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灯散热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1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平板灯散热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灯散热壳,包括帽型壳体,所述帽型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一环体,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凸伸有第一散热鳍片,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之间于所述环体外表面的前方设有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把所述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并汇集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处。本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在保证最大密度散热鳍片的情况下,保证了制造工艺的可行性,且其散热性好,能大大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平板灯散热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灯散热壳。
【背景技术】
[0002]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它具有效率高、光色纯、光线质量高、能耗小等优点,被公认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
[0003]与传统的照明灯相比,利用LED灯做光源的LED平板灯不仅具有色度好、免维护、寿命长的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比传统的照明用灯,比如白炽灯、日光灯等照明用灯更加节能,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灯具。传统的平板灯大多采用LED发光单元直接安装在灯具安装座上的结构,LED平板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LED发光单元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会影响LED发光单元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平板灯散热壳,其散热性好,能大大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灯散热壳,包括帽型壳体,所述帽型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一环体,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凸伸有第一散热鳍片,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之间于所述环体外表面的前方设有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把所述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并汇集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处。
[0006]进一步地,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所述环体相接处的弧长为2?3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环绕排列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周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靠近环体的端部向所述帽型壳体的外表面弯曲形成弧形构造。
[0009]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之间于远离环体的一侧设有凹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帽型壳体上对称设有锁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帽型壳体的底部边缘内侧设有若干个卡扣件。
[0012]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在帽型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一环体,环体的外表面凸伸有第一散热鳍片,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于环体外表面的前方设有第二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把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并汇集于环体的外表面处,在保证最大密度散热鳍片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结构后,保证了制造工艺的可行性,且其散热性好,能大大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板灯散热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7]10、帽型壳体,11、通孔,20、环体,30、第一散热鳍片,31、散热通道,40、第二散热鳍片,41、端部,50、凹槽,60、锁孔,70、卡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请参阅图1至3,一种平板灯散热壳,包括帽型壳体10,所述帽型壳体10的顶部中心设有一环体20,该环体20为管状构造。帽型壳体10上位于环体20的中心处开设有一通孔11,用于容纳电线穿过。
[0020]所述环体20的外表面凸伸有第一散热鳍片30,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30之间于所述环体20外表面的前方设有第二散热鳍片40,所述第二散热鳍片40把所述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30之间的散热通道31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31并汇集于所述环体20的外表面处。
[0021]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30与所述环体20相接处的弧长为2?3mm。对于传统的平板灯散热壳,相对于同样密度的散热鳍片(此时第一散热鳍片30和第二散热鳍片40统称为散热鳍片),所有散热鳍片向环体20汇集,到达环体20后相邻每两个散热鳍片与环体20相接处的弧长过小,使现有工艺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故一般在环体20的外侧设置另外一个直径更大的环体20,散热鳍片只汇集到直径更大的环体20外表面上。但采用这样的结构阻断了散热通道31,使散热效果差。
[0022]所述第二散热鳍片40环绕排列设置在所述环体20的周围,并将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30之间的散热通道31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31。
[0023]所述第二散热鳍片40的靠近环体20的端部41向所述帽型壳体10的外表面弯曲形成弧形构造。
[0024]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30和第二散热鳍片40之间于远离环体20的一侧设有凹槽50,一方面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本产品的美观度。
[0025]所述帽型壳体10上对称设有锁孔60,用于固定平板灯散热壳。所述帽型壳体10的底部边缘内侧设有若干个卡扣件70。
[0026]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在帽型壳体10的顶部中心设有一环体20,环体20的外表面凸伸有第一散热鳍片30,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30之间于环体20外表面的前方设有第二散热鳍片40,第二散热鳍片40把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30之间的散热通道31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31并汇集于环体20的外表面处,在保证最大密度散热鳍片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结构后,保证了制造工艺的可行性,且其散热性好,能大大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帽型壳体,所述帽型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一环体,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凸伸有第一散热鳍片,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之间于所述环体外表面的前方设有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鳍片把所述相邻每两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分隔为两个散热通道并汇集于所述环体的外表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所述环体相接处的弧长为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环绕排列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的靠近环体的端部向所述帽型壳体的外表面弯曲形成弧形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之间于远离环体的一侧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壳体上对称设有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壳体的底部边缘内侧设有若干个卡扣件。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3656869SQ201320818217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叶伟炳 申请人: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