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拉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29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拉尾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拉尾灯,包括灯座、散热灯柱、LED灯珠、灯盖、反光杯和拉尾灯罩,所述反光杯呈倒扣的碗状,所述反光杯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通过导热胶与散热灯柱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灯柱的顶端呈盛开的六瓣莲花状,所述LED灯珠位于莲花状的六个平面上,所述LED灯珠与水平方向呈30度,反光杯上有增强反射的凹槽并镀有金粉;LED灯珠发出的光经反光杯表面反射后,改善了LED灯珠发光角度,提高了整个灯泡的发光效率和光照强度。
【专利说明】—种LED拉尾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灯具,特别涉及一种LED拉尾灯。
【背景技术】
[0002]LED灯具由于其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替代白炽灯和电子节能灯,成为新型绿色照明的首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LED灯一般由于单个LED光源的亮度不足都装了多个LED光源,为了获得均匀的光线,LED光源分布在灯柱的多个方位,因为没有聚光元件,从各个LED光源发出的光不能有效聚集,虽然LED数量增多了,但是光强度和光的利用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发光角度,提高发光效率的LED拉尾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LED灯缺少聚光元件、光强度和光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拉尾灯,包括灯座、散热灯柱、LED灯珠、灯盖、反光杯和拉尾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呈倒扣的碗状,所述反光杯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通过导热胶与散热灯柱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灯柱的顶端呈盛开的六瓣莲花状,所述LED灯珠位于莲花状的六个平面上,所述LED灯珠与水平方向呈30度。
[000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反光杯上分布有凹槽。
[000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杯的反光面上镀有金粉。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LED灯珠位于莲花状的六个平面上,LED灯珠与水平面呈30度倾斜角,反光杯呈倒扣的碗状,反光杯上分布有凹槽并镀有金粉,增大了光的反射面和反射率,LED灯珠发出的光经反光杯和凹槽表面反射后,改善了 LED灯珠发光角度,提高了整个灯泡的发光效率和光照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0]请参阅图1,一种LED拉尾灯,包括灯座1、散热灯柱2、LED灯珠3、灯盖4、反光杯5和拉尾灯罩6,灯盖4固定在灯座I上,散热灯柱2 —端与灯盖4连接,一端呈盛开的六瓣莲花状,散热器灯柱2为表面镀锌的铝板,既有美观作用又能延长散热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反光杯5呈倒扣的碗状,所述反光杯5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通过导热胶与散热灯柱2固定连接,反光杯5采用高导热性的材料制作,可以是铝材或铝合金,所述LED灯珠3位于散热灯柱2莲花状的六个平面上,所述LED灯珠3与水平方向呈30度,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的表面反射,反射光线与LED发射的光线叠加,不仅改善了发光角,也增大了光照强度,拉尾灯罩6外罩于LED灯珠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光杯上分布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存在增大了反光杯的反射面,从而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
[00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光杯的反光面上镀有金粉,既增加了灯泡的美观程度,又增大了光线的反射率。
[00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因为LED灯珠3与水平方向呈30度,LED灯珠发射的光与经反光杯反射后的反射光叠加,形成一个中心强亮度的半球形区,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将本实用新型的LED拉尾灯多个组装成吊灯后,装饰效果也会更美观,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家居装修、商城、酒店等场所。
【权利要求】
1.一种LED拉尾灯,包括灯座、散热灯柱、LED灯珠、灯盖、反光杯和拉尾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呈倒扣的碗状,所述反光杯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通过导热胶与散热灯柱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灯柱的顶端呈盛开的六瓣莲花状,所述LED灯珠位于莲花状的六个平面上,所述LED灯珠与水平方向呈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拉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上分布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拉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的反光面上镀有金粉。
【文档编号】F21V7/00GK203585900SQ20132076711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吴琼, 段恩茂 申请人:德泓(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