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及车辆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4924发布日期:2018-07-20 21:0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的车辆灯具。



背景技术:

车辆灯具是指安装于车辆上的灯具,主要起到照明和信号的作用。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车辆灯具行业也日新月异,新造型、新技术的车辆灯具层出不穷,其各功能的实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不乏全LED前灯的出现。全LED前灯就是指前照灯所有的光源均采用LED,主要有投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其作为车辆前部的灯具,在远探200米内的路况时,其光束不应刺入对侧驶近的驾车者的眼帘构成眩光,否则可能酿成惨祸,因此法规对前照灯的光形、照度分布和照亮范围有严格的规定。为了满足法规要求实现安全照明,远光与近光之间需要一定的匹配来容差,若以近光光型为基准,则远光需要以可调节方式与之匹配,反之亦然。现有技术中,LED远近灯光调节存在以下缺点:

1、远近光反射镜或透镜通过卡扣旋转固定于调光支架上,旋转固定方式采用卡扣,耐振动性能差,振动试验中存在卡扣磨损和脱出的风险;调光支架既作为结构支撑件,又带有旋转卡扣结构,因此既需要一定的韧性,又需要很好的刚度,在材料选择上存在矛盾。

2、远光和近光之间不能相对可调,远光光型或近光光型的配合和实现由零件及组件的高精度来保证,生产成本高,且如果零件型面变差则导致调节也难以符合法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以克服远近光反射镜或透镜采用卡扣旋转固定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包括对应于远光光源或近光光源枢转设置于调光支架上的由反射镜或透镜所构成的镜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镜本体与所述调光支架之间的可承接外力驱使、而使所述镜本体相对于所述调光支架转动的旋转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镜本体上固连有枢转轴体,对应于所述枢转轴体,在所述调光支架上设有容置所述枢转轴体的第一凹槽,以及具有第二凹槽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调光支架上的固定座,所述枢转轴体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扣合而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由POM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调光支架间设有对所述固定座的安装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调光支架之一上的限位槽,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调光支架另一上的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于所述调光支架上设有对所述枢转轴体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置入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固连在所述调光支架上的两个并排布置的导向筋板,且两所述导向筋板间所夹设的空间与所述第一凹槽共线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一端球铰于所述调光支架上的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镜本体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镜本体上卡接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方形卡扣,所述调节螺柱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通过驱动旋转调节机构旋转而可实现镜本体的转动角度调节,从而实现远近灯调光,可解决配光性能不良的难题,并降低远近灯调光对零件本身的精度要求。

(2)在镜本体上设置枢转轴体,而将枢转轴体置于调光支架的第一凹槽和固定座的第二凹槽扣合而成的空间内,有利于镜本体装配,可节约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利用固定座压紧枢转轴体,可提供足够的强度来满足振动试验,有效防止镜本体脱出。

(3)固定座采用POM材料,其具有自润滑功能,可与枢转轴体在零间隙配合状态下而不影响镜本体旋转,连接结构稳定。

(4)在固定座和调光支架之间设置限位部,可防止镜本体安装过程中固定座错位,有利于固定座的快速安装。

(5)限位部设置为固定座和调光支架之一上的限位槽以及另一上的限位块,结构简单且可有效防止固定座错位。

(6)设置导向部,可控制镜本体的安装位置,为镜本体的枢转轴安装导向,从而提高将镜本体安装于调光支架上的安装速度。

(7)导向部设置为夹设空间与第一凹槽共线布置的、两个并排布置的导向筋板,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导向效果较好。

(8)旋转调节螺柱一端与调光支架铰接,而另一端与镜本体螺接,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而调节镜本体的旋转角度,并有效降低配光过程对零件的高精度要求。

(9)设置具有螺纹孔的方形卡扣,而调节螺柱与螺纹孔螺接,零部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灯具,于所述车辆灯具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灯具与前述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的另一视角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调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9为图2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镜本体,101-枢转轴体,2-调光支架,201-第一凹槽,202-限位块,203-导向筋板,3-固定座,301-第二凹槽,302-限位槽,303-安装孔,4-螺栓,5-调节螺柱,6-方形卡扣,60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包括镜本体、调光支架和旋转调节机构,其中:镜本体由反射镜或透镜所构成,其对应于远光光源或近光光源枢转设置于调光支架上,旋转调节机构设于镜本体与调光支架之间,并在外力驱使下可使镜本体相对于调光支架转动。

本实施例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通过驱动旋转调节机构旋转而可实现镜本体的转动角度调节,从而实现远近灯调光,可解决配光性能不良的难题,并降低远近灯调光对零件本身的精度要求。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不同视角下的装配图,而图3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于镜本体1上设有枢转轴体101,枢转轴体101靠近于调光支架2一侧布置,为保证镜本体1的旋转稳定,枢转轴体101具体为同轴设置的两个。

对应于枢转轴体101,在调光支架2上设有容置枢转轴体101的第一凹槽201,调光支架2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4所示,此处,第一凹槽201也为同轴布置的两个,其横截面大致呈半圆形。对应于第一凹槽201,于调光支架2上可拆卸的固定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结构可结合图5和图6所示,于固定座3上形成有第二凹槽301,且第二凹槽301的横截面也呈半圆形,使得第二凹槽301与第一凹槽201扣合形成圆柱形的空间,枢转轴体101正好安装于该圆柱形的空间内。上述结构有利于镜本体1装配,可节约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利用固定座3压紧枢转轴体101,可提供足够的强度来满足振动试验,有效防止镜本体1脱出,可解决调光支架在材料选用上的矛盾。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优选为POM材料,其具有自润滑功能,可与枢转轴体101在零间隙配合状态下而不影响镜本体1旋转,连接结构稳定。此外,于固定座3上设有安装孔303,安装孔303可为螺纹孔,对应于安装孔303于调光支架2上形成有通孔,通过螺栓4穿过调光支架上的通孔后与安装孔303螺接,从而形成固定座3与调光支架2两者之间位置的固定。

另外,于固定座3和调光支架2间设有对固定座3的安装进行限位的限位部。具体如图7,限位部包括设于固定座3的上的限位槽302,以及设于调光支架2上的可插设于限位槽302中的限位块202。该结构中,限位槽302除了可形成于固定座3上,还可形成于调光支架2上,而将限位块202设于固定座3上,或将限位部设为其他对固定座3的安装进行限位的结构。在固定座3和调光支架2之间设置限位块202与限位槽302配合限位的形式,其结构简单,且可防止镜本体1安装过程中固定座3错位,有利于固定座3的快速安装。

在第一凹槽201的一侧,于调光支架2上固连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导向筋板203,结合图8所示,于调光支架2上、两导向筋板203夹设区域内的表面横截面也呈半圆形,使得两导向筋板203间所夹设的空间与第一凹槽201共线布置。并且,两个导向筋板203对称布置,其开口处的横截面组合大致呈倒八字形,如此使得枢转轴体101容易卡入两导向筋板203间所夹设的空间内,且当枢转轴体101卡入两导向筋板203夹设的空间内后,也即正好与第一凹槽201的轴向中心线同轴。

上述结构中,两导向筋板203即为枢转轴体101于第一凹槽201内的置入进行导向的导向部,其可控制镜本体1的安装位置,并为镜本体1的枢转轴安装导向,从而提高将镜本体1安装于调光支架2上的安装速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导向效果较好。导向部除了可为上述结构,还可为其他有利于枢转轴体101插装入第一凹槽201内的结构,如改变导向筋板203的位置或改变导向筋板203的形状。此外,由于两导向筋板203不具备防脱功能,其与枢转轴体101不需过盈配合,因此,调光支架2可优选刚度、强度好的材料,以实现对镜本体1的支撑,如其可为PBT-GF30材料。

前述的旋转调节机构包括一端球铰于调光支架2上的调节螺柱5,结合图9所示,调节螺柱5的另一端螺接于镜本体1上,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而调节镜本体1的旋转角度,以有效降低配光过程对零件的高精度要求。具体地,于镜本体1上设置有方形卡扣6,方形卡扣6卡接于镜本体1上,并且于方形卡扣6上设有螺纹孔601,调节螺柱5则于螺纹孔601中螺接,该结构零部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在此,旋转调节结构除了可为上述结构,当然还可为其他通过旋转某一零件来调节镜本体1旋转角度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通过旋转调节螺柱5,即可使镜本体1向调光支架2靠近,使得枢转轴体101卡装入两导向筋板203夹设的空间内,顺枢转轴体101的轴向施力推镜本体1,即可使枢转轴体101插装入第一凹槽201和第二凹槽301扣合形成的空间内,此过程中由于固定座3与调光支架2设有限位部,因此固定座3不会随对枢转轴体101施加的轴向力而错位。然后旋紧螺栓4,完成固定座3的安装。通过拧紧和旋松调节螺柱5,即可使镜本体1绕枢转轴体101转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灯具,于车辆灯具内设置有如实施例一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

本实施例的车辆灯具,通过设置实施例一的车辆灯具远近光匹配调节装置,可通过拧紧和旋松调节螺柱5,而调节镜本体1的旋转角度,远近光匹配调节便捷,可解决配光性能不良不符合法规的难题,且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低,可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优化材料性能的选择应用,调光支架2既能满足刚度支撑作用,又能配合旋转调节机构实行镜本体1的旋转功能;产品可靠性较高,可提高车辆灯具的耐振动性能,防止振动试验过程中卡扣磨损和脱出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