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03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灯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灯管,包括双色管、灯板、第一堵头、第二堵头及电源板,双色管包括围成双色管的管壁的透光部和散热部,散热部两端分别形成灯板卡槽,两灯板卡槽之间有T形散热台,灯板两侧卡入灯板卡槽,灯板顶面设置发光体,灯板底面紧贴T形散热台,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设置于双色管两端,第一堵头包括设置第一卡扣的第一堵头主体与第一堵头端盖,双色管管壁开设供第一卡扣卡合的第一卡孔,第一堵头主体侧壁呈开口状,第一堵头端盖扣合到第一堵头主体上封闭其开口,第一堵头主体内设置两电源板卡槽,电源板两侧卡入电源板卡槽并与灯板上的输出端子电连接。本灯管藉由散热部及其T形散热台结构实现良好散热,且第一堵头为分体式,结构灵活,组装便捷。
【专利说明】灯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体式堵头的灯管。

【背景技术】
[0002]在照明领域中,传统的钨丝灯由于存在能耗大、寿命短及不环保等缺陷,已经被LED灯取代,LED灯与钨丝灯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随着LED灯领域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结构形式被设计出来以应用到不同场合,其中,最普遍的应属LED灯管。
[0003]现有的一种LED灯管在结构上包括一个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灯板(通常为铝基板),灯板上设置有多个LED发光体,在管体的两头采用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堵头,堵头内设置有与灯板电连接的电源板。
[0004]为了实现LED发光体的散热,管体内一般还设置有多个金属散热片,但是金属散热片的重量较重,成本较高,并且会在管体内形成阴影区域,造成照明效果不好。当然,也有在管体上使用导热塑胶(导热塑胶是指在普通塑胶中添加有导热性的金属氧化物、石墨纤维或碳纤维等复合而成的塑胶复合材料)的散热方式,但是使用这种散热方式的灯管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灯板一般没有与散热部直接接触,散热效果不理想。
[0005]另外,将堵头采用打螺丝的方式直接固定到管体的两端,组装时需要先将堵头定位,再用设备或用人手打螺丝,组装速度较慢。
[0006]堵头中的电源板与灯板的连接方式一般是焊接或弹性接触,其中焊接工序比较繁琐、成本较高,而弹性接触的连接方式需要使电源板与灯板的接触位置准备对位,但是堵头一般是整体的圆筒结构,在装上管体时要进行对准较为困难且费时费力。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结构灵活且组装时便捷的灯管。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结构灵活且组装时便捷的灯管。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管,包括双色管、灯板、第一堵头、第二堵头及电源板,所述双色管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透光部和由导热塑胶制成的散热部,所述透光部与散热部围成所述双色管的管壁,所述散热部与所述透光部连接的两端分别形成沿所述双色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灯板卡槽,两所述灯板卡槽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部还具有向所述双色管内凸起并位于两所述灯板卡槽之间的T形散热台,所述灯板容纳于所述双色管内并且两侧分别卡入两所述灯板卡槽内,所述灯板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发光体,所述灯板的底面紧贴于所述T形散热台的顶面,所述灯板的顶面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的输出端子,所述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双色管的两端,所述第一堵头包括第一堵头主体与第一堵头端盖,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与所述双色管连通,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扣,所述双色管管壁的末端对应开设至少一个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扣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另一端的侧壁呈开口状,所述第一堵头端盖扣合到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上并封闭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侧壁的开口,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所述灯板卡槽对应的电源板卡槽,所述电源板位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并且两侧分别卡入两所述电源板卡槽,所述电源板与所述灯板上的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所述双色管由所述透光部及所述散热部组成,所述透光部由透光材质制成,透光性良好,而所述散热部由导热塑胶制成,导热性良好。所述散热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灯板卡入的所述灯板卡槽,且所述散热部还具有所述T形散热台,所述灯板装入所述灯板卡槽后,通过所述灯板卡槽及T形散热台与所述散热部直接接触,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所述散热部,而所述T形散热台的T形结构又能够保证空气介质在所述灯板与散热部之间流通顺畅,从而散走热量,散热效果良好。所述第一堵头为包括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及所述第一堵头端盖的分体式结构并能够扣合到一起,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侧壁呈开口状,因此在组装时即能够清楚的检视内部元器件情况,又能够通过该开口方便地进行操作。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设置的所述电源板卡槽与所述双色管内设置的所述灯板卡槽相对应,因此当所述第一堵头主体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孔的配合装上所述双色管时,所述电源板便已经同所述灯板实现了对位,无需靠人眼对准。而所述第一堵头主体通过卡扣配合的形式与所述双色管连接,无需螺丝固定,结构上更加灵活,组装便捷。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包括呈圆环状结构的连接部及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一端并呈弧形结构的主体弧形部,所述第一堵头端盖包括呈弧形结构的端盖弧形部及固定于所述端盖弧形部一端的端盖,所述主体弧形部与所述端盖弧形部相对,所述端盖弧形部的两侧分别形成向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凸伸并抵顶于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壁的弧形的卡合肋。所述第一堵头是分体式的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圆筒式堵头在结构上更加灵活,所述第一堵头端盖通过所述端盖弧形部上设置的所述卡合肋扣合到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上,组装时方便快捷。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一堵头端盖设置有朝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凸伸的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端盖,所述卡勾向所述连接部延伸后另一端弯折形成卡勾部,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凸起地设置有两个肋片,两所述肋片之间固定有呈平板状结构的端盖卡位,所述端盖卡位与所述主体弧形部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卡勾部卡扣于所述端盖卡位且所述卡勾部的末端勾入所述端盖卡位与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壁之间的间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堵头端盖扣合上所述第一堵头主体时被所述端盖卡位抵顶而驱使所述卡勾变形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4]具体地,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端盖的一面凸起地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端盖弧形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一面开设至少一个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由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及第一堵头端盖的外形均具有弧面,容易发生转动,而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后,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与第一堵头端盖之间的相对转动,使扣合连接更稳固。
[0015]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所述第一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一卡扣平行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向靠近所述第二堵头的方向延伸后凸伸向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而形成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具有受所述双色管抵顶时驱使所述第一卡扣变形的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面为斜面或弧形面,所述第一堵头主体设置所述第一卡扣的一端套于所述双色管的末端,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一卡孔。
[0016]具体地,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设置有插入所述双色管内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之间具有供所述双色管管壁插入的间隙,所述定位部的下端开设供所述输出端子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一卡扣形成于所述定位部的侧壁,所述定位部封闭所述电源板卡槽的一端,所述电源板抵顶于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与所述双色管对接时更加容易,并且藉由将所述定位部插入所述双色管内,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在所述双色管上的定位也更加稳固。
[0017]具体地,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侧壁开设呈贯穿设置并露出所述第一卡扣的卡扣部的拆卸孔。在所述第一堵头主体装上所述双色管后,使用工具穿过所述拆卸孔并抵顶所述第一卡扣的卡扣部,使所述第一卡扣变形而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第一卡孔,进而可以将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从所述双色管上拆卸,方便进行维护维修。
[0018]较佳地,所述灯板卡槽的底壁平行于所述T形散热台的顶面,所述灯板卡槽的顶壁相对所述灯板卡槽的底壁向上倾斜延伸使所述灯板卡槽呈向开口处扩张的渐扩结构。将所述灯板卡槽设置为渐扩结构,使所述灯板卡槽的开口处大于所述灯板的厚度,因此所述灯板在装入所述灯板卡槽时更加容易,不需要进行特别准确的对位。
[0019]较佳地,所述灯管还包括第一弹片连接器及一对第一铜针,所述第一铜针插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末端并露出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之外,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器的一端定位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内,所述第一铜针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灯管的立体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灯管的分解图。
[0022]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4是本发明灯管中双色管的截面图。
[0024]图5是本发明灯管中灯板与双色管的装配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发明灯管中第一堵头主体的立体图。
[0026]图7是本发明灯管中第一堵头主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7]图8是本发明灯管中第一堵头主体的平面图。
[0028]图9是沿图8中B向的剖视图。
[0029]图10是沿图8中C向的剖视图。
[0030]图11是本发明灯管中第一堵头端盖的立体图。
[0031]图12是本发明灯管一端的立体剖视图。
[0032]图13是本发明灯管一端另一角度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003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灯管,包括双色管1、灯板2、第一堵头3、第二堵头4、电源板5、第一弹片连接器6、第二弹片连接器7、一对第一铜针8及一对第二铜针9。
[0035]如图2中所示,灯板2呈长条状,灯板2的顶面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发光体20,灯板2的顶面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与发光体20电连接的两个输出端子21、22,其中输出端子21是具有电源插口的输出端子。灯板2较佳地是本领域中常用的铝基板,而发光体20较佳的是LED灯珠。另外,本实施例中灯板2上设置有保险丝23,而AC电源线经过灯板2并与该保险丝23连接,从而使得产品更加安全,可以通过安规认证。
[0036]参照图3与图4所示,双色管I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透光部11和由导热塑胶制成的散热部12,透光部11与散热部12围成双色管I的管壁,其中透光部11的面积较大,而散热部12的面积较小。散热部12与透光部11连接的两端均具有向双色管I内凸伸的两个凸起结构,这两个凸起结构形成沿双色管I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灯板卡槽120,散热部12两端的两灯板卡槽120相对设置,在两个灯板卡槽120之间还形成有向双色管I内凸起的T形散热台121,T形散热台121的下端固定,上端为向两侧扩展延伸的平台状结构,并且T形散热台121与两个灯板卡槽120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隔。灯板卡槽120的底壁平行于T形散热台121的顶面,灯板卡槽120的顶壁相对灯板卡槽120的底壁向上倾斜延伸使灯板卡槽120呈向开口处扩张的渐扩结构。较佳地,透光部11与散热部12为一体挤出成型的整体结构,其中透光部11具体采用了日本进口帝人胶料,无明显光斑,透光率高达90 %以上且透光均匀。
[0037]如图5所示,当灯板2装入双色管I时,由于灯板卡槽120为渐扩结构,即灯板卡槽120的开口大于灯板2的厚度,因此无需进行准确对位,有利于提高装配速度。灯板2装入双色管I后,灯板2的两侧分别卡入两灯板卡槽120内,灯板2的底面紧贴于T形散热台121的顶面,灯板2上设置的两个输出端子21恰好位于双色管I两端的端口处。
[0038]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双色管I与第一堵头3对应的末端的管壁开设有两个位置相对并呈矩形的第一卡孔110。第一卡孔110开设于透光部11。
[0039]第一堵头3、第一弹片连接器6、第一铜针8与第二堵头4、第二弹片连接器7、第二铜针9分别设置在双色管I的两端。第一堵头3设置于具有输出端子21的一端。
[0040]在图2的基础上结合图6至图11所示,第一堵头3包括第一堵头主体31与第一堵头端盖32。第一堵头主体31包括呈圆环状结构的连接部311及固定于连接部311 —端并呈弧形结构的主体弧形部312。第一堵头端盖32包括呈弧形结构的端盖弧形部321及固定于端盖弧形部321 —端的端盖322。
[0041]连接部311与双色管I连通,连接部311与主体弧形部31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凸起地形成有两个定位柱313,连接部311远离主体弧形部312的一端设置有插入双色管I内的定位部314,定位部314具体包括了一个与连接部311内轮廓形状对应的弧形结构及一个部分封闭连接部311的开口的平板结构,定位部314与连接部311的内壁之间具有供双色管I管壁插入的间隙a,定位部314的下端开设供灯板2及其上的输出端子21穿过的开口 b。定位部314的两侧壁分别形成有一个与第一^^孔110对应的第一^^扣315,第一^^扣315的一端藉由定位部314与第一堵头主体3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平行于该内壁向远离主体弧形部312的方向(即靠近第二堵头4的方向)延伸后,凸伸向第一堵头主体31的内壁而形成卡扣部315a,卡扣部315a具有受双色管I抵顶时驱使第一卡扣315变形的第二抵顶面315b,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抵顶面315b为弧形面,该第二抵顶面315b相对远离主体弧形部312的一端相对远离第一堵头主体31的内壁,而第二抵顶面315b相对靠近主体弧形部312的一端相对靠近第一堵头主体31的内壁。当然,第二抵顶面315b也可以是斜面。
[0042]311连接部上还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第一卡扣315对应的拆卸孔311a,拆卸孔311a贯穿连接部311的侧壁并露出第一^^扣315的卡扣部315a。
[0043]主体弧形部312呈开口状,主体弧形部312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灯板卡槽120对应的电源板卡槽316,电源板卡槽316沿主体弧形部3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主体弧形部312内还设置有位于两个电源板卡槽316之间的两个肋片317,两个肋片317之间固定有平板状结构的端盖卡位318,端盖卡位318与主体弧形部3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319,由于主体弧形部312呈弧形,因此具有两个上端面,这两个上端面均设置为台阶状结构。
[0044]端盖弧形部321也呈开口状并与主体弧形部312相对,端盖弧形部321的两个下端面同样设置为台阶状结构以与主体弧形部312的上端面良好对接。端盖弧形部321与连接部311相对的一面开设两个供定位柱313插入的定位孔323。由于第一堵头主体31及第一堵头端盖32的外形均具有弧面,容易发生转动,而定位柱313插入定位孔323后,能够防止第一堵头主体31与第一堵头端盖32之间的相对转动,使扣合连接更稳固。
[0045]端盖弧形部321的两侧内壁分别形成向主体弧形部312凸伸的弧形的卡合肋324。而端盖322固定有向连接部311凸伸并与端盖卡位318配合的卡勾325,卡勾325的一端固定于端盖322,卡勾325向连接部311延伸后另一端弯折形成卡勾部325a,卡勾部325a的末端再弯折朝向端盖322,卡勾部325a的下端具有在第一堵头端盖32扣合上第一堵头主体31时被端盖卡位318抵顶而驱使卡勾325变形的第一抵顶面325b,该第一抵顶面325b在本实施例中为斜面,当然也可以是弧形面。端盖322上还开设有两个供第一铜针8穿过的通孔326及位于两通孔326之间并供第一弹片连接器6定位的定位凸柱327。
[0046]第一堵头3是分体式的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圆筒式堵头在结构上更加灵活,第一堵头端盖32通过端盖弧形部321上设置的卡合肋324及卡勾325扣合到第一堵头主体31上,组装时方便快捷。
[0047]以下结合图11、图12及前述相关附图,说明第一堵头3在双色管I 一端的装配方式。灯板2在双色管I内的位置已经在之前内容,此处省略。第一堵头主体31套设于双色管I的端部,第一堵头主体31套设的过程中,第一堵头主体31的连接部311内第一卡扣315上的第二抵顶面315b受到双色管I端部的抵顶而驱使第一卡扣315变形,从而允许双色管I的管壁插入连接部311内壁与定位部314之间的间隙a内。第一堵头主体31套设到位后,第一卡扣315弹性恢复,第一卡扣315的卡扣部315a穿过第一卡孔110使第一堵头主体31被定位于双色管I。然后将电源板5插入到第一堵头主体31的主体弧形部312内,使电源板5的两侧分别卡入两电源板卡槽316内,将电源板5顺着电源板卡槽316推向双色管1,电源板5的一端插入到输出端子21内而实现电连接并且电源板5抵顶于定位部314。第一弹片连接器6的一端为片状结构并具有供定位凸柱327穿过的定位圆孔,第一弹片连接器6的另一端为连接端,该片状结构与连接端之间用电线连接,将第一弹片连接器6的一端藉由定位圆孔与定位凸柱327的配合定位到第一堵头端盖32内,然后将一对第一铜针8穿过第一堵头端盖32的端盖322与第一弹片连接器6,使第一铜针8固定在第一弹片连接器6的一端,第一铜针8末端露出于第一堵头端盖32之外以作为电源引脚并与灯座接触,第一弹片连接器6的另一端与电源板5电连接。第一弹片连接器6采用可SMT自动化贴片端子连接,直接替换市场普遍焊线连接方式,可以标准化、推进生产组装速度,生产高效。完成第一弹片连接器6的连接后,将第一堵头端盖32扣合到第一堵头主体31上并封闭第一堵头主体31侧壁的开口,扣合过程中第一堵头端盖32内卡勾32的第一抵顶面325b受端盖卡位318的抵顶而驱使卡勾32变形,扣合到位后,卡勾325的卡勾部325a卡扣于端盖卡位318且卡勾部325a的末端勾入端盖卡位318与主体弧形部3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319内,此时第一堵头主体31连接部311上设置的定位柱313插入第一堵头端盖32的端盖弧形部321上开设的定位孔323内,且端盖弧形部321内设置的卡合肋324抵顶于主体弧形部312的两侧内壁。
[0048]当需要拆卸第一堵头3时,使用工具穿过拆卸孔311a并抵顶第一卡扣315的卡扣部315a,使第一卡扣315变形而卡扣部315a脱离第一卡孔110,进而可以将第一堵头3从双色管I上拆卸,方便进行维护维修。
[0049]回看图2,第二堵头4包括第二堵头主体41与第二堵头端盖42,第二堵头主体41与双色管I连通,第二堵头主体41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卡扣(未图示),双色管I管壁的末端对应开设两个第二卡孔112,第二卡扣卡合于第二卡孔112,第二堵头主体41的另一端的侧壁呈开口状,第二堵头端盖42扣合到第二堵头4主体41上并封闭第二堵头主体41侧壁的开口。第二铜针9插于第二堵头端盖42末端并露出于第二堵头端盖42之外,第二弹片连接器7结构与第一弹片连接器6相同,包括一个片状结构及一个连接端,该片状结构与连接端之间用电线连接,第二弹片连接器7的一端定位于第二堵头端盖42内,第二铜针9固定在第二弹片连接器7的一端,第二弹片连接器7的另一端与灯板2上的输出端子2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堵头4的结构与第一堵头3完全相同,当然,由于第二堵头4内并没有设置电源板5,因此第二堵头4内可以不设置电源板卡槽316。另外,第二堵头4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堵头结构。
[005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双色管I散热部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灯板2卡入的灯板卡槽120,且散热部12还具有T形散热台121,灯板2装入灯板卡槽120后,通过灯板卡槽120及T形散热台121与散热部12直接接触,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散热部12,而T形散热台121的T形结构又能够保证空气介质在灯板2与散热部12之间流通顺畅,从而散走热量,散热效果良好。第一堵头3为包括第一堵头主体31及第一堵头端盖32的分体式结构并能够扣合到一起,第一堵头主体31的侧壁呈开口状,因此在组装时即能够清楚的检视内部元器件情况,又能够通过该开口方便地进行操作。第一堵头主体31内设置的电源板卡槽316与双色管I内设置的灯板卡槽120相对应,因此当第一堵头主体31通过第--^扣315与第--^孔110的配合装上双色管I时,电源板5便已经同灯板2实现了对位,无需靠人眼对准。而第一堵头主体31通过卡扣配合的形式与双色管I连接,无需螺丝固定,结构上更加灵活,组装便捷。
[005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色管、灯板、第一堵头、第二堵头及电源板, 所述双色管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透光部和由导热塑胶制成的散热部,所述透光部与散热部围成所述双色管的管壁,所述散热部与所述透光部连接的两端分别形成沿所述双色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灯板卡槽,两所述灯板卡槽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部还具有向所述双色管内凸起并位于两所述灯板卡槽之间的T形散热台, 所述灯板容纳于所述双色管内并且两侧分别卡入两所述灯板卡槽内,所述灯板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发光体,所述灯板的底面紧贴于所述T形散热台的顶面,所述灯板的顶面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的输出端子, 所述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双色管的两端, 所述第一堵头包括第一堵头主体与第一堵头端盖,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与所述双色管连通,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扣,所述双色管管壁的末端对应开设至少一个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扣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另一端的侧壁呈开口状,所述第一堵头端盖扣合到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上并封闭所述第一堵头主体侧壁的开口,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所述灯板卡槽对应的电源板卡槽, 所述电源板位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并且两侧分别卡入两所述电源板卡槽,所述电源板与所述灯板上的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包括呈圆环状结构的连接部及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一端并呈弧形结构的主体弧形部,所述第一堵头端盖包括呈弧形结构的端盖弧形部及固定于所述端盖弧形部一端的端盖,所述主体弧形部与所述端盖弧形部相对,所述端盖弧形部的两侧分别形成向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凸伸并抵顶于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壁的弧形的卡合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设置有朝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凸伸的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端盖,所述卡勾向所述连接部延伸后另一端弯折形成卡勾部,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凸起地设置有两个肋片,两所述肋片之间固定有呈平板状结构的端盖卡位,所述端盖卡位与所述主体弧形部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卡勾部卡扣于所述端盖卡位且所述卡勾部的末端勾入所述端盖卡位与所述主体弧形部内壁之间的间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部具有在所述第一堵头端盖扣合上所述第一堵头主体时被所述端盖卡位抵顶而驱使所述卡勾变形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为斜面或弧形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端盖的一面凸起地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端盖弧形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一面开设至少一个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所述第一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一卡扣平行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向靠近所述第二堵头的方向延伸后凸伸向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而形成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具有受所述双色管抵顶时驱使所述第一卡扣变形的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面为斜面或弧形面,所述第一堵头主体设置所述第一卡扣的一端套于所述双色管的末端,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一卡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内设置有插入所述双色管内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内壁之间具有供所述双色管管壁插入的间隙,所述定位部的下端开设供所述输出端子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一卡扣形成于所述定位部的侧壁,所述定位部封闭所述电源板卡槽的一端,所述电源板抵顶于所述定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主体的侧壁开设呈贯穿设置并露出所述第一卡扣的卡扣部的拆卸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卡槽的底壁平行于所述T形散热台的顶面,所述灯板卡槽的顶壁相对所述灯板卡槽的底壁向上倾斜延伸使所述灯板卡槽呈向开口处扩张的渐扩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还包括第一弹片连接器及一对第一铜针,所述第一铜针插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末端并露出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之外,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器的一端定位于所述第一堵头端盖内,所述第一铜针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片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
【文档编号】F21V23/06GK104482425SQ20141069918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6日
【发明者】林震文, 颜振铭, 唐明亮, 吴道伟, 刘冬 申请人:广东钇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