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LED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197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LED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LED落地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LED落地灯是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房间进行局部照明的辅助装置,其在家装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LED落地灯包括支杆、连接架和灯座,连接架设置在支杆顶端,支架上设置有控制开关,灯座设置在连接架顶端,灯座内安装有LED灯泡,且LED灯泡和控制开关均与市电连接;这种LED落地灯使用时只需按下控制开关,使LED灯泡发光,从而进行照明即可;这种LED落地灯使用中发现,其只能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此装置的开关,而在黑暗条件下用户不方便找到控制开关,从而无法较快打开此装置进行照明,智能性较低,且结构功能较为单一,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其高度固定,无法按照用户需求对其高度进行调节,适应性较差,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加其智能性和结构功能,降低使用局限性;同时可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增加使用可靠性的智能LED落地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包括支杆、连接架和灯座,灯座设置在连接架顶端,灯座内安装有LED灯泡,且LED灯泡与市电连接;还包括底座和电机,所述支杆包括螺纹管和螺纹杆,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下放置槽,所述电机设置在下放置槽内,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螺纹管底端与转动轴顶端连接,所述螺纹杆底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纹管顶端内部;还包括红外线感应装置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设置有上放置槽,并在上放置槽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连接块与螺纹杆相螺接,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设置在连接块上,连接块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LED灯泡电连接,并在控制开关内设置有与红外线感应装置相连接的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左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左端,左支撑杆顶端与左连接杆底端左侧连接,所述右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右端,右支撑杆顶端与右连接杆底端右侧连接,所述前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前端,前支撑杆顶端与前连接杆底端前侧连接,所述后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后端,后支撑杆顶端与左连接杆底端后侧连接,并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底端均设置有上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和两组右电动伸缩杆,所述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右端分别与底座左端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底端设置有左滚轮,所述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左端分别与底座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底端设置有右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两组前电动缸和两组后电动缸,所述两组前电动缸后端分别与底座前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并在两组前电动缸的底部输出端均设置有前移动活塞杆,所述两组前移动活塞杆底端均设置有前滚轮,所述两组后电动缸前端分别与底座后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并在两组后电动缸的底部输出端均设置有后移动活塞杆,所述两组后移动活塞杆底端均设置有后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左放置块、第二左放置块、第一右放置块、第二右放置块、前放置块和后放置块,所述第一左放置块顶端后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左后侧,第二左放置块顶端前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左前侧,所述第一右放置块顶端后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右后侧,第二右放置块顶端前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右前侧,所述前放置块顶端右侧与放置块底端前侧铰接,后放置块顶端右侧与放置块底端后侧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红外线感应装置的红外线感应区域辐射到距离连接块15厘米内(此距离可以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感应区域有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则通过红外线感应芯片控制控制开关,使此装置进行照明,从而增加其智能性,可将连接块从螺纹杆上旋出,并放置在需要地点进行使用,从而增加其结构功能,降低使用局限性;同时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上的螺纹管进行旋转,从而对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增加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外部示意图;

图3是加固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1、连接架;2、灯座;3、LED灯泡;4、底座;5、电机;6、螺纹管;7、螺纹杆;8、转动轴;9、红外线感应装置;10、连接块;11、左连接杆;12、右连接杆;13、前连接杆;14、左支撑杆;15、右支撑杆;16、前支撑杆;17、上滚轮;18、左电动伸缩杆;19、右电动伸缩杆;20、左滚轮;21、右滚轮;22、前电动缸;23、前移动活塞杆;24、前滚轮;25、加固装置;26、第二左放置块;27、第二右放置块;28、前放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包括支杆、连接架1和灯座2,灯座设置在连接架顶端,灯座内安装有LED灯泡3,且LED灯泡与市电连接;还包括底座4和电机5,支杆包括螺纹管6和螺纹杆7,底座顶端设置有下放置槽,电机设置在下放置槽内,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8,螺纹管底端与转动轴顶端连接,螺纹杆底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纹管顶端内部;还包括红外线感应装置9和连接块10,连接块底端设置有上放置槽,并在上放置槽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连接块与螺纹杆相螺接,红外线感应装置设置在连接块上,连接块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LED灯泡电连接,并在控制开关内设置有与红外线感应装置相连接的芯片;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红外线感应装置的红外线感应区域辐射到距离连接块15厘米内(此距离可以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红外线感应装置感应到感应区域有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则通过红外线感应芯片控制控制开关,使此装置进行照明,从而增加其智能性,可将连接块从螺纹杆上旋出,并放置在需要地点进行使用,从而增加其结构功能,降低使用局限性;同时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上的螺纹管进行旋转,从而对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增加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其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螺纹管旋转时的速度和角度,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左连接杆11、右连接杆12、前连接杆13、后连接杆、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5、前支撑杆16和后支撑杆,左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左端,左支撑杆顶端与左连接杆底端左侧连接,右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右端,右支撑杆顶端与右连接杆底端右侧连接,前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前端,前支撑杆顶端与前连接杆底端前侧连接,后连接杆设置在螺纹管后端,后支撑杆顶端与左连接杆底端后侧连接,并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底端均设置有上滚轮17;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螺纹管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两组左电动伸缩杆18和两组右电动伸缩杆19,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右端分别与底座左端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底端设置有左滚轮20,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左端分别与底座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并在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底端设置有右滚轮21;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和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同时进行伸长,从而将底座顶起,方便此装置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两组前电动缸22和两组后电动缸,两组前电动缸后端分别与底座前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并在两组前电动缸的底部输出端均设置有前移动活塞杆23,两组前移动活塞杆底端均设置有前滚轮24,两组后电动缸前端分别与底座后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并在两组后电动缸的底部输出端均设置有后移动活塞杆,两组后移动活塞杆底端均设置有后滚轮;通过上述设置,可辅助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和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将底座顶起,并减轻装置对两组左滚轮和两组右滚轮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还包括加固装置25,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左放置块、第二左放置块26、第一右放置块、第二右放置块27、前放置块28和后放置块,第一左放置块顶端后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左后侧,第二左放置块顶端前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左前侧,第一右放置块顶端后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右后侧,第二右放置块顶端前侧铰接在连接块底端右前侧,前放置块顶端右侧与放置块底端前侧铰接,后放置块顶端右侧与放置块底端后侧铰接;通过上述设置,可在将连接块从螺纹管上旋出后,通过分别将第一左放置块、第二左放置块、第一右放置块、第二右放置块、前放置块和后放置块从连接块底部旋出,从而增加其与放置区域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块放置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LED落地灯,其在使用时可扶住连接块,并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上的螺纹管进行旋转,从而对此装置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在用户接近红外线感应装置的红外线感应区域15厘米内时,通过红外线感应芯片控制控制开关,使此装置进行照明,还可将连接块从螺纹杆上旋出,同时将第一左放置块、第二左放置块、第一右放置块、第二右放置块、前放置块和后放置块从连接块底部旋出,并放置在需要地点进行使用即可;若要对此装置进行使用,则可使两组左电动伸缩杆和两组右电动伸缩杆同时进行伸长,同时令左电动缸和右电动缸同时带动左移动活塞杆和右移动活塞杆进行移动,从而将底座顶起,然后对此装置进行移动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