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微波无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35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同轴微波无极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同轴微波无极灯,包括磁控管(1),构成同轴谐振腔(8)的磁控管天线(5)、圆锥波导(2)、屏蔽网罩(4),同轴谐振腔(8)中通过连接杆(10)固定有无极灯泡(3);无极灯泡(3)、圆锥波导(2)、磁控管天线(5)、屏蔽网罩(4)的中心线均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无极灯泡(3)固定于连接杆(10)一端,连接杆(10)另一端穿过孔(11)连接于可调夹头(12)一端,可调夹头(12)另一端连接于电机(14)的轴(13)。同轴谐振腔为λ/4同轴谐振腔;屏蔽网罩(4)顶部开有透光孔(9),且透光孔(9)的圆心位于中轴线上;电机(14)固定在电机座(15)上,电机座(15)通过调节装置(7)与基座(16)连接。本实用新型利于λ/4同轴谐振腔不是全封闭的这一原理,采用紧凑的结构,实现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高透光率的小功率同轴谐振腔微波光源。
【专利说明】同轴微波无极灯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灯电光源领域,特别是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光源技术。

二、【背景技术】
[0002]1994年由美国人发明的3400W大功率微波硫灯(无极灯)问世,由于这种新型光源光效高、节能、环保,近似太阳光色彩,曾一度轰动照明界,此后一段时间大功率微波硫灯充满国际市场。20世纪初,我国就有数十家企业相继推出1000W以上大功率微波硫灯,但是到了现在,大功率微波硫灯的生产、使用已大幅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功率微波硫灯的安全可靠性差、价格高、寿命短等原因,阻碍了这种灯的推广使用。实践表明,采用小功率的微波光源,既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又能保持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但目前,市面上最低也只能做到700W。
[0003]微波光源的核心技术就是微波谐振腔技术。设计一台性能好的微波光源,就要设计一台高品质因数Q值、高透光率的微波谐振腔。美国人在本世纪初,将大功率微波硫灯技术高价转让给了 LG公司,同时又着手研发半导体微波源驱动介质谐振腔的微波光源,获得成功,推出了 150W?500W的LEP产品。但是这种微波光源也有不足之处:1、半导体微波源技术,目前价格较高,因此整机价格也偏高,一般一台300W的LEP灯售价为6000元左右;2、因采用介质陶瓷做微波谐振腔,带来介质损耗,影响光效的提高;3、灯泡内含汞和85Kr放射性,不是真正的环保产品。
[0004]大功率微波光源一般采用圆柱形或矩形微波谐振腔,但在发展小功率的微波光源时,这二类微波谐振腔就不大适宜。近几年来也相继推出一些同轴谐振腔应用于微波光源上,如中国专利ZL200720078798.7公开一种紧凑型无极灯,采用的是喇叭型同轴谐振腔,光效很高,但实验发现谐振腔腔体表面透光部分仅占1/5,灯具效率不高。中国专利ZL201120072612.3公开了一种双圆锥微波谐振腔。腔体透光表面积约占1/2,灯具效率有所提高,但还不能满足要求。
[0005]LED光源目前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已被人们广为推广和使用。由于它具有光效高、节能环保、工作电压低、寿命长、体积小等突出优点。但是LED在光源品质特征方面不如微波光源(硫灯),这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0006]光效不及微波硫灯高。
[0007]LED是原子光谱比不上微波硫灯的分子光谱好。LED光源通过采用蓝光LED或紫外LED+激发荧光粉的荧光光谱,或多晶体蓝、红、绿多种光谱组合而成,光源显色指数在75左右,LED的光谱是不连续的。而微波硫灯显色指数一般在85左右,光谱是连续的,非常接近太阳光光谱。
[0008]LED产品对温度比较敏感,大功率的LED产品的散热问题目前是个难题。
[0009]LED产品的光衰大,10000小时后光衰大于20%,微波硫灯10000小时后光衰小于2%。
[0010]综合上述,一般认为小功率200w以下的照明采用LED光源较为适宜,因为目前一台大功率的LED产品比如300w的LED售价在6000元左右,这很难被用户接受。
[0011]所以在200w以上一般采用LEP光源或者小功率微波硫灯(LSL)为好。但现阶段LEP产品在价格上还是太贵,因此发展廉价小功率微波硫灯(LSL)节能环保产品更有现实意义。

三、
【发明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高透光率的小功率同轴微波无极灯。
[0013]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路是:利于λ /4同轴谐振腔不是全封闭的(即一端是开口的)这一原理,采用紧凑的结构,实现具有高品质因数Q值、高透光率的小功率同轴谐振腔微波光源。
[001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轴微波无极灯,包括产生微波的磁控管,与磁控管相连的磁控管天线,固定于磁控管上并位于磁控管天线外围的圆锥波导,固定于圆锥波导上面的屏蔽网罩。磁控管天线、圆锥波导、屏蔽网罩构成同轴谐振腔,同轴谐振腔中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无极灯泡;无极灯泡为石英小球,石英小球内充有发光物质和启动气体,无极灯泡、圆锥波导、磁控管天线、屏蔽网罩的中心线均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无极灯泡固定于连接杆一端,屏蔽网罩侧壁开有孔,连接杆另一端穿过孔后连接于可调夹头一端,可调夹头另一端连接于电机的轴,其特征在于:同轴谐振腔为λ/4同轴谐振腔;屏蔽网罩顶部开有透光孔,且透光孔的圆心位于中轴线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通过调节装置与基座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中无极灯泡可随电机旋转,受热均匀,制造、测试和维护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可调夹头、调节装置调整无极灯泡的位置,以便达到最佳效果。屏蔽网罩顶部的透光孔大大增加了透光面。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磁控管天线上装有云母套。
[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透光面大,光效高,结构紧凑,经济实用,能有效移动同轴谐振腔内无极灯泡的位置,从而实施谐振频率可调等优点。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磁控管,2.圆锥波导,3.无极灯泡,4.屏蔽网罩,5.磁控管天线,6.云母套,7.调节装置,8.同轴谐振腔,9.透光孔,10.连接杆,11.孔,12.可调夹头,13.轴,14.电机,15.电机座,16.基座。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评尽描述:
[0021]如图1,一种同轴微波无极灯,包括产生微波的磁控管1,与磁控管I相连的磁控管天线5,固定于磁控管I上并位于磁控管天线5外围的圆锥波导2,固定于圆锥波导2上面的屏蔽网罩4,磁控管天线5、圆锥波导2、屏蔽网罩4构成同轴谐振腔8,同轴谐振腔8中通过连接杆10固定有无极灯泡3,无极灯泡3为石英小球,石英小球内充有发光物质和启动气体,无极灯泡3、圆锥波导2、磁控管天线5、屏蔽网罩4的中心线均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无极灯泡3固定于连接杆10 —端,屏蔽网罩4侧壁开有孔11,连接杆10另一端穿过孔11后连接于可调夹头12 —端,可调夹头12另一端连接于电机14的轴13,其特征在于:
[0022]同轴谐振腔为λ /4同轴谐振腔;屏蔽网罩4顶部开有透光孔9,且透光孔9的圆心位于中轴线上;电机14固定在电机座15上,电机座15通过调节装置7与基座16连接。磁控管天线5上装有云母套6。
[0023]实验表明,当输入功率为300w?400w时,可获得光效1201m/w,色温5000k?6000k,显色指数高于80的微波光源。
【权利要求】
1.一种同轴微波无极灯,包括产生微波的磁控管(1),与磁控管(I)相连的磁控管天线(5),固定于磁控管(I)上并位于磁控管天线(5)外围的圆锥波导(2),固定于圆锥波导(2)上面的屏蔽网罩(4),磁控管天线(5)、圆锥波导(2)、屏蔽网罩(4)构成同轴谐振腔(8),同轴谐振腔(8)中通过连接杆(10)固定有无极灯泡(3);无极灯泡(3)为石英小球,石英小球内充有发光物质和启动气体,无极灯泡(3)、圆锥波导(2)、磁控管天线(5)、屏蔽网罩(4)的中心线均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且无极灯泡(3)固定于连接杆(10) —端,屏蔽网罩(4)侧壁开有孔(11),连接杆(10)另一端穿过孔(11)后连接于可调夹头(12) —端,可调夹头(12)另一端连接于电机(14)的轴(13),其特征在于: 同轴谐振腔为λ /4同轴谐振腔; 屏蔽网罩(4)顶部开有透光孔(9),且透光孔(9)的圆心位于中轴线上; 电机(14)固定在电机座(15)上,电机座(15)通过调节装置(7)与基座(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微波无极灯,其特征在于:磁控管天线(5)上装有云母套(6)。
【文档编号】H01J65/04GK203932007SQ20142020207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碧霞, 张雷, 雷彩云, 金行星 申请人:李碧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