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18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灯具通常包括壳体、镇流器和灯管。壳体通常是由金属压铸形成。这种灯具通常满足一定功率的照明要求。由于壳体是通过模具压铸形成,因此,在要求更大功率、需要增加灯管时,只能再开模具。新开模具,增加了灯具的制造成本,也使生产工序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降低、制造工序简单的灯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灯具,包括壳体、镇流器和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壳体由围板和位于所述围板两端的端盖组成,所述围板由合金型材制成,所述灯管沿所述型材的纵向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由两个对称的合金型材和连接所述两个合金型材的连接板组成。优选地,所述合金型材为铝合金型材。进一步地,所述镇流器位于所述壳体内,固定于所述端盖内面。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方盖有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的一端与所述围板卡合,另一端由锁扣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内壁上设有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灯管之间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为凹形结构,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灯管位于所述透光面板和所述反光罩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固定于所述镇流器和所述反光罩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能使制造成本降低,还能使制造工序变得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A-A剖面图;图3为B-B剖面图。 图中:[0020]1-壳体,2-反光罩,3-透光面板,4-灯管,5-端盖,6-围板,7-锁扣,8-螺栓孔,9-镇流器,10-连接板,11-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包括壳体1、反光罩2、透光面板3、镇流器9、灯管4和端盖5。壳体I由围板6和位于围板6两端的端盖5组成。围板6由铝合金型材制成。灯管4沿铝合金型材的纵向方向布置。围板6由两个对称的铝合金型材和连接这两个合金型材的连接板组成。镇流器9位于壳体I内,并固定于端盖5的内面。壳体I上方盖有透光面板3,透光面板3的一端与围板6卡合,另一端由锁扣7固定。围板6的内壁上设有螺栓孔8。壳体I和灯管4之间设有反光罩2,反光罩2为凹形结构,并固定在壳体I上。灯管4位于透光面板3和反光罩2之间。还包括隔热板11,隔热板11位于壳体I内,并固定于镇流器9和反光罩2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围板6的长度。例如,一般情况下安装两个灯管4就满足要求,如果按照实际需要的功率,应安装五个灯管4,则只需要选取合适长度的铝合金型材制成围板6,再配上其他配件就可制成新的灯具。由于镇流器9的底面与端盖5的内面紧贴,镇流器9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端盖5散发掉,从而延长镇流器9的使用寿命。隔热板11将灯管4产生的热量和镇流器9产生的热量分隔,使安装灯管4的腔体和安装整流器9的腔体之间的热量不传递,避免了由于热量重合而导致产品寿命减短,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不需重开模具,就可根据需要制成新尺寸、新型号的灯具。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能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使制造工艺变得简单,还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包括壳体、镇流器和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壳体由围板和位于所述围板两端的端盖组成,所述围板由合金型材制成,所述灯管沿所述型材的纵向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由两个对称的合金型材和连接所述两个合金型材的连接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型材为铝合金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镇流器位于所述壳体内,固定于所述端盖内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方盖有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的一端与所述围板卡合,另一端由锁扣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的内壁上设有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灯管之间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为凹形结构,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位于所述透光面板和所述反光罩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并 固定于所述镇流器和所述反光罩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包括壳体、镇流器和灯管,还包括端盖,所述壳体由围板和位于所述围板两端的端盖组成,所述围板由合金型材制成,所述灯管沿所述型材的纵向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能使制造成本降低,还能使制造工序变得简单,并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3115869SQ2013200685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郑玉莲 申请人:郑玉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