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95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LED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灯具即半导体照明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因其是ー种固态冷光源,具有环保无污染、耗电少、光效闻、寿命长等特点,做成的LED灯具。常用的LED灯具的散热方式包括加装风扇强制散热、热管和回路热管散热等,其中,加装风扇强制散热方式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热管和回路热管散热方式成本高,对于户外夜间使用的LED灯具,通常选择自然对流散热方式,其散热面位于顶侧,例如申请号为20102054141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加油站LED灯具》公开了ー种包括壳体、LED灯体模组和电源控制器的LED灯具,并将透风孔设置于后盖上,但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仅通过透风孔换气散热性能不佳,灯具内部热量难以充分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ー种散热效果好的微动カ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部的设置有片式散热器,所述片式散热器由若干个竖向鳍片隔成换热通道,所述竖向鳍片的上方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LED光源芯片,所述框体的侧面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设置于框架与换热通道的敞ロ端相邻的侧面。优选的,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框架由两个侧板和两个安装座交替围合而成,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靠近换热通道两个敞ロ端的ー侧,所述透风孔设置于两个侧板上。采用这样的结构,框架在两个安装座的固定下能够稳定地连接于墙体、并在安装座与框架的隔断下保护内部结构,并避免高温的片式散热器和LED光源芯片与外界直接接触。优选的,所述透风孔呈阵列分布于侧板上。采用这样的结构,侧板的強度和散热效果均较佳。优选的,所述片式散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各片式散热器的隔热通道的朝向一致。采用这样的结构,进ー步提升散热效果。优选的,相邻两个片式散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隙。采用这样的结构,进ー步提升散热效果。优选的,相邻两个片式散热器的换热通道平齐。采用这样的结构,进ー步提升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LED光源芯片设置于各竖向鳍片的上方。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热传导效果最佳的竖向鳍片传递热量进行散热,LED光源芯片的散热效果大幅提升。优选的,所述LED光源芯片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罩和防水圏。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透明罩对LED光源芯片的出射光进行均光,光照均匀度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透风孔将框体内部与外界连通,并将换热通道与外界连通形成热交换通道,框架内部空气流通、散热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主视图。图中标记框架一I ;侧板一Ia ;安装座一Ib ;片式散热器一2 ;竖向鳍片一2a ;换热通道一2b ;灯板一3 ;LED光源芯片一4 ;透风孔一5 ;透明罩一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g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微动カ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包括用于连接片式散热器2的框架1,框架I中部的设置有片式散热器2,片式散热器2由若干个竖向鳍片2a隔成换热通道2b,竖向鳍片2a由导热材料制成,在竖向鳍片2a的上方设置有灯板3,灯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LED光源芯片4,框体围合于片式散热器2的四周,以起到承接、并保护片式散热器2的作用,为了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提升散热效果,在框体的侧面设置有透风孔5,透风孔5设置于框架I与换热通道2b的敞ロ端相邻的侧面,形成对流的通风道,易于将竖向鳍片2a上的热量散发。框架I呈矩形,框架I由两个侧板Ia和两个安装座Ib交替围合而成,两个侧板Ia分别设置于靠近换热通道2b两个敞ロ端的ー侧,透风孔5设置于两个侧板Ia上,矩形的框架I将片式散热器2的四周围合,在片式散热器2的顶、底两面形成敞ロ,框架I在两个安装座Ib的固定下能够稳定地连接于墙体、并在安装座Ib与框架I的隔断下保护内部结构,并避免高温的片式散热器2和LED光源芯片4与外界直接接触,同时保证了散热效果,为了平衡侧板Ia的強度和散热效果,透风孔5呈阵列分布于侧板Ia上,片式散热器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片式散热器2的隔热通道的朝向一致,本实施例中片式散热器2的数量为三个,在其余实施方式中,片式散热器2的数量亦可为两个、四个、或者更多,在此就不再赘述。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相邻两个片式散热器2的换热通道2b平齐,相邻两个片式散热器2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实施例中,LED光源芯片4设置于各竖向鳍片2a的上方,即若干个LED光源芯片4均设置在竖向鳍片2a的厚度方向的正上方,采用这样的结构,充分利用热传导效果最佳的竖向鳍片2a传递热量散热,散热效果大幅提升,在各个LED光源芯片4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罩6或者透镜,提高光照的均匀性。[0028]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部设置有片式散热器,所述片式散热器由若干个竖向鳍片隔成换热通道,所述竖向鳍片的上方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LED光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侧面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设置于框架与换热通道的敞口端相邻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框架由两个侧板和两个安装座交替围合而成,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靠近换热通道两个敞口端的一侧,所述透风孔设置于两个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孔呈阵列分布于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式散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各片式散热器的隔热通道的朝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片式散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片式散热器的换热通道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芯片设置于各竖向鳍片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芯片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罩和防水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力冷热对流散热抗尘LED灯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部的设置有片式散热器,所述片式散热器由若干个竖向鳍片隔成换热通道,所述竖向鳍片的上方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LED光源芯片,所述框体的侧面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设置于框架与换热通道的敞口端相邻的侧面。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透风孔将框体内部与外界连通,并将换热通道与外界连通形成热交换通道,框架内部空气流通、散热效果好。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884629SQ2012206259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王宇, 付正军, 刘刚 申请人:四川省桑瑞光辉标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