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394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眩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LED光源会产生眩光,对人眼产生伤害,因此需要对LED光源进行防眩光处理,目前一般都会加装防眩灯罩,这种防眩灯罩和反射凸面镜,利用反射凸面镜把光源沿灯罩中心线位置附近的的一部分的光进行发散后反射到防眩灯罩上,防眩灯罩照射出的光,往四面八方发散,这样能柔和LED光源发出的光,也能减少眩光。但由于这种结构,凸面镜到光源需要的距离不够,灯体中心处才会出现暗区,所以这种结构的防眩灯罩高度比较高;导致灯具整体结构较大,增加了包装成本以及物流成本。

故有必要对现有防眩LED灯具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它包括有散热器、固定外壳、铝基板、支架和防眩灯罩;所述固定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器固定在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铝基板固定在散热器的底部;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防眩灯罩由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组成;所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均为圆椎台状;所述第一罩体的上下两端、第二罩体的上下两端和第三罩体的上下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第一罩体的顶端与固定外壳相固定连接;所述铝基板和LED光源均设置在第一罩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罩体套在第一罩体外;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二罩体的顶部内圆直径;所述第三罩体套在第二罩体外;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三罩体的顶部内圆直径;所述第三罩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射凸面镜;所述反射凸面镜的反射面正对LED光源;所述反射凸面镜通过若干个支架与第三罩体的内侧壁相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它包括有散热器、固定外壳、铝基板、支架和防眩灯罩;所述固定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器固定在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铝基板固定在散热器的底部;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防眩灯罩由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组成;所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均为圆椎台状;所述第一罩体的上下两端、第二罩体的上下两端和第三罩体的上下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第一罩体的顶端与固定外壳相固定连接;所述铝基板和LED光源均设置在第一罩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罩体套在第一罩体外;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二罩体的顶部内圆直径;所述第三罩体套在第二罩体外;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三罩体的顶部内圆直径;所述第三罩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射凸面镜;所述反射凸面镜的反射面正对LED光源;所述反射凸面镜通过若干个支架与第三罩体的内侧壁相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LED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发散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上然后射出防眩灯罩的外部,另一部分光直接照射在反射凸面镜后反射在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最后反射到防眩灯罩的外部;在包装时,第一罩体插入到第二罩体内,第二罩体插入到第三罩体内,通过吊线把固定外壳悬挂在墙上;然后第三罩体往外拉,由于第二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三罩体的顶部内圆直径;所以第三罩体的内腔顶部紧密嵌套在第二罩体的外圆壁底部上;使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之间相互定位;而第一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二罩体,所以第二罩体的内腔顶部紧密嵌套在第一罩体的外圆壁底部上;使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相互定位;包装时,把防眩灯罩进行伸缩折叠,使包装更加小巧,节省包装材料,节约物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防眩灯罩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吊线;2、散热器;3、固定外壳;4、铝基板;5、LED光源;

6、第一罩体;7、第二罩体;8、第三罩体;9、反射凸面镜;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眩LED灯具结构,它包括有散热器2、固定外壳3、铝基板4、支架10和防眩灯罩;所述固定外壳3的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器2固定在固定外壳3的内部;所述铝基板4固定在散热器2的底部;所述铝基板4上设置有LED光源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支架10和防眩灯罩;所述防眩灯罩由第一罩体6、第二罩体7和第三罩体8组成;第一罩体6的内壁、第二罩体7的内壁和第三罩体8的内壁均为防眩面;所述第一罩体6、第二罩体7和第三罩体8均为圆椎台状;所述第一罩体6的上下两端、第二罩体7的上下两端和第三罩体8的上下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第一罩体6的顶端与固定外壳3相固定连接;所述铝基板4和LED光源5均设置在第一罩体6的内部;所述第二罩体7套在第一罩体6外;所述第一罩体6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二罩体7的顶部内圆直径;所述第三罩体8套在第二罩体7外;所述第二罩体7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三罩体8的顶部内圆直径;所述第三罩体8的内部设置有反射凸面镜9;所述反射凸面镜9的反射面正对LED光源5;所述反射凸面镜9通过若干个支架10与第三罩体8的内侧壁相固定连接;LED光源5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发散到第一罩体6、第二罩体7和第三罩体8上然后射出防眩灯罩的外部,另一部分光直接照射在反射凸面镜9后反射在到第一罩体6、第二罩体7和第三罩体8最后反射到防眩灯罩的外部;在包装时,第一罩体6插入到第二罩体7内,第二罩体7插入到第三罩体8内,通过吊线1把固定外壳3悬挂在墙上;然后第三罩体8往外拉,由于第二罩体7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三罩体8的顶部内圆直径;所以第三罩体8的内腔顶部紧密嵌套在第二罩体7的外圆壁底部上;使第二罩体7和第三罩体8之间相互定位;而第一罩体6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二罩体7,所以第二罩体7的内腔顶部紧密嵌套在第一罩体6的外圆壁底部上;使第一罩体6与第二罩体7之间相互定位;包装时,把防眩灯罩进行伸缩折叠,使包装更加小巧,节省包装材料,节约物流成本。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LED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发散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上然后射出防眩灯罩的外部,另一部分光直接照射在反射凸面镜后反射在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最后反射到防眩灯罩的外部;在包装时,第一罩体插入到第二罩体内,第二罩体插入到第三罩体内,通过吊线把固定外壳悬挂在墙上;然后第三罩体往外拉,由于第二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三罩体的顶部内圆直径;所以第三罩体的内腔顶部紧密嵌套在第二罩体的外圆壁底部上;使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之间相互定位;而第一罩体的底部外圆直径大于第二罩体,所以第二罩体的内腔顶部紧密嵌套在第一罩体的外圆壁底部上;使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相互定位;包装时,把防眩灯罩进行伸缩折叠,使包装更加小巧,节省包装材料,节约物流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