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3716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电筒。



背景技术:

传统手电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工具,尤其是在野外活动中,手电筒不可或缺。通常情况下,手电筒的光是平行发射的,具有照射距离远的特点,在夜晚的野外空间中,能够照射到几十米外的物品,使用手电筒来观察远处的物品很方便;但是,当用户想利用手电筒提供照明来观察近处物品时,比如,在野外露营,用户想在帐篷内看书,此时用手电筒当照明工具,会发现手电筒的光源照射到书或者其他近距离物品上,会有光斑,而且亮度过大,近看刺眼,用户利用传统手电筒观察近处物品时,尤其是利用手电筒当照明灯看书时,用户体验很差。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叫做柔光罩的物品,柔光罩的作用主要是让光变得更加柔和,它的原理在于将直射光线通过耐高温的半透明塑料,使光线经过多次的反射变得均匀,或者在光线穿过时,有部分少量的光线穿过,使光线柔和,从而消除亮光斑,柔光罩是安装在照相机闪光灯上的一种对强烈光线起到柔化作用的装置。手电筒发出的直射光经过柔光罩的作用后,使得光线变得柔和,而且由于发生发射,使照射范围变大。现有技术中,有在传统手电筒上外罩柔光罩,柔光罩可以旋入手电筒的前端进行使用,当不需要柔光罩时,需要将柔光罩卸下来安放,由于引入柔光罩使得手电筒的体积变的很大、而且柔光罩的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体积小巧、方便拆卸的柔光罩的手电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手电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发光孔,还包括柔光罩,所述柔光罩安装在本体上以便能够在透光位置或者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柔光罩在透光位置时,所述柔光罩覆盖在所述发光孔的正上方,所述发光孔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柔光罩射出;所述柔光罩在打开位置时,所述柔光罩从发光孔的正上方移开,所述发光孔发出的光线直接向外界射出。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滑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沿本体轴向方向滑动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发光孔的两侧沿所述本体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导向槽,所述柔光罩能够在所述导向槽中来回滑动。

优选地,在所述柔光罩与导向槽相接触部位的末端上设有凸点。

优选地,在所述导向槽内部两个端点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凸点相匹配的卡口,所述卡口能够将所述凸点卡住。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的格栅。

优选地,在与所述柔光罩滑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个边缘上分别设有拨手。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为透明或者磨砂面的可透光硬质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一侧边缘铰接在所述发光孔的一侧,所述柔光罩另一侧边缘活动连接在所述发光孔的另一侧以构成翻盖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的形状为多边形或球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手电筒包括本体和柔光罩,所述柔光罩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的格栅,所述柔光罩沿本体轴向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发光孔的两侧沿所述本体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导向槽,所述柔光罩能够在所述导向槽中来回滑动,在所述柔光罩与导向槽相接触部位的末端上设有凸点,在所述导向槽内部两个端点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凸点相匹配的卡口,所述卡口能够将所述凸点卡住,所述导向槽不仅能保障固定部件在导向槽内滑动,从而通过滑动的方式很便捷地实现手电筒柔光与强光的切换,而且所述卡口能够牢固地将所述柔光罩固定住;在与所述柔光罩滑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个边缘上分别设有拨手,该结构能够保障柔光罩与手电筒拆卸方便;所述柔光罩为磨砂面的可透光硬质塑料制成,能够增强所述柔光罩柔光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采用柔光罩与手电筒本体滑动连接的方式有效的减少了柔光罩占用空间,而且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柔光罩;2、格栅;3、本体;4、凸点;5、拨手;6、导向槽;7、发光孔;8、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电筒,包括本体3,所述本体3上设有发光孔7,还包括柔光罩1,所述柔光罩安装在本体3上以便能够在透光位置或者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柔光罩在透光位置时,所述柔光罩覆盖在所述发光孔7的正上方,所述发光孔7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柔光罩射出;所述柔光罩在打开位置时,所述柔光罩从发光孔7的正上方移开,所述发光孔7发出的光线直接向外界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柔光罩滑动设置在所述本体3上。

具体地,所述柔光罩沿本体3轴向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柔光罩还可以沿手电筒径向方向滑动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发光孔7的两侧沿所述本体3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导向槽6,所述柔光罩能够在所述导向槽6中来回滑动。

优选地,在所述柔光罩与导向槽6相接触部位的末端上设有凸点4。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导向槽6内部两个端点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凸点4相匹配的卡口8,所述卡口8能够将所述凸点4卡住。

进一步地,所述柔光罩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的格栅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与所述柔光罩滑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个边缘上分别设有拨手5。

优选地,所述柔光罩为透明或者磨砂面的可透光硬质塑料制成,所述柔光罩的形状为多边形或球形。

此外,还可以是所述柔光罩一侧边缘铰接在所述发光孔7的一侧,所述柔光罩另一侧边缘活动连接在所述发光孔7的另一侧以构成翻盖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所述手电筒的发光孔7两侧沿所述本体3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导向槽6,将所述柔光罩对应地卡扣在手电筒的导向槽6内。

当用户想要照射近处物品时,只需按住所述拨手5将柔光罩滑动到能够遮挡住发光孔7的位置,并利用所述导向槽6另一端的卡口8将所述柔光罩上的凸点4卡住,从而将柔光罩卡紧固定住;如果用户想要观察照射远处物品时,只需按住所述拨手5将柔光罩滑动到导向槽6的另一端,此时柔光罩一点不会挡住发光孔7,并利用所述导向槽6另一端的卡口8将所述柔光罩上的凸点4卡住,从而将柔光罩固定住,即用户通过简单的滑动柔光罩的方式就能实现手电筒远光和柔光的切换,使用方便。

如果用户想要长期不使用柔光时,只需将柔光罩滑动到手电筒导向槽6的中间位置,朝导向槽6口向外方向用力一掰,即可将所述柔光罩拆卸下来,单独存放。

所述柔光罩采用耐高温的可透光硬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柔光罩通常全为白色,也可以在所述柔光罩设置一颜色层,该颜色层材质与柔光罩材质相同,该颜色层可以为红色、蓝色、黄色,该颜色层使手电筒发出的光呈现与颜色层相同的色彩,可以用来做指示灯或者装置灯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手电筒包括本体3和柔光罩,所述柔光罩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的格栅2,所述柔光罩沿本体3轴向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发光孔7的两侧沿所述本体3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导向槽6,所述柔光罩能够在所述导向槽6中来回滑动,在所述柔光罩与导向槽6相接触部位的末端上设有凸点4,在所述导向槽6内部两个端点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凸点4相匹配的卡口8,所述卡口8能够将所述凸点4卡住,所述导向槽6不仅能保障固定部件在导向槽6内滑动,从而通过滑动的方式很便捷地实现手电筒柔光与强光的切换,而且所述卡口8能够牢固地将所述柔光罩固定住;在与所述柔光罩滑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个边缘上分别设有拨手5,该结构能够保障柔光罩与手电筒拆卸方便;所述柔光罩为磨砂面的可透光硬质塑料制成,能够增强所述柔光罩柔光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采用柔光罩与本体3滑动连接的方式有效的减少了柔光罩占用空间,而且拆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