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78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包括灯壳、透光罩、防水电源、LED发光组件、铝散热器,灯壳包括底座、前壳,铝散热器装设于底座背面的容置槽内,容置槽底部开设通孔,LED发光组件包括铝基板、LED灯珠、防水灯罩、防水密封胶圈,铝基板嵌入通孔内且螺装于铝散热器,防水密封胶圈卡装于铝散热器与防水灯罩之间。通过防水密封胶圈的密封隔离作用,LED灯粒密封于防水灯罩与铝散热器之间,即LED发光组件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工作时,LED发光组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外露的铝散热器,铝散热器通过直接空气对流来实现散热。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防水效果好、散热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 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LED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大功 率高亮度LED芯片的研制成功及其反光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功率高亮度LED开 始进入照明领域。
[0003] 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LED灯具,LED壁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所,现有技术中也 存在各式各样的LED壁灯;然而,现有的LED壁灯一般采用压铸铝壳结构,且一般将铝散热 器安装于压铸铝壳的内部,LED发光组件安装于压铸铝壳内腔的铝散热器,且LED发光组件 的LED灯粒一般裸露于压铸铝壳的内腔。由于LED壁灯一般安装在室外,在下雨天或者水 汽较多的天气,水汽很容易进入至压铸铝壳的内腔中并影响LED灯珠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该 防水型LED壁灯结构设计新颖且防水效果好。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包括有灯壳,灯壳包括有固定于墙壁的底座以及装设 于底座前端侧的前壳,灯壳的内部成型有由底座与前壳共同围装而成的容置腔,前壳开设 有沿着出光方向完全贯穿且连通容置腔的出光孔,前壳于出光孔处装设有透光罩;底座的 背面成型有朝容置腔侧内凹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完全贯穿且连通容置腔的通 孔,底座的容置槽内嵌装有铝散热器,铝散热器螺装于容置槽的底部,容置腔内装设有LED 发光组件以及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防水电源,防水电源与LED发光组件通过电线 电连接;LED发光组件包括有铝基板、装设于铝基板且呈均匀间隔布置的LED灯珠以及位于 LED灯珠出光侧且可透光的防水灯罩,铝基板嵌入于容置槽底部的通孔内且螺装于铝散热 器,容置槽底部的通孔内于铝基板的外围装设有呈全围状的防水密封胶圈,防水密封胶圈 卡装于铝散热器与防水灯罩的边缘部之间,防水灯罩的边缘部、防水密封胶圈以及铝散热 器依次螺接。
[0007] 其中,所述防水密封胶圈设置有沿着防水密封胶圈延伸且朝所述防水灯罩侧凸出 的防水凸起,防水灯罩的边缘部对应防水凸起开设有防水凹槽,防水凸起嵌装于防水凹槽 内。
[0008] 其中,所述防水电源的接出电线与所述LED发光组件的接入电线之间装设有防水 接头。
[0009] 其中,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下水槽。
[0010] 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上固定块,底座的下端边缘部朝下延设 有下固定块,上固定块以及下固定块分别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固定孔。 toon] 其中,所述底座的左端面设置有第一铰接部,所述前壳的左端面对应第一铰接部 设置有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通过铰接柱铰接;底座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 螺接部,前壳的右端面对应第一螺接部设置有第二螺接部,第一螺接部与第二螺接部通过 螺丝螺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包括 灯壳、透光罩、防水电源、LED发光组件、错散热器,灯壳包括底座、前壳,透光罩装设于前壳 的出光孔处,铝散热器装设于底座背面的容置槽内,底座背面的容置槽的底部开设通孔, LED发光组件包括铝基板、LED灯珠、防水灯罩、防水密封胶圈,铝基板嵌入于容置槽底部的 通孔内且螺装于铝散热器,防水密封胶圈卡装于铝散热器与防水灯罩的边缘部之间。通过 防水密封胶圈的密封隔离作用,LED灯粒密封于防水灯罩与铝散热器之间,即LED发光组件 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进而延长使用寿命;工作时,LED发光组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 直接传导至外露的铝散热器,铝散热器通过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而使得热量快速地散发至 外界空气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防水、散热结构设计,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 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水、散热效果,即具有结构设计新颖、防水效果好、散热效果好且使用寿 命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 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0] 图7为图6所示"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21]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0022] 1--灯壳 11--底座
[0023] 111-容置槽 112-通孔
[0024] 113-下水槽 114-上固定块
[0025] 115--下固定块 116--固定孔
[0026] 12--前壳 121--出光孔
[0027] 13--容置腔 2--透光罩
[0028] 3--错散热器 4--LED发光组件
[0029] 41--错基板 42--LED灯珠
[0030] 43-防水灯罩 431-防水凹槽
[0031] 44--防水密封胶圈441--防水凸起
[0032] 5--防水电源 61--第一铰接部
[0033] 62--第二铰接部 63--铰接柱
[0034] 71--第一螺接部 72--第二螺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36]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包括有灯壳1,灯壳1包括有固定 于墙壁的底座11以及装设于底座11前端侧的前壳12,灯壳1的内部成型有由底座11与 前壳12共同围装而成的容置腔13,前壳12开设有沿着出光方向完全贯穿且连通容置腔13 的出光孔121,前壳12于出光孔121处装设有透光罩2 ;底座11的背面成型有朝容置腔13 侧内凹的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的底部开设有完全贯穿且连通容置腔13的通孔112,底座 11的容置槽111内嵌装有铝散热器3,铝散热器3螺装于容置槽111的底部,容置腔13内 装设有LED发光组件4以及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防水电源5,防水电源5与LED发 光组件4通过电线电连接;LED发光组件4包括有铝基板41、装设于铝基板41且呈均匀间 隔布置的LED灯珠42以及位于LED灯珠42出光侧且可透光的防水灯罩43,铝基板41嵌入 于容置槽111底部的通孔112内且螺装于铝散热器3,容置槽111底部的通孔112内于铝基 板41的外围装设有呈全围状的防水密封胶圈44,防水密封胶圈44卡装于铝散热器3与防 水灯罩43的边缘部之间,防水灯罩43的边缘部、防水密封胶圈44以及铝散热器3依次螺 接。
[0037] 在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中,LED发光组件4的铝基板41通过螺丝旋紧固定于铝散 热器3,全围状的防水密封胶圈44环绕于铝基板41外围,防水密封胶圈44卡紧于铝散热器 3与防水灯罩43的边缘部之间,通过防水密封胶圈44的密封隔离作用,LED灯珠42密封于 防水灯罩43与铝散热器3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LED发光组件4能够达 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该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0038]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铝散热器3采用外露式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 LED发光组件4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铝散热器3,铝散热器3直接与外界空气接 触,进而使得LED发光组件4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地散发至外界空气中。本实用新型采用 防水电源5为LED发光组件4供电,LED发光组件4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前壳12出光孔121 处的透光罩2而透射至外界。
[0039]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防水、散热结构设计,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 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以及散热效果,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防水效果好、散热效 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4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防水密封胶圈44设置有沿着防水密封胶圈44延伸且朝防 水灯罩43侧凸出的防水凸起441,防水灯罩43的边缘部对应防水凸起441开设有防水凹 槽431,防水凸起441嵌装于防水凹槽431内。通过防水凸起441与防水凹槽431之间的配 合,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防水密封胶圈44与防水灯罩43之间的密封性,进而进一 步地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
[0041] 进一步的,防水电源5的接出电线与LED发光组件4的接入电线之间装设有防水 接头(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接头来连接防水电源5的接出电线与LED发光组 件4的接入电线,由于防水电源5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当防水电源5需要拆装维护时,操 作人员只需将防水接头与防水电源5的接出电线松开即可,拆装非常方便,进而有效地缩 短了维护时间并降低维护成本。
[004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1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3的下水槽113 ;当水 汽凝结于容置腔13内壁并滑落于容置腔13的底部时,水可以顺着下水槽113而流出,进而 可以有效地避免水分在容置腔13内积聚。
[004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方便底座11固定于墙壁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 构设计,具体为:底座11的上端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上固定块114,底座11的下端边缘部朝 下延设有下固定块115,上固定块114以及下固定块115分别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固定孔 116。在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中,上固定块114和下固定块115的固定孔116分别装入螺丝, 上述螺丝旋紧于墙壁,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固定块114和下固定块115分别与螺丝配合来 实现安装固定。另外,上固定片凸出于底座11的上端边缘,下固定片凸出于底座11的下端 边缘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方便螺丝安装。
[0044]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1与前壳12可以采用螺装方式、扣装方式来实 现装配固定;当然,上述装配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1 与前壳1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装配方式实现装配固定。其中,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1 与前壳12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实现装配固定,具体为:底座11的左端面设置有第一铰接部 61,前壳12的左端面对应第一铰接部61设置有第二铰接部62,第一铰接部61与第二铰接 部62通过铰接柱63铰接;底座11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螺接部71,前壳12的右端面对应 第一螺接部71设置有第二螺接部72,第一螺接部71与第二螺接部72通过螺丝螺接。
[0045]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灯壳(1),灯壳(1)包括有固定于墙 壁的底座(11)以及装设于底座(11)前端侧的前壳(12 ),灯壳(1)的内部成型有由底座(11) 与前壳(12)共同围装而成的容置腔(13),前壳(12)开设有沿着出光方向完全贯穿且连通 容置腔(13)的出光孔(121),前壳(12)于出光孔(121)处装设有透光罩(2);底座(11)的 背面成型有朝容置腔(13)侧内凹的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的底部开设有完全贯穿且 连通容置腔(13 )的通孔(112 ),底座(11)的容置槽(111)内嵌装有铝散热器(3 ),铝散热器 (3)螺装于容置槽(111)的底部,容置腔(13)内装设有LED发光组件(4)以及通过电线与 外部电源电连接的防水电源(5),防水电源(5)与LED发光组件(4)通过电线电连接;LED发 光组件(4)包括有铝基板(41)、装设于铝基板(41)且呈均匀间隔布置的LED灯珠(42)以及 位于LED灯珠(42)出光侧且可透光的防水灯罩(43),铝基板(41)嵌入于容置槽(111)底 部的通孔(112)内且螺装于铝散热器(3),容置槽(111)底部的通孔(112)内于铝基板(41) 的外围装设有呈全围状的防水密封胶圈(44),防水密封胶圈(44)卡装于铝散热器(3)与防 水灯罩(43)的边缘部之间,防水灯罩(43)的边缘部、防水密封胶圈(44)以及铝散热器(3) 依次螺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胶圈 (44)设置有沿着防水密封胶圈(44)延伸且朝所述防水灯罩(43)侧凸出的防水凸起(441), 防水灯罩(43)的边缘部对应防水凸起(441)开设有防水凹槽(431),防水凸起(441)嵌装于 防水凹槽(431)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电源(5)的 接出电线与所述LED发光组件(4)的接入电线之间装设有防水接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下 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13)的下水槽(11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上 端边缘部朝上延设有上固定块(114),底座(11)的下端边缘部朝下延设有下固定块(115), 上固定块(114)以及下固定块(115)分别开设有与螺丝配合的固定孔(116)。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型LED壁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左 端面设置有第一铰接部(61 ),所述前壳(12)的左端面对应第一铰接部(61)设置有第二铰 接部(62),第一铰接部(61)与第二铰接部(62)通过铰接柱(63)铰接;底座(11)的右端面 设置有第一螺接部(71),前壳(12)的右端面对应第一螺接部(71)设置有第二螺接部(72), 第一螺接部(71)与第二螺接部(72)通过螺丝螺接。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3848156SQ201420121677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汤泽民, 刘香明, 宋文健, 茹计舵 申请人:东莞怡和佳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