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光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32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光感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感应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调光驱动使用的自动调光感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感应灯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广泛使用,触控感应灯具有通过人体接触而进行开、关和调光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一般在市场上销售的触控感应灯,是在金属灯具外壳底壳内装上一个触控感应器,而且感应器必需将一感应线接到金属灯具外壳上,才可完成人体触摸金属灯具外壳而产生灯由微亮、中亮、最亮、关闭的触控调节功能。

现有的触控感应灯虽方便了人们对于光线的调控,但需要接触灯具才能进行调节,对于残障者以及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并不是很方便,无法远距离进行调光操作。而且对于灯具外壳为非金属制品的灯具(如木头灯、陶瓷灯、塑胶外壳灯等),则不易实现触控调光。

因此现为了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灯具的控制,发明了光感应器与调光驱动连接,即可以实现对灯具的自动调光功能。现有的光感应器结构单一,并不方便安装于不同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调光感应器,使灯具自动调光得以实现,新型结构,可以简单的扣在天花板等薄板的孔里,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光感应器,包括圆筒型结构的后盖、线路板与透光盖,所述的线路板竖直安装在后盖内,所述的线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光线变化的光电池以及用于调节光线照度要求的电位器,所述的电位器安装在线路板的板面上且正对后盖的侧面,所述的透光盖呈圆盘结构,所述的透光盖的中部向下凸起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光电池设置在线路板的正下方且靠近透光盖的中部,所述的后盖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在板体结构上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后盖的底面设置有向外翻折的折边,所述的折边呈圆环结构环绕在后盖外,所述的透光盖覆盖在折边外且与折边卡扣连接。透光盖与后盖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便于装配。透光盖可以简单方便的从后盖上拆卸下来,便于维修。当正常使用下,透光盖是始终覆盖在后盖上,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后盖的表面设置有沉孔,所述的沉孔内安装有旋钮,所述的旋钮包括头部与杆部,所述的旋钮的头部位于沉孔内,所述的旋钮的杆部则穿过沉孔与电位器连接,旋钮旋转调节电位器。本实用新型设置旋钮来对产品光照强度要求进行手动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沉孔外圈标注的刻度。使用者可以通过刻度一目了然的知道旋钮的调节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后盖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两侧壁上相向设置有杆状凸起结构,所述的弹簧包括旋轴与旋柄,所述的旋轴通过杆状凸起结构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的旋柄受外力可绕旋轴旋转。弹簧是用于将产品扣合在天花板等薄板的孔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线路板上电源正负极接口竖直设置正对后盖的顶面,所述的后盖的顶面开设置有正负极槽口对应电源正负极接口。电源正负极接口是用来连接电源线的,本实用新型是适用在薄板上的,因此将电源正负极接口设置在后盖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圆筒型结构的后盖,后盖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在板体结构上的弹簧。该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扣在天花板等薄板的孔里,安装十分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设置线路板为竖直安装在后盖内,设置电位器正对后盖的侧面,设置光电池位于线路板的正下方,从而便于光电池检测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便于对电位器的调节。透光盖的中部向下凸起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光电池设置在线路板的正下方且靠近透光盖的中部。因为透光盖的中部向下凸起,所以安装在内部的光电池的位置也可以略微向下,更便于光电池接收环境的光照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调光感应器,包括圆筒型结构的后盖1、线路板2与透光盖3,线路板2竖直安装在后盖1内,线路板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光线变化的光电池4以及用于调节光线照度要求的电位器5,电位器5安装在线路板2的板面上且正对后盖1的侧面,透光盖3呈圆盘结构,透光盖3的中部向下凸起且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光电池4设置在线路板2的正下方且靠近透光盖3的中部,后盖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在板体结构上的弹簧6。

后盖1的底面设置有向外翻折的折边7,折边7呈圆环结构环绕在后盖1外,透光盖3覆盖在折边7外且与折边7卡扣连接。

后盖1的表面设置有沉孔8,沉孔8内安装有旋钮9,旋钮9包括头部与杆部,旋钮9的头部位于沉孔8内,旋钮9的杆部则穿过沉孔8与电位器5连接,旋钮9旋转调节电位器5。

沉孔8外圈标注的刻度10。

后盖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的两侧壁上相向设置有杆状凸起结构12,弹簧6包括旋轴与旋柄,旋轴通过杆状凸起结构12安装在凹槽11内,旋柄受外力可绕旋轴旋转。

线路板2上电源正负极接口13竖直设置正对后盖1的顶面,后盖1的顶面开设置有正负极槽口14对应电源正负极接口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