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36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人们生活的越来越拥挤,楼层越来越多,越盖越高,进一步压缩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使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像过去一样享受阳光照射成为了一种奢侈,有很多地方由于楼层密集很高,一年四季鲜有能照射到阳光,因此为人们生活带来的诸多的不便,长时间的照射不到阳光的地方很容易滋生病毒、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由于长时间照射不到阳光的地方,地方潮湿,人们很难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居住和工作在此类地方,因此对于城市楼宇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为建筑行业带来十分头疼的问退,因此利用光学系统改变阳光的照射光路成为解决城市楼宇阳光照明的突破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包括楼顶球形穹顶支架1,在楼顶球形穹顶支架I上安装有多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所述楼顶球形穹顶支架I曲面结构为球面,由多个小球面组成,每个小球面上均安装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所述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用于汇聚折射太阳光,每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的焦点都在其垂直的方向上,其折射率满足穹顶太阳光照明系统的折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常年接受不到阳光照射的地方进行太阳光照明,满足人们采光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效果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楼顶穹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尽的说明。如图1所示,在两层高层楼顶之间安装楼顶球形穹顶支架1,主要为钢架结构,将整个球面分成若干的小区域,在每一个区域上安装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用于折射反射太阳光,改变光路传播方向的小透镜。如图2所示,其中楼顶球形穹顶支架I为小球面透镜的安装区域,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为整个穹顶钢架结构球面支架结构,这样将多片不同曲率的小球面汇聚光折射透镜安装在穹顶钢架球面支架上之后,就组成了一面大型的球面折射透镜,这样就可以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了,将不同方向射来的太阳光,通过球面折射透镜后,都变成了汇聚光线,照射在高层楼宇中间的天井内,可以使很多原来一直很南照射到甚至照射不到的区域都能够或多或少的接受到阳光的照射。[0013]如图3所示,当早晨太阳直射的时候如图中A所示,如果没有球面穹顶太阳光照射系统,楼宇的背面区域是不可能接受到阳光照射的,楼宇之间的天井也不能接受太阳光照射,如果安装上楼顶穹顶太阳光照射系统之后,平行照射的太阳光经过球面折射透镜的折射反射后,楼宇之间天井大部分都能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即使是楼宇的背面都可以有一部分区域接受阳光照射,因此其改变太阳光照射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0014]如图3中的b图所示,当上午太阳倾斜照射时,由于楼顶球面太阳光的照射系统相当于一面巨大的折射球面透镜,因此可以将不同方向照射来的光线垂直于地面射出,因此可以照亮整个楼宇之间的天井,对于平常没有安装穹顶太阳光照明系统的楼宇,其太阳光照射的效果提高的相当明显,当太阳在下午照射和傍晚照射的时候,效果等同于早上的照射只是照射方向相反。[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结构的变化代替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系统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楼顶球形穹顶支架(I),在楼顶球形穹顶支架(I)上安装有多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所述楼顶球形穹顶支架(I)曲面结构为球面,由多个小球面组成,每个小球面上均安装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所述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用于汇聚折射太阳光,每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2)的焦点都在其垂直的方向上,其折射率满足穹顶太阳光照明系统的折射要求。
专利摘要一种楼顶太阳光照明系统,包括楼顶球形穹顶支架,在楼顶球形穹顶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所述楼顶球形穹顶支架曲面结构为球面,由多个小球面组成,每个小球面上均安装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所述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用于汇聚折射太阳光,每一个单片会聚光球面折射透镜的焦点都在其垂直的方向上,其折射率满足穹顶太阳光照明系统的折射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常年接受不到阳光照射的地方进行太阳光照明,满足人们采光的需要。
文档编号F21V5/04GK202972917SQ2012206051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国琦, 麻树波 申请人:西安中科麦特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