口相对准,两所述钩状电极通过所述旋转圈的缺口进入旋转圈内,当所述旋转圈旋转至第二位置时,两所述钩状电极分别从两所述缺口伸出而与相应的第二弹片相抵接且末端勾住相应的第二弹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圈朝向第二灯头的末端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裸露在所述第二基座外。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弹片呈L形。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一盖体盖合在一起而形成第一空腔,两所述第一弹片收容于该第一空腔内,所述卡槽从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向下延伸。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呈T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灯管,其包括透光的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LED灯板、分别固定在管体两端的第一、第二灯头及用于安装管体的第一、第二灯座,第一灯头上固定有一端子,端子通过设置于第一灯座上的卡槽直接卡于第一灯座内且与第一灯座内的两第一弹片相抵接,第二灯头上固定有两钩状电极,第二灯座内设置有一旋转圈及两分别位于旋转圈两侧的第二弹片,两钩状电极通过旋转圈旋转卡入第二灯座内而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弹片相抵接且末端勾住相应的第二弹片。本实用新型LED灯管的灯头通过端子和钩状电极与灯座结构的巧妙配合而实现稳固连接,该LED灯管可在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或是轻微的震动环境中工作均不会出现灯管脱落现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791532SQ2012204962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华宣, 钟雄, 朱庆山 申请人:深圳市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