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饰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520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车灯饰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饰圈,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实现车灯造型通透、悬浮效果的车灯饰圈,属于车灯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灯是车辆的必备部件,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车灯的使用体验要求日益提高,新颖的造型往往能为各大主机厂带来不容小觑的利益。

目前,要实现车灯的通透、悬浮效果往往都需要将饰圈拆分成在灯具内前后分开布置的至少两个零件,并在靠后的零件的正面设置镀层,这使得造型方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多零件拆分及镀层工艺叠加也大大增加了车灯的成本压力,令很多主机厂望而却步,非常不利于长远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灯饰圈,在一个零件上就能够实现车灯造型需要的通透、悬浮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一种车灯饰圈,其本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正面可见部分设有花纹,所述本体的背面与所述正面可见部分相对的部分镀铝。

所述花纹可以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刻线。

所述刻线可以相互平行。

所述刻线可以等间距分布。

所述刻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饰圈的宽度方向的夹角可以在0-45度之间。

所述本体的厚度优选为2-15mm。

所述本体可以是长条形片状结构。

所述本体的正面可见部分贴邻所述本体的正面的一条长边,该长边所在的侧面不镀铝,且该侧面可以设置或不设置所述花纹。

所述本体的全部背面镀铝。

所述本体的正面不可见部分可以镀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个单独的饰圈零件就实现了造型上需要的通透、悬浮效果,大大减少了零件个数,简化了灯具的装配,降低了灯具的成本,因此相应减轻了对主机厂的成本压力,促进了具有通透、悬浮效果的车灯的推广和应用,为现代车灯造型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安装状态下的一个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饰圈,如图1-3所示,其本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正面1可见部分(如图3中粗实线所示部分)设有花纹1-1,所述本体的背面2与所述正面可见部分相对的部分镀铝。镀铝表面应该光洁,不能有裂纹、气泡、流痕等缺陷。所述本体为透明材料,并且其本身有一定的厚度,透过所述本体的正面可以看到镀铝后的背面,由此实现了通透效果。由于所述本体的正面可见部分设有花纹,该花纹与镀铝的背面存在前后空间距离,在镀铝的背面的映衬和对比下,所述花纹外观上呈现出明显的悬浮效果。

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个单独的饰圈零件就实现了造型上需要的通透、悬浮效果,大大减少了零件个数,简化了灯具的装配,降低了灯具的成本,因此相应减轻了对主机厂的成本压力,促进了具有通透、悬浮效果的车灯的推广和应用,为通透、悬浮效果的现代车灯造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并且更具优势的实现方式。

车灯中的饰圈零件可能不止一个,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于安装位置上靠前的、可见的一个饰圈零件上。

所述花纹的具体形式不限,例如可以是众多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直线段、不规则的曲线段中的任何一种形式,也可以是它们中任意多种的组合。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花纹优选为若干间隔布置的刻线。所述刻线可以相互平行,甚至可以等间距分布。

所述刻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饰圈的宽度方向的夹角可以在0-45度之间。

所述本体的厚度可以为2-15mm,该厚度越厚,通透效果就越明显。

所述本体可以是如图所示的长条形片状结构。

所述本体的正面可见部分可以贴邻所述本体的正面的一条长边1-2,该长边所在的侧面3通常不镀铝,该侧面上可以设置或不设置所述花纹。该侧面和正面可见部分对应图3中的a区域。当该侧面面积较小时,即使外观上可见,因为影响不大,也可以不设置所述花纹。该侧面与背面之间的表面(对应于图3的d区域)面积过小,且通常不可见,镀铝还是不镀铝均可,具体可以根据镀铝过程的操作便利性决定。

所述本体的全部背面都可以进行镀铝处理,如图2所示的全部阴影范围,对应于图3的C区域。这样,镀铝时与所述正面可见部分相对的部分之外的背面部分就不需要有意遮盖。

所述本体的正面不可见部分(对应于图3的b区域)可以与背面同时镀铝,这样只需要制作正面可见部分适用的罩具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正面是指车灯安装在车身上以后朝向车外的一面,由于车灯上其他零件的遮挡,从车外观察车灯时,并非正面的全部区域都可见,因此正面又分为可见部分和不可见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