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多层蝴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0188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多层蝴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蝴蝶灯,尤其涉及多功能多层蝴蝶灯。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多层蝴蝶灯即双层蝴蝶灯结构单一,蝴蝶灯在使用过程中,蝴蝶灯的照明方向往往只有一个方向,使用效果单调,无形中降低了蝴蝶灯的使用效果,同时,传统的蝴蝶灯无法根据实际使用场所进行摆放,降低了蝴蝶灯使用的便捷性,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多层蝴蝶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多层蝴蝶灯,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蝴蝶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降低了蝴蝶灯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多层蝴蝶灯,包括蝴蝶灯、固定板、连接板、电机、旋转轴、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板、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板,所述的固定板位于蝴蝶灯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与蝴蝶灯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连接板外壁右侧,所述的电机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左侧,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轴贯穿连接板,所述的旋转轴与连接板转动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固定板,所述的旋转轴与固定板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位于固定板前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板位于连接板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感应板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位于固定板后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板位于连接板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感应板与连接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蝴蝶灯内部后端还设有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与蝴蝶灯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蝴蝶灯后端还设有插头,所述的插头与变压器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顶部中端还设有吸盘,所述的吸盘与连接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减重孔,所述的减重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外壁右侧还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与连接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多层蝴蝶灯,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通过使用吸盘将该装置与墙顶、墙面或地面相连接,以此实现了该装置摆放位置的便携性,使用人员再用手开启蝴蝶灯以及电机,此时,蝴蝶灯散发出的光源对摆放位置的区域进行照射,同步,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固定板连同蝴蝶灯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一感应器与第一感应板相接触时,第一感应器被激活,在第一感应器的作用下,使得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固定板连同蝴蝶灯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二感应器与第二感应板相接触时,第二感应器被激活,在第二感应器的作用下,使得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固定板连同蝴蝶灯再次做顺时针旋转运动,通过以上循环的方式,最终使得蝴蝶灯处于来回摇摆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蝴蝶灯照射的光源来回摇摆,该多功能多层蝴蝶灯,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蝴蝶灯处于来回摇摆的状态,避免了传统的蝴蝶灯只朝着一个方向照射,不仅提高了蝴蝶灯的使用效果,还有效的提高了蝴蝶灯使用的便捷性,同时,插头是为了连接外界电源,以此让外界电源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变压器是为了确保该装置电压的稳定性,保护罩是为了对电机的外观起到保护作用,减重孔是为了减少连接板的重量,即对该装置整体的重量进行减轻,便于使用人员携带该装置,所述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分别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为金属感应器,所述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型号为LJ12A3-2-Z,所述的第一感应板和第二感应板为铁质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多层蝴蝶灯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多功能多层蝴蝶灯的局部左视剖视图。

蝴蝶灯1、固定板2、连接板3、电机4、旋转轴5、第一感应器6、第一感应板7、第二感应器8、第二感应板9、变压器101、插头102、吸盘301、减重孔302、保护罩3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多功能多层蝴蝶灯,包括蝴蝶灯1、固定板2、连接板3、电机4、旋转轴5、第一感应器6、第一感应板7、第二感应器8、第二感应板9,所述的固定板2位于蝴蝶灯1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2与蝴蝶灯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位于固定板2顶部,所述的连接板3与固定板2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机4位于连接板3外壁右侧,所述的电机4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5位于电机4左侧,所述的旋转轴5与电机4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轴5贯穿连接板3,所述的旋转轴5与连接板3转动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5贯穿固定板2,所述的旋转轴5与固定板2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6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感应器6位于固定板2前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6与固定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板7位于连接板3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感应板7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8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二感应器8位于固定板2后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8与固定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板9位于连接板3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感应板9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蝴蝶灯1内部后端还设有变压器101,所述的变压器101与蝴蝶灯1螺纹相连,所述的蝴蝶灯1后端还设有插头102,所述的插头102与变压器101导线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顶部中端还设有吸盘301,所述的吸盘301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减重孔302,所述的减重孔302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连接板3外壁右侧还设有保护罩303,所述的保护罩303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

该多功能多层蝴蝶灯,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通过使用吸盘301将该装置与墙顶、墙面或地面相连接,以此实现了该装置摆放位置的便携性,使用人员再用手开启蝴蝶灯1以及电机4,此时,蝴蝶灯1散发出的光源对摆放位置的区域进行照射,同步,电机4驱动旋转轴5带动固定板2连同蝴蝶灯1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一感应器6与第一感应板7相接触时,第一感应器6被激活,在第一感应器6的作用下,使得电机4驱动旋转轴5带动固定板2连同蝴蝶灯1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二感应器8与第二感应板9相接触时,第二感应器8被激活,在第二感应器8的作用下,使得电机4驱动旋转轴5带动固定板2连同蝴蝶灯1再次做顺时针旋转运动,通过以上循环的方式,最终使得蝴蝶灯1处于来回摇摆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让蝴蝶灯1照射的光源来回摇摆,同时,插头102是为了连接外界电源,以此让外界电源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变压器101是为了确保该装置电压的稳定性,保护罩303是为了对电机4的外观起到保护作用,减重孔302是为了减少连接板3的重量,即对该装置整体的重量进行减轻,便于使用人员携带该装置,所述的第一感应器6和第二感应器8分别与电机4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6和第二感应器8为金属感应器,所述的第一感应器6和第二感应器8型号为LJ12A3-2-Z,所述的第一感应板7和第二感应板9为铁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