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蚊虫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6334阅读:4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蚊虫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尤其涉及一种防蚊虫吸顶灯。



背景技术:

现有吸顶灯的灯罩和底盘相互独立,其间存在较大的缝隙。长期使用将导致灯罩内钻入蚊虫,对吸顶灯电气部件早晨一定影响,极大降低了照明亮度、均匀性及美观,极大缩短了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蚊虫进入灯罩的防蚊虫吸顶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防蚊虫吸顶灯,包括底盘、灯罩及LED照明组件,所述灯罩上端固定设有一圈与所述底盘外侧壁配合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有多个凸起块;所述底盘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凸起块配合的┏形槽口,所述槽口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为入口端;所述凸起块由所述竖直段的入口端进入槽口并抵接于所述槽口的水平段的末端;所述入口端设有水平的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端的内壁固定,其余端为自由端。

进一步,所述凸起块有三个,且多个凸起块均匀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竖直段的长度小于3cm;所述水平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竖直段的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所述水平段的内径以远离所述竖直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水平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底盘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盘的外侧壁设置┏形槽口,并通过设于灯罩上端的固定圈与槽口配合,使得灯罩上端套固定在底盘的外侧,改变了传统将灯罩固定在底盘下端的方式,而由于传统固定方式会使得灯罩与底盘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蚊虫通过该间隙进入灯罩,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蚊虫易进入灯罩内的问题;且安装方式简单,灯罩可拆卸,使用较方便;另外,由于槽口的入口端设有弹性薄片,因此在凸起块进入槽口内部后,弹性薄片可恢复为水平状,进一步提高防蚊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蚊虫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去掉弹性薄片后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灯罩;3.LED照明组件;4.固定环;5.凸起块;6.槽口;7.竖直段;8.水平段;9.弹性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防蚊虫吸顶灯,包括底盘、灯罩及LED照明组件,所述灯罩上端固定设有一圈与所述底盘外侧壁配合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有多个凸起块;所述底盘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凸起块配合的┏形槽口,所述槽口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为入口端;所述凸起块由所述竖直段的入口端进入槽口并抵接于所述槽口的水平段的末端;所述入口端设有水平的弹性薄片,所述弹性薄片的一端与所述入口端的内壁固定,其余端为自由端。

所述凸起块优选为三个,且多个凸起块均匀对称布置。

所述竖直段的长度小于3cm;所述水平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竖直段的长度的两倍。所述水平段的内径以远离所述竖直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水平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底盘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1cm。

通过在底盘的外侧壁设置┏形槽口,并通过设于灯罩上端的固定圈与槽口配合,使得灯罩上端套固定在底盘的外侧,改变了传统将灯罩固定在底盘下端的方式,而由于传统固定方式会使得灯罩与底盘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蚊虫通过该间隙进入灯罩,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蚊虫易进入灯罩内的问题;且安装方式简单,灯罩可拆卸,使用较方便;另外,由于槽口的入口端设有弹性薄片,因此在凸起块进入槽口内部后,弹性薄片可恢复为水平状,进一步提高防蚊虫效果。

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防蚊虫吸顶灯时,首先将底盘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天花板,并使得LED照明组件处于下端,将灯罩罩设在底盘外侧壁,具体为,将灯罩上端固定环的凸起块从底盘的槽口竖直段的入口端插入槽口竖直段(需要通过凸起块将弹性薄片顶开),再转动灯罩,使得凸起块抵接于槽口水平段的末端,安装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