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063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源模块,用以提供高均匀度的光线分布。光源模块包含多个光源以及光学元件,光学元件设置于光源上,光学元件包含分别对应于光源设置的多个反射杯,每一反射杯包含出光口以及入光口,入光口对应于光源之一设置,其中入光口的截面积不大于出光口的截面积,出光口与入光口分别具有可连成假想矩形的四个端点,出光口至少其中二端点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入光口至少其中二端点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
【专利说明】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显示器的盛行,提供显示器光线来源的光源模块的光学效果也日渐受到重视,针对各类型的显示器,需搭配具备相对的规格的光源模块,而高均匀度与高亮度是一般显示器的光源模块最常见的需求。
[0003]发光二极管可以提供高亮度的光源,而常被应用于光源模块中。在发光二极管类型的光源模块中,为了达到较高的光学效率,一般常会于发光二极管前面设置反射杯,以集中光线。当应用于大面积的显示器时,常常也需要大面积的光源模块,此时除了需要多个发光二极管,也需要多个搭配发光二极管的反射杯。为了有效利用反射杯的分布空间以及制作方便,反射杯多以阵列方式排列,设计上多为方形,然而,方形结构易导致光线分布不均,从而降低光学模块的显示画面的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利用特殊的反射杯设计及排列,并搭配适当的壳体,提供高均匀度的光线,再搭配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TFT-LCD)显示均匀的画面。且此光源模块可以与投影成像系统搭配,将影像投影至预成像的平面上,以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模块,包含多个光源以及光学元件,光学元件设置于光源上,光学元件包含分别对应于光源设置的多个反射杯,每一反射杯包含出光口以及入光口,入光口对应于光源之一设置,其中入光口的截面积不大于出光口的截面积,出光口与入光口分别具有可连成假想矩形的四个端点,出光口至少其中二端点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入光口至少其中二端点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出光口的奇点与端点分别与入光口的奇点与端点连接形成多条棱线,每一棱线为直线、曲线、抛物线或自由曲线。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出光口的奇点与端点分别与入光口的奇点与端点连接形成多条棱线,每一棱线包含多个斜率不连续线段。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模块还包含反射壳体,反射壳体设置于光学元件相对光源的一侧,反射壳体包含壳体出光口、壳体入光口以及壳体反射侧面,壳体反射侧面连接壳体出光口与壳体入光口,反射壳体的壳体入光口靠近于反射杯的出光口。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与壳体出光口朝向反射壳体中心的法线夹角大于90度。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与壳体出光口朝向反射壳体中心的法线夹角等于90度。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与壳体出光口朝向反射壳体中心的法线夹角小于90度。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与壳体出光口朝向反射壳体中心的夹角大于30度。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以矩阵排列。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出光口的奇点的数量不同于反射杯入光口的奇点的数量。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至少二反射杯的奇点的数量不同。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的中心轴通过反射杯出光口与入光口的端点连成的假想矩形中心。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的出光口与入光口分别包含相对短轴与相对长轴,出光口或入光口的奇点分别以相对短轴对称排列。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的出光口与入光口分别包含相对短轴与相对长轴,出光口或入光口的奇点分别以相对长轴对称排列。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其中入光口的截面积小于出光口的截面积。
[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特殊的反射杯设计,提供高均匀度的光线,可以与适当的显示成像系统搭配,将影像投影至预成像的平面上,使用者同时可以观察到光强度均匀且清晰的影像信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学模块可以应用于车窗玻璃上,提供均匀度较高光线,使用者可于开车的过程中于车窗玻璃上观察到投影的影像信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之剖视图;
[0022]图2A为本实用新型之图1的实施例中的部分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3]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实施例中的部分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剖视图;
[0026]图5A至图5H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部分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的上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00:光源模块420:壳体入光口
[0031]200:光源430:壳体反射侧面
[0032]300:光学元件500:光学膜
[0033]310:反射杯600:显示面板
[0034]310a、310b:反射杯C:中心轴
[0035]312:出光口R:假想矩形
[0036]314:入光口S-S:相对短轴
[0037]316:棱线L-L:相对长轴
[0038]318:反射平面Pl:端点
[0039]320:间距P2:奇点
[0040]400:反射壳体P3:折点
[0041]410:壳体出光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4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一般是指数值的误差或范围于百分之二十以内,较好地是于百分之十以内,更佳地是于百分之五以内。文中若无明确说明,所提及的数值皆视为近似值,即具有如「约」、「大约」或「大致」所表示的误差或范围。
[0044]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100的剖视图。光源模块100包含多个光源200、光学元件300、反射壳体400、光学膜500。光源200可以是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光学元件300设置于光源200上,光学元件300包含多个反射杯310,反射杯310分别对应于光源200设置。反射壳体400设置于光学兀件300相对光源200的一侧。光学膜500设置于反射壳体400相对光学元件300的一侧。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反射杯310包含出光口 312、入光口 314、以及多个反射平面318,反射平面318连接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入光口 314对应于光源200之一设置,其中入光口 314的截面积不大于出光口 312的截面积。于本实施例中,入光口 314的截面积小于出光口 312的截面积。
[0046]同时参照图1与图2A,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实施例中的部分光源模块100的上视图,图2A仅绘示反射壳体400,而未包含光源200以及光学元件300等等。反射壳体400包含壳体出光口 410 (参见图1)、壳体入光口 420以及壳体反射侧面430,壳体反射侧面430连接壳体出光口 410与壳体入光口 420。
[0047]参照图1,反射壳体400的壳体入光口 420靠近于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与反射壳体400的壳体入光口 420相通,且反射壳体400的壳体入光口 420完全包围所有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也就是说,反射壳体入光口 420在反射杯310的出光口面上的投影面积能完全覆盖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
[0048]于此,反射平面318和壳体反射侧面430的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而具有反射光线的效果,举例而言,反射平面318、壳体反射侧面430的表面可镀有银、铝或其他具高反射率的材料。然而为了改善反射后显示画面的均匀度,壳体反射侧面430上也可以改成设置具雾化(Matt)效果或是上有咬花微结构的材料。
[00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学膜500可为增亮膜(Dual 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 DBEF)、扩散膜(Diffuser)或是菲捏尔透镜片(Fresnel Lens Sheet),不以此为限,用以整体性地改善光源模块100输出光线的均匀度。光学膜500除了可以设置于反射壳体400与面板之间,也可以设置于光学兀件300与反射壳体400之间或光源200与光学元件300之间。需注意的是,光学膜500并非必要的设计,光学膜500可以从光源模块100中移除,不应以此设计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0对应于显示面板600设置,致使光源模块100输出的光线可以作为显示面板600的背光光源,使得显示面板600显示影像,其中光源模块100所输出光线的均匀度会影响影像显示的品质。
[0051]同时参照图1与图2B,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100的上视图。为方便说明起见,图2B中并未绘示光学膜500与显示面板60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200以矩阵排列,而反射杯310对应光源200设置而也以矩阵排列。
[0052]矩阵排列的光源200输出光线后,光线由入光口 314进入反射杯310,进入反射杯310的光线受到反射杯310的多个反射平面318影响而调整其光线方向,再由出光口 312输出。
[0053]详细而言,由于反射杯310具有多个反射平面318,这些反射平面318分别具有对应的反射光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一般方形结构的反射杯易导致光线集中于少数反射光方向而使显示画面分布不均的问题,这些反射杯310设计具有较多的反射平面318数量,用以反射多个角度的入射光。光源200所发出的光经本实施例的多反射面的反射杯310反射后,多个反射光方向可以产生较均匀的光线分布,因而可避免光线只集中于特定角度反射,而形成因为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造成的亮暗线品味的问题。
[0054]光线离开反射杯310后,再由壳体入光口 420进入反射壳体400,进入反射壳体400的光线受到反射壳体400的多个壳体反射侧面430影响而调整其光线出光方向,最终由壳体出光口 410输出,其后,光线穿过光学膜500,再受到光学膜500的影响而改变均匀度与亮度分布。之后,光经过显示面板600,使光带有显示信息。
[0055]换句话说,矩阵排列的光源200输出光线后,光线将先经过矩阵排列的反射杯310,再经过反射壳体400,最终经过光学膜500与显示面板600而输出光线。于此,反射杯310先提高光线的集中率、均匀度、或改变光线方向,其后,反射壳体400将再次调整光线方向及显示画面均匀度,最终光学膜500再微调整体的显示画面均匀度,均匀分布的光再进入显示面板而能均匀地呈现或投射影像。
[00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设计上可以针对预期的反射光方向而设计各反射平面318,且反射杯310为以方型结构为基础所变化的多边形结构,因此反射杯310仍保有方便制作且封装效率高的优点。
[00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壳体400可以通过其高度或壳体反射侧面430的斜率调整进入反射壳体400光线的出射角度。
[0058]举例而言,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朝向反射壳体400中心的夹角可小于90度、大于90度或等于90度,这些夹角会影响最终输出光线的均匀度与发光视角。当角度小于90度,也即壳体反射侧面430向内倾斜,其角度较佳为在出射面的投影范围不要遮蔽到反射杯310的上方。当角度大于90度时,可以搭配反射杯310的出光角度而设计较佳值,以提供均匀度高且视角较小的光线分布。在此,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出光口 410朝向反射壳体400的中心的夹角较佳大于30度。
[0059]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的夹角大于90度,使得壳体出光口 410的截面积大于壳体入光口 420的截面积,造成整体的发光视角可以缩小,但是反射壳体400对光线反射后的位置调整范围也较小。此处夹角角度是指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的平面、靠近反射壳体400中心的夹角。
[0060]此外,反射壳体400的高度也会影响最终输出光线的均匀度与发光视角,太矮的反射壳体400的混光区较小,对于光线均匀度调整有限,而太高的反射壳体400可能造成光源模块100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于本实施例中反射壳体400的高度较佳的范围约为15毫米(mm)?25毫米(mm),并搭配反射杯310的入射角度而调整。
[0061]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100的剖视图。图3为与图1相似的实施例,差别在于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的夹角,于本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的夹角大约为90度,也即壳体出光口 410的截面积大约等于壳体入光口 420的截面积。
[0062]如此一来,相较于图1的实施例,图1的实施例中的视角会较小,而本实施例的设置的壳体对视角的影响较小。
[0063]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100的剖视图。图4为与图1相似的实施例,差别在于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的夹角,也即壳体反射侧面430的斜率,于本实施例中,壳体反射侧面430具有两种不同的斜率,使得靠近壳体入光口 420的夹角大约为90度,而靠近壳体出光口 410的夹角小于90度。此处角度是指壳体反射侧面430与壳体入光口 420的平面、且靠近反射壳体400中心的夹角。
[0064]如此一来,相较于图1的实施例,光线经过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后,虽有部分光线经反射壳体400反射而使发光视角变大,但经反射壳体400反射的光线会往中心位置集中,使中心亮度提高,均匀度更好。
[0065]图5A至图5H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以下实施例中列举多种不同反射杯310的结构,但反射杯310的结构并不以以下实施例所限。反射杯310为周期性地排列,例如以矩阵、六方最密堆集(hexagonal arrangement)或错位方式排列,不以此为限,而构成如图1中的光学元件300,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仅绘制单--个反射杯310。
[0066]在图5A至图5H中,反射杯310包含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其中出光口 312指图中外侧的多边形开口,而入光口 314指图中中心的多边形开口,于此实施例中,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分别位于反射杯310的两端,举例而言,入光口 314较为接近纸面,而出光口312较为远离纸面。
[0067]参考图5A,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分别具有可连成假想矩形R的四个端点Pl,出光口 312至少其中二端点Pl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P2,入光口 314至少其中二端点Pl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P2。换句话说,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分别为一包含至少五个点的多边形,其中至少五个点包含四端点Pl与至少一奇点P2,四端点Pl可相连形成一个假想矩形R,而奇点P2位于其中两端点Pl连成的一连线上。此处,「奇点」与「端点」皆是指线段转折而斜率不连续的位置,「端点」仅用于区分其可相连成一假想矩形R而不同于「奇点」而称之。
[0068]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5A,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200排列于同一平面上,每一光源200具有一中心轴C,中心轴C垂直于平面且通过光源200中心,于此,每一光源200的中心轴C分别通过对应的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的端点Pl连成的假想矩形R中心。换句话说,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的中心大致位于光源200的中心轴C上。
[006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出光口 312的奇点P2与端点Pl分别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与端点Pl连接形成多条棱线316,每一棱线316为直线、多个连接线段、抛物线或自由曲线,于本实施例中,仅以直线代表棱线316绘示,但这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而以非直线代表棱线316的相关实施例将在图5H中说明。在此,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的奇点P2的数量等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的数量,而出光口 312的端点Pl与入光口 314的端点Pl为一对一的连接方式,出光口 312的奇点P2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也为一对一的连接方式。
[007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包含多个反射平面318,反射平面318以棱线316为边而以三角形或四边形为主,反射平面318用以共同连接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于此,反射平面318的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而具有反射光线的效果,举例而言,反射平面318的表面可镀有银、铝或其他高反射材料或是直接以高反射材料制作成型。
[0071]如此一来,当光源200输出光线时,光线可通过对应光源200设置的反射杯310输出,再通过反射壳体400而向外输出。当光线通过反射杯310时,部分发散角度较大的光线将会被反射杯310的反射平面318反射,进而修正其光线前进方向,达到较为光线集中的效果O
[0072]于此,反射杯310修正光线的前进方向会受到其反射平面318的设置所影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端点Pl的设置维持反射杯310的基本形状,通过奇点P2的设置增加反射平面318的数量而微调反射平面318的设置,如此一来,反射平面318对应的反射光线方向也受到调整,而使光线前进方向较多元,进而改善光线输出的均匀度。
[0073]接着,光线离开反射杯310而通过反射壳体400时,部分发散角度较大的光线将会被反射壳体400的壳体反射侧面430反射,进而再次修正其光线前进方向。
[0074]若以光强度分布图中最小光强度与最大光强度的比值来作为均匀度的计算方法,则设置奇点P2的光源模块100与未设置奇点P2的光源模块100相比,至少可以增加约
1.12?1.16倍的面均匀度。
[0075]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2B,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两相邻的反射杯310之间设有间距320,从出光口 312 (图2B中未标示)观察,间距320受到出光口 312的奇点P2(图2B中未标示)排列影响而为一外宽内窄的设计,此外宽内窄的设计除了可因奇点P2的设置而增加其反射平面318的数量,也有方便实施奇点P2加工的功用,以防止反射杯310之间的间距320过窄而容易毁坏。
[0076]参考图5B,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于出光口 312的四端点Pl的连线中,仅有相对两侧的连线上包含奇点P2,于入光口 314的四端点Pl的连线中,也仅有相对两侧的连线包含奇点P2,也即出光口 312或入光口 314的四端点Pl的连线中,其中一组相对两侧的连线由多个线段组成,另一组相对两侧的连线为直线。
[0077]参考图5C,图5C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的奇点P2的数量小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的数量,造成出光口 312的奇点P2和端点Pl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和端点Pl为一对多的连接方式。于此,奇点P2与端点Pl可以互相连接。
[0078]参考图5D,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的奇点P2的数量大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的数量,造成出光口 312的奇点P2和端点Pl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和端点Pl为多对一的连接方式。于此,奇点P2与端点Pl可以互相连接。
[0079]参考图5E,图5E为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分别包含相对短轴S-S与相对长轴L-L,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的端点Pl分别连成假想矩形R,其中相对长轴L-L指通过假想矩形R中心且平行于假想矩形R长边的直线,相对短轴S-S指通过假想矩形R中心且平行于假想矩形R短边的直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出光口 312或入光口 314的奇点P2分别以相对短轴S-S对称排列,而不对称于相对长轴L-L。
[0080]参考图5F,图5F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分别包含相对短轴S-S与相对长轴L-L,其中相对长轴L-L指通过假想矩形中心且平行于假想矩形长边的直线,相对短轴S-S指通过假想矩形中心且平行于假想矩形短边的直线,出光口 312或入光口 314的奇点P2分别以相对长轴L-L对称排列,而不对称于相对短轴S-S。
[0081]参考图5G,图5G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的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分别包含相对短轴S-S与相对长轴L-L,其中相对长轴L-L指通过假想矩形中心且平行于假想矩形长边的直线,相对短轴S-S指通过假想矩形中心且平行于假想矩形短边的直线,出光口 312或入光口 314的奇点P2皆不以相对长轴L-L或相对短轴S-S对称排列。
[008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出光口 312的相对长轴L-L的一侧的奇点P2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其相对长轴L-L的另一侧的奇点P2的数量。同样的,出光口 312的相对短轴S-S的一侧的奇点P2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其相对短轴S-S的另一侧的奇点P2的数量,即出光口 312的相对两侧的奇点P2的数量可以不同。一样的道理,入光口 314的相对两侧的奇点P2的数量可以也不同。于此,奇点P2的数量设置是用以设计反射平面318反射光线的角度,以达到反射杯310预期的出光效果。
[0083]参考图5H,图5H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反射杯310的上视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出光口 312的奇点P2与端点Pl分别与入光口 314的奇点P2与端点Pl连接形成多条棱线316,每一棱线316包含多个斜率不连续线段,侧壁上包含多个折点P3,折点P3是棱线316斜率不连续的位置。
[0084]举例而言,入光口 314的端点Pl与其棱线316上折点P3的连线的斜率不同于其棱线316上出光口 312的端点Pl与折点P3的连线的斜率,或者入光口 314奇点P2与其棱线316上的折点P3的连线的斜率不同于其棱线316上出光口 312奇点P2与折点P3的连线的斜率。
[0085]由于图中由出光口 312方向观察,因此观察到的是不连续线段的投影,观察到棱线316为各线段投影连成的直线,但实际上棱线316为多个斜率不连续却互相连接的线段。多个反射平面318以这些斜率不连续的线段为边,即这些反射平面318的斜率不同、坡度不一样,反射平面318用以共同连接出光口 312与入光口 314。
[0086]以上这些实施例中,反射杯具有不同的对称条件的奇点与端点,致使光经过反射杯后可以具有不同光线分布,亦即反射杯的奇点的对称方式会影响反射杯的均匀度与光线方向等等,可以视实际情况搭配应用。
[0087]虽然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杯310以矩阵排列,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参照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100的上视图。光源200可以是错位排列,而反射杯310也对应于光源200而错位排列。虽然错位排列会无法利用一部分的光学元件300的面积,如靠近反射壳体400的部分光学元件300因空间不足而无法设置反射杯310,但错位排列可使光源200的光线输出位置较为不规律,而可以提升光源模块100整体输出光线的均匀度。除了错位排列外,反射杯310与光源200也可以是蜂巢状排列,反射杯310可以是六角形状,其具有光线输出方向较多、而可以提升光源模块100整体输出光线的均匀度的优点。
[008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模块100的上视图。光源模块100可包含不同的反射杯310a、310b,此处不同的反射杯310a、310b是指其结构不同。详细而言,不同结构的反射杯310a、310b可以是指反射杯310a、310b的奇点P2或折点P3的数量不同,导致其反射平面318的数量或斜率等等不同,这些不同结构的反射杯310a、310b可以依据预期呈现的光学效果而排列。
[0089]举例而言,由于光源200所输出的光容易由两侧发散,因此在排列反射杯时,将光学元件300两侧置换成集中率较高、反射平面318较多的反射杯310a,例如左右两侧的反射杯310a使用图5H的反射杯结构,而中间两排则采用一般的反射杯310b (如图5A中的结构)。如此一来,中央的光线经过反射杯310b,具有一般的均匀度与视角的光线分布;边缘的光线经过反射杯310a,受到较多反射平面318的影响,而具有较高的均匀度或较小的视角,将可以改善光源模块100输出光线时,边缘的光线容易发散的现象。
[009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利用混合具有不同功能的反射杯,相较传统只具有四个反射面的反射杯,反射光线主要集中在特定方向,而形成显示画面亮暗线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杯具有较多的反射面可反射出较多角度的光,而具有更高度均匀度,而达到整体更好的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于任意排列位置设置不同的反射杯,以达到预期呈现的光学效果。
[009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并不限制于使用完全相同的光源。光源包含可包含多个不同波长或大小的光源,这些光源可分别透过多种不同结构的反射杯,分别均匀地输出光线,而混和后可以呈现较均匀的混和光,例如蓝、红、绿光透过多个反射杯后输出光线,分别产生均匀的蓝、红、绿光分布,混和后呈现均匀白光。虽然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源与反射杯为一对一的设置,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多个光源搭配一反射杯。
[00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利用特殊的反射杯设计,提供高均匀度的光线,可以与适当的显示成像系统搭配,将影像投影至预成像的平面上,使用者同时可以观察到光强度均匀且清晰的影像信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学模块可以应用于车窗玻璃上,提供均匀度较高光线,使用者可于开车的过程中于车窗玻璃上观察到投影的影像信息。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包含: 多个光源;以及 光学元件,设置于该些光源上,包含分别对应于该些光源设置的多个反射杯,每一该些反射杯包含: 出光口 ;以及 入光口,对应于该些光源之一设置,其中该入光口的截面积不大于该出光口的截面积,该出光口与该入光口分别具有可连成一假想矩形的四个端点,该出光口至少其中二端点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该入光口至少其中二端点的连线上包含至少一奇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出光口的该些奇点与端点分别与该入光口的该些奇点与端点连接形成多条棱线,每一该些棱线为直线、曲线、抛物线或自由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出光口的该些奇点与端点分别与该入光口的该些奇点与端点连接形成多条棱线,每一该些棱线包含多个斜率不连续线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还包含反射壳体,该反射壳体设置于该光学元件相对该些光源的一侧,该反射壳体包含壳体出光口、壳体入光口以及壳体反射侧面,该壳体反射侧面连接该壳体出光口与该壳体入光口,该反射壳体的该壳体入光口靠近于该些反射杯的出光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壳体反射侧面与该壳体出光口朝向该反射壳体中心的夹角大于9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壳体反射侧面与该壳体出光口朝向该反射壳体中心的夹角等于90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壳体反射侧面与该壳体出光口朝向该反射壳体中心的夹角小于90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壳体反射侧面与该壳体出光口朝向该反射壳体中心的夹角大于30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反射杯以矩阵排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出光口的该些奇点的数量不同于该入光口的该些奇点的数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二该些反射杯的该些奇点的数量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杯的该出光口与该入光口的该些端点连成该假想矩形,每一该些光源的中心轴通过该假想矩形中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杯的该出光口与该入光口分别包含一相对短轴与一相对长轴,该出光口或该入光口的该些奇点分别以该相对短轴对称排列。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杯的该出光口与该入光口分别包含一相对短轴与一相对长轴,该出光口或该入光口的该些奇点分别以该相对长轴对称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入光口的截面积小于该出光口的截面积。
【文档编号】F21S8/10GK204005647SQ20142046552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牛慈伶, 吴家豪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