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2119发布日期:2019-05-15 21:3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生长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生长灯。



背景技术:

光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理环境之一,通过光质调节,控制植株形态建成是设施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发展迅速,植物生长的光环境控制照明技术已经引起重视。目前,用于替代太阳光对植物进行照明的人造光源,主要为荧光灯,然而,荧光灯作为照明光源,其波长难以控制,不同的波长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会造成光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源浪费严重,区域内波长不够均匀的技术问题。

一种植物生长灯,包括壳体、led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容纳led灯的空腔,且上壳体背面设置有电源连接组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通过卡接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连接组件与所述led灯连接,所述led灯包括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所述第一led灯珠与第二led灯珠交错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盘状,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盘状可以增加发光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固定块和滑动板,所述固定块间隔设置在上壳体的内壁上,且固定块上开设卡槽,所述卡槽的厚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滑动板间隔设置在下壳体的内壁上,且滑动板与所述卡槽相对应,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卡接装置可以方便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组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圆环状的封条,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封条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起相对应,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封条可以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稳定的组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ed灯珠的波长设定在550至700nm之间,所述第二led灯珠的波长设定在400-450nm之间,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对波长进行设定,这样确保叶菜花果通用,扩大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连接组件包括多根连接线、电源接头和恒流驱动模块,所述电源接头通过连接线与恒流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通过连接线与led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为金属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为透明下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植物生长灯,其中壳体为盘状,这样能够扩大发光面积,其中led灯的灯珠为两种不同波长的灯珠交错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区域内部波长的一致性;本发明还设置有卡接装置和封条,这样能够保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的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光照均匀,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灯的led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灯的卡接装置左视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led灯;3-上壳体;4-下壳体;5-空腔;6-电源连接组件;7-卡接装置;8-第一led灯珠;9-第二led灯珠;10-固定块;11-滑动板;12-卡槽;13-封条;14-凸起;15-凹槽;16-连接线;17-电源接头;18-恒流驱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灯,包括壳体1、led灯2,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4,所述上壳体3和下壳体4形成容纳led灯2的空腔5,且上壳体3背面设置有电源连接组件6,所述上壳体3和下壳体4内侧通过卡接装置7连接,所述电源连接组件6与所述led灯2连接,所述led灯2包括第一led灯珠8和第二led灯珠9,所述第一led灯珠8与第二led灯珠9交错间隔设置;本发明利用卡接装置7保证上壳体3和下壳体4连接的稳定;同时第一led灯珠8与第二led灯珠9,这样将光照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域,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小区域范围内的光照一致,都是包括第一led灯珠8与第二led灯珠9。

其中,所述上壳体3和下壳体4均为盘状,利用盘状可以增加发光面积。

其中,所述卡接装置7包括固定块10和滑动板11,所述固定块10间隔设置在上壳体3的内壁上,且固定块10上开设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厚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滑动板11间隔设置在下壳体4的内壁上,且滑动板11与所述卡槽12相对应,在使用时,只需要旋转下壳体4,下壳体的滑动板11就会进入卡槽12内部,逐渐卡紧,从而完成固定。

其中,它还包括圆环状的封条13,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外侧设置有凸起14,凸起14的形状和上壳体3、下壳体4一致,均为圆盘状,所述封条13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凸起14相对应,在使用时,上壳体3的凸起和下壳体的凸起并列,一起设置在凹槽15内部,从而卡住,和卡接装置7配合,保证上壳体3和下壳体4的稳定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led灯珠8的波长设定在550至700nm之间,所述第二led灯珠9的波长设定在400-450nm之间,对波长进行设定,这样确保叶菜花果通用,扩大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以上的波长能够满足大多植物的需求。

其中,所述电源连接组件6包括多根连接线16、电源接头17和恒流驱动模块18,所述电源接头17通过连接线16与恒流驱动模块18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18通过连接线16与led灯2连接,利用恒流驱动模块18实现恒流驱动,以此减少频闪。

其中,所述上壳体3为金属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为透明4下壳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生长灯,包括壳体、LED灯,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容纳LED灯的空腔,且上壳体背面设置有电源连接组件,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通过卡接装置连接,电源连接组件与LED灯连接,LED灯包括第一LED灯珠和第二LED灯珠,第一LED灯珠与第二LED灯珠交错间隔设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源浪费严重,区域内波长不够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龙;杨其长;何泽海;金桂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唐城霓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