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124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台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电致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具有高光效、耗电量低、体积小、环保等优点,目前LED灯广泛被应用于照明,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LED灯降低了白炽灯对眼睛的伤害性并更有利于节能。

然而,现有的LED台灯的LED组件都是裸露在外的,容易沉积上灰尘,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而且用途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台灯,在不使用台灯时,能够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小,具有防尘的优点;此外,还可以作为夜间的床头灯使用,简单方便。

一种LED台灯,包括灯座,灯杆,灯罩和LED灯组件,所述灯座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灯杆设置在灯座上,所述灯罩呈碗状,所述LED灯组件安装在灯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与灯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灯罩和所述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灯杆为磨砂亚克力板,所述灯杆呈与灯罩匹配的碗状结构,所述LED台灯还包括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卷线器,滚动轮和牵引绳,所述卷线器安装在灯杆上,所述滚动轮设置在灯杆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灯罩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过滚动轮与所述卷线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台灯,在自然状态下,灯罩和灯杆贴合在一起,不占用空间并可防尘;当需要使用时,可通过卷线器牵拉牵引绳,使得LED灯组件和灯罩与灯杆呈一定角度而实现照明,也可以在灯罩和灯杆贴合的情况下,打开电源开关,使得LED灯组件发出的光透过磨砂亚克力板,柔和地照射出来,作为夜间的床头灯使用而不刺激眼睛。

进一步地,所述卷线器包括上壳,下壳,安装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簧盒,安装在簧盒内的回卷弹簧,卷绕在簧盒上的牵引绳和锁定装置,所述牵引绳一端与簧盒固定连接,所述下壳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一竖直的空心柱,所述簧盒可绕空心柱旋转,所述回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空心柱上,另一端固定在簧盒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弹簧和锁定按钮,所述锁定按钮包括一凸起,设置在凸起下端的两个对称的挡块和凸起底端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鳞片,所述空心柱上具有与所述鳞片相对应的缺口,所述锁定按钮通过鳞片和空心柱上的缺口与下壳卡合在一起,所述弹簧安装在空心柱和锁定按钮之间,所述上壳的中心设有一开孔,所述锁定按钮的凸起通过开孔裸露在外,所述锁定按钮可向下按压一定距离,所述簧盒的内侧的上边沿设置有四块均匀分布的挡板;自然状态下,所述挡块的高度与所述挡板的高度一致,所述挡块可挡住挡板防止簧盒滚动。

在不使用的情况下,LED组件连同灯罩在重力的作用下,贴合在碗状结构的灯杆上;在需要使用LED台灯时,通过向下按压锁定按钮,此时,所述挡块的高度低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在回卷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簧盒开始滚动,牵引绳开始收缩,LED组件连同灯罩被拉起并与灯杆分离,当灯罩被拉到与灯杆呈一定的角度时,限位块会对灯罩进行限位,使其固定在该位置上,此时,不再按压锁定按钮,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挡块的恢复到自然状态,挡住挡板防止簧盒滚动,打开灯座上的开关即可;而在使用结束时,按压锁定按钮,可将灯罩向下压,使灯罩合在灯杆上,然后放开锁定按钮,所述挡块挡住挡板防止簧盒滚动,此时,灯罩则与灯杆保持贴合的状态,可防止灰尘落在灯罩内。此外,所述灯杆为磨砂亚克力板,在灯罩与灯杆贴合的状态下,打开电源开关,灯光会磨砂亚克力板透射出来,光线柔和,在夜晚打开不会刺激眼睛,可作为床头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为铝合金反光罩。LED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铝合金反光罩有效地扩散到外界空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组件包括LED芯片、铝基板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灯罩内,所述铝基板安装在散热器上,所述LED芯片安装在铝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杆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橡胶条。在将灯罩合在灯杆上,所述第一橡胶条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还可以使得灯罩与灯杆贴合得更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橡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和所述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器。在牵引绳牵拉灯罩靠近限位块的过程中,缓冲器对灯罩起到减缓速度的作用,防止牵引绳的拉力过大,对LED灯造成冲击。

进一步地,还包括亚克力灯盖,所述灯盖盖合在所述灯罩的开口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台灯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台灯的灯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台灯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卷线器取掉上壳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卷线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定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滚动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LED台灯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LED台灯的灯杆结构示意图和LED台灯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台灯包括灯座1,灯杆2,灯罩3,灯盖4,LED组件和牵拉装置5。

所述灯座1上设有电源开关11,所述灯杆2设置在灯座1上,所述灯杆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橡胶条21,所述灯罩3呈碗状,所述灯罩3为铝合金反光罩,所述灯罩3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橡胶条31,所述灯杆2为磨砂亚克力板,所述灯杆2呈与灯罩3匹配的碗状结构,所述灯罩3与灯杆2转动连接,在所述灯罩3和所述灯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6和缓冲器。

所述LED灯组件包括LED芯片、铝基板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灯罩内,所述铝基板安装在散热器上,所述LED芯片安装在铝基板上,所述LED灯组件安装在灯罩3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罩3固定连接。

所述灯盖4为亚克力灯盖,盖合在所述灯罩3的开口端,把所述LED组件密封在所述灯罩3内。

所述牵拉装置5包括卷线器51,滚动轮52和牵引绳53,所述卷线器51安装在灯杆2上,所述滚动轮52固定设置在灯杆2上,所述牵引绳53的一端与灯罩3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过滚动轮52与所述卷线器51相连接。

参照图4-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线器取掉上壳后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所述卷线器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锁定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和滚动轮的立体图。

所述卷线器51包括上壳517,下壳511,安装在上壳517和下壳511之间的簧盒512,卷绕在簧盒上的牵引绳53,安装在簧盒512内的回卷弹簧513和锁定装置514。所述上壳517的中心设有一开孔,所述下壳51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一竖直的空心柱5111,所述空心柱5111上具有对称分布的缺口5112;所述牵引绳53一端与簧盒512固定连接,所述簧盒512可绕空心柱5111旋转,所述回卷弹簧513的一端固定在空心柱5111上,另一端固定在簧盒512上;

所述锁定装置514包括弹簧515和锁定按钮516,所述锁定按钮516包括一凸起5161,设置在凸起5161下端的两个对称的挡块5162和凸起5161底端的套筒5163。所述套筒516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鳞片5164,所述锁定按钮516通过鳞片5164和空心柱5111上的缺口5112与下壳511卡合在一起,所述弹簧515安装在空心柱5111和锁定按钮516之间,所述上壳517的中心设有一开孔,所述锁定按钮516的凸起5161通过开孔裸露在外,所述锁定按钮516可向下按压一定距离,所述簧盒512的内侧的上边沿设置有四块均匀分布的挡板5121;自然状态下,所述挡块5162的高度与所述挡板5121的高度一致,所述挡块5162可挡住挡板5121防止簧盒512滚动。

所述滚动轮52包括固定在灯杆上的两块对称分布的支撑板521,固定在两块支撑板521之间的相对平行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523,以及套设在第一支撑柱上的滚筒524,所述牵引绳53穿过第二支撑柱523和滚筒524之间,所述滚筒524可绕着第一支撑柱滚动。所述第一支撑柱被滚筒524包围着,在图7中未给予标注。所述滚动轮52的设置使得在上下牵拉牵引绳53时,牵引绳53沿着滚筒524移动,可大大减少牵拉的阻力,方便牵引绳53的伸缩。

在不使用的情况下,LED组件连同灯罩3在重力的作用下,贴合在碗状结构的灯杆2上。在需要使用LED台灯时,通过向下按压锁定按钮516,此时,所述挡块5162的高度低于所述挡板5125的高度,在回卷弹簧513的回复力作用下,簧盒512开始滚动,牵引绳53开始收缩,LED组件连同灯罩3被拉起并与灯杆2分离,当灯罩3被拉到与灯杆2呈一定的角度时,限位块6会对灯罩3进行限位,使其固定在该位置上;此时,不再按压锁定按钮516,在弹簧515的作用下,所述挡块5162的恢复到自然状态,挡住挡板5125防止簧盒512滚动,然后打开灯座1上的电源开关11即可;而在使用结束时,按压锁定按钮516,可将灯罩3向下压,使灯罩3合在灯杆2上,然后放开锁定按钮516,所述挡块5162挡住挡板5125防止簧盒512滚动,此时,灯罩3则与灯杆2保持贴合的状态,可防止灰尘落在灯罩3内。在向下压合灯罩3时,第一橡胶条21和第二橡胶条31一方面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灯罩3与灯杆2贴合得更紧密。

另外,所述灯杆2为磨砂亚克力板,在灯罩3与灯杆2贴合的状态下,打开电源开关11,灯光会透过磨砂亚克力板透射出来,光线柔和,在夜晚打开不会刺激眼睛,可作为床头灯使用。

此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所述灯杆2仅下半部分为磨砂亚克力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台灯能够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小,具有防尘的优点;此外,还可以作为床头灯使用,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