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灯板及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458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灯板及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灯板及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



背景技术:

现有霓虹灯带的软灯板(fpc)由于宽度较大,当被水平放置在灯体中,造成了灯体较粗,一般宽度为15mm左右,只适合于上下方向弯曲,不适合于左右方向弯曲,左右方向弯曲时容易造成软灯板(fpc)断裂。现有的软灯板(fpc)被竖直放置的霓虹灯带虽然解决了左右方向弯曲问题,但由于含有芯线和铜绞线,灯体厚度一般在9mm以上,还是较厚,不够柔软小巧,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宽度较小的软灯板,还提供一种更薄、更亮、安装操作更方便的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灯板,包括:

软灯板本体,所述软灯板本体由第一绝缘膜、第一热熔胶、铜箔主线层、第二热熔胶、第二绝缘膜、第三热熔胶、铜箔线路层、第四热熔胶、第三绝缘膜通过热压的方式依次叠成;smd灯珠和贴片电阻,所述smd灯珠和贴片电阻设置于所述软灯板本体上,且所述smd灯珠和贴片电阻分别与铜箔线路层电连接并形成串联连接单元,所述串联连接单元通过穿孔与所述铜箔主线层并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smd灯珠为五面发光的smd灯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使得焊盘暴露出来,便于软灯板本体之间的相互对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绝缘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使得焊盘暴露出来,以便与防水接头的端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绝缘膜的两端外表面分别印刷有便于识别灯体剪切位置的竖线。

优选地,所述smd灯珠和贴片电阻通过回流焊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软灯板本体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还包括一柔性透光绝缘外皮,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包覆于所述软灯板本体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光壁,且所述挡光壁与柔性透光绝缘外皮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在靠近所述第三绝缘膜的一侧并沿所述软灯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便于识别灯体剪切位置的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软灯板,包括一软灯板本体,所述软灯板本体由第一绝缘膜、第一热熔胶、铜箔主线层、第二热熔胶、第二绝缘膜、第三热熔胶、铜箔线路层、第四热熔胶、第三绝缘膜通过热压的方式依次叠成,在软灯板本体上设置有smd灯珠和贴片电阻,且所述smd灯珠和贴片电阻分别与铜箔线路层电连接并形成串联连接单元,所述串联连接单元通过穿孔与所述铜箔主线层并联,这样本技术方案的软灯板本体总共有九层且通过热压的方式依次叠成,宽度较小,载荷能力设计在8mm以内,省去了“拉芯线、塞灯、并联”三道生产工序,适合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包括一柔性透光绝缘外皮,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包覆于所述软灯板本体的外围,与现有的霓虹灯带相比,本技术方案的霓虹灯带更薄、更亮、安装操作更方便,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库存压力,缩短订单交期,用户体验感好,应用前景广,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霓虹灯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霓虹灯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铜箔主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铜箔线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一种软灯板,包括一外形呈条状的软灯板本体10,所述软灯板本体10由第一绝缘膜11、第一热熔胶12、铜箔主线层13、第二热熔胶14、第二绝缘膜15、第三热熔胶16、铜箔线路层17、第四热熔胶18、第三绝缘膜19通过热压的方式依次叠成,在软灯板本体10上设置有smd灯珠和贴片电阻,优选地,smd灯珠20为五面发光的smd灯珠以提高出光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md灯珠20和贴片电阻30通过回流焊连接的方式设置于软灯板本体10上,通过回流焊连接的方式使得温度易于控制,焊接过程中还能避免氧化,制造成本也更容易控制,且所述smd灯珠和贴片电阻分别与铜箔线路层电连接并形成串联连接单元,所述串联连接单元通过穿孔与所述铜箔主线层并联,这样本技术方案的软灯板本体总共有九层且通过热压的方式依次叠成,宽度较小,载荷能力设计在8mm以内,省去了“拉芯线、塞灯、并联”三道生产工序,适合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在第一绝缘膜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1a从而使焊盘70暴露出来,以便于软灯板本体10之间的相互对接,再在第三绝缘膜1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19a也使得焊盘70暴露出来,以便与灯体防水接头的端子电连接,使得软灯板本体10具有防水的功能,在第三绝缘膜19的两端外表面分别印刷有便于识别灯体剪切位置的较粗的竖线50,相比较传统的灯体的剪切位置难以识别,从而导致工序多,生产效率低,本技术方案通过竖线50便于识别灯体的剪切位置,从而使得工序少,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软灯板的霓虹灯带,包括一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被竖直包覆于所述软灯板本体10的外围,在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光壁61,且所述挡光壁61与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为一体式成型结构,该挡光壁61与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通过挤出机一次成型,不需要芯线和铜绞线,整个灯体厚度在6mm左右,与现有的霓虹灯带相比,本技术方案的霓虹灯带更薄、更亮、安装操作更方便,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库存压力,缩短订单交期,用户体验感好,应用前景广,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挡光壁61可以设计为完全覆盖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的两侧,使得霓虹灯带只能实现单面发光的功能,这样光线可以更加集中,亮度更高,同时挡光壁61也可以设计为不完全覆盖所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的两侧,这样光线还可以从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的两侧发出,使得霓虹灯带实现双面发光的功能,本技术方案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从而设计出不同覆盖范围的挡光壁61。

再进一步,在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上设置有散光颗粒,且散光颗粒与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为一体式成型结构,这样使得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可以对smd灯珠20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使光线更加均匀连续。

优选地,柔性透光绝缘外皮60在靠近所述第三绝缘膜19的一侧沿所述软灯板本体10长度方向纵向设置有一便于识别灯体剪切位置的缺口61a,且该缺口61a延伸至挡光壁61的中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