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0322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手电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手电筒。



背景技术:

医院门诊,特别是急诊科、儿科等科室,患者众多,医务人员经常需要高频率使用手电筒观察患者上呼吸感染情况。目前医务人员都是使用普通的手电筒,为了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通常每检查一位患者就需要开关一次手电筒电源。频繁操作手电筒开关,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加速手电筒机械开关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手电筒,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频繁手动开关手电筒电源,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加速手电筒电源机械开关的磨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手电筒,包括壳体、电池以及灯,壳体的一端为照明端,另一端为手把端,灯设于照明端内;所述壳体的照明端或手把端的端面上设有触碰开关,该触碰开关串接于电池和灯之间;所述触碰开关包括触压块、动触头以及静触头,所触压块嵌于壳体端面上,触压块具有伸出和缩入两个工作状态,在伸出工作状态触压块凸出于端面,而在缩入工作状态触压块回缩;所述触压块运动时作用于动触头带动动触头运动,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使用者将手电筒放置于桌面上时,触压块受压迫而至缩入工作状态,带动动触头动作,从而断开灯的电源;而当使用者拾起手电筒时,触压块再因动触头的弹性或外加弹簧弹性而回复至伸出工作状态,带动动触头的动作,从而接通灯的电源,灯点亮。即,是以取放手电筒的动作自动开关了手电筒,避免了使用者的反复手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省电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该图表示手电筒放置于桌面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该图表示手电筒被拾起的使用状态。

以下附图中:1、壳体;2、电池;3、灯;4、触碰开关;41、触压块;42、动触头;43、静触头;44、弹簧;5、桌面;6、电源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医用手电筒,包括壳体1、电池2以及灯3,壳体1的一端为照明端,另一端为手把端,灯设于照明端内。

所述壳体1的照明端或手把端的端面上设有触碰开关4,具体如图中举例,触碰开关4设于壳体1的照明端的端面上。

所述触碰开关4在电路中是串接于电池2和灯3之间。

所述触碰开关4包括触压块41、动触头42以及静触头43,所触压块41嵌于壳体1端面上,触压块41具有伸出和缩入两个工作状态,在伸出工作状态触压块41凸出于端面,而在缩入工作状态触压块41回缩。所述触压块41运动时作用于动触头42带动动触头42运动,以使动触头42与静触头43接触或断开。

具体,见图1和图2所示,触碰开关4还包括一弹簧,该弹簧作用于触压块41上使触压块41保持伸出状态,而动触头42与触压块41固定连接,这是一个较佳方案。实际中,弹簧44可以不作用于触压块41,而是作用于动触头42上,再者,还可以不采用弹簧44,直接以动触头42的本身弹力使其恢复至回状态。

为了保险,在壳体1上还设有一电源总开关6,该电源总开关6与触碰开关4串联。

本实施例使用时,在开诊前,使用者(如医务人员)先操作闭合电源总开关6,将手电筒的照明端朝下放置于桌面5上时,触压块41受桌面5压迫而至缩入工作状态,带动动触头42动作,从而动触头42和静触头41分断,即断开了灯的电源,灯暗,此时状态见图1所示。而当使用者(如医务人员)使用时,拾起手电筒触压块41弹簧44的弹性而回复至伸出工作状态,带动动触头42动作与静触头41接通,从而接通灯的电源,灯点亮,此时状态见图2所示。

触碰开关4除设在壳体1的照明端外,还可以设于手把端上,即摆放时要将手电筒倒置手把端朝下放置即可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是以取放手电筒的动作自动开关了手电筒,避免了使用者的反复手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省电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