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747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条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线条灯系列是一种高端的装饰灯,灯具外壳采用铝合金拉制而成,线条鲜明,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坚固、耐腐蚀,安装方便。但是市面上的线条灯的出线方式多为直接出线,电源线多裸露在灯体的外部,这样的出线方式不仅容易漏电,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整体的美观。因此目前的线条灯大多会采用隐藏式走线的方式,设置独立的容置电线、驱动电源等的线槽以及独立的容置灯体的灯槽。

如专利号为ZL201720058266.0(公告号为CN20639845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槽式安装的线槽灯》,包括拉伸铝质的轨道槽形灯体,轨道槽形灯体底端设置有线槽,线槽两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螺丝孔,定位螺丝穿过螺丝孔将线槽设置在轨道槽形灯体底端,且线槽底端间隔设置有安装螺丝孔。通过将电线设于线槽内部,避免了安全隐患,且外形美观。但是该灯体与线槽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需在灯体与线槽的侧壁上开设螺丝孔,易破坏灯体和线槽的壳体。且为了使线槽和灯体稳固连接在一起,螺丝孔需设置多个,导致在装配和拆卸时,需逐一安装或卸掉螺钉,操作麻烦;且螺钉拆装多次后,螺纹孔的螺纹易被磨损,造成灯体和线槽连接不牢固,易造成电器事故。

此外,在空间较大的场合,需要使用长线条灯,即将若干个线条灯单元拼接使用。而在实际使用时,为了达到某种装饰效果,有时会需要两个线条灯相距较远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设置用于容置两个线条灯之间的电源线的线槽,避免电源线裸露在外。此时则不需要设置灯体,仅需在线槽上方设置防护罩或防护盖保护线槽内的电线即可。而防护罩或防护盖通过螺钉或其他固定件固定盖设于线槽上的话,同样具有不易安装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装配和拆卸方便的线条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条灯,包括灯槽、以及设置在灯槽下方的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能相对线槽在线槽的长度方向上滑移,所述灯槽和线槽之间通过锁扣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组件包括用于与线槽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灯槽连接的锁扣部,所述锁扣组件通过锁扣部随灯槽滑移。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向内突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灯槽的侧壁下端嵌设于第一凹槽内并能够相对第一凹槽滑移,从而使灯槽沿特定的轨迹相对线槽滑移;所述抵接部的端部与限位部下端相抵,所述锁扣部的端部延伸穿出灯槽外。当锁扣组件随灯槽滑移进线槽内时,灯槽与线槽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离;当锁扣组件随灯槽滑出线槽时,灯槽与线槽分离。

再改进,所述锁扣组件的一种结构为: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及成型于第一连接板两端的凸缘,该凸缘与限位部的下端相抵;所述锁扣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及插扣,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板上端,所述插扣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另一端延伸穿出灯槽。从而使灯槽和线槽通过锁扣组件相连,且锁扣组件能够通过锁扣部随灯槽滑移。

再改进,所述锁扣组件的另一种结构为: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及成型于第一连接板两端并与所述限位部下端相抵的凸缘;所述锁扣部包括拨钮和固定于拨钮下端的插杆,所述插杆一端固定插设于第一连接板内,另一端延伸至灯槽并与拨钮相连接。从而使灯槽和线槽通过锁扣组件相连,且锁扣组件能够通过锁扣部随灯槽滑移。

再改进,所述线槽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线槽首尾相连,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所述线槽通过拼接件无缝对接,所述拼接件的首尾两端分别设于其中一个线槽的前端和另一个线槽的末端。一则避免线条灯和线条灯之间存在光影缝隙,造成漏光;二则两个线条灯的连接处邻近一个线条灯的公插与另一线条灯的母插的连接处,拼接件对公插和母插的连接起加固作用,避免受外力的碰撞及拉扯时线条灯出现弯折,使公、母端子脱开或接触不良,导致灯具不亮或出现闪烁情况。

再改进,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所述线槽之间通过转角盒过度连接,所述转角盒与线槽之间通过拼接件过度连接,从而使墙角或拐角处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线条灯也能够无缝连接,增加线条灯的适用场合和装饰效果。

再改进,所述限位部上还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线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位于限位部下方的支撑台;所述拼接件呈开口向上的条形槽并置于支撑台上,且拼接件的侧壁上端嵌设于第二凹槽内,从而使拼接件插设于线槽内并将处于同一直线的相邻两个线槽连接在一起。

再改进,所述转角盒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拼接件能够插设于插槽内,从而使拼接件一端固定于线槽内,另一端固定于转角盒内,以将线槽与转角盒相连。

再改进,所述线槽包括至少两个,各线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防护罩或上述的灯槽,所述防护罩通过相同的锁扣组件与线槽实现可拆卸连接。因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需要若干个线条灯拼接进行照明和装饰,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装饰图案,有时会需要两个线条灯相距较远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设置用于容置两个线条灯之间的电源线的线槽,避免电源线裸露在外。且在不需要该装饰效果时,还可以将防护罩替换为灯槽进行照明,操作方便。

再改进,所述线条灯还包括用于将线条灯安装于墙壁或地面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线槽下端并与线槽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线条灯安装于墙上或从墙上卸下,不仅便于维修,且能够避免线条灯在安装和拆卸时被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仅需使锁扣组件随灯槽相对线槽滑移,即可实现灯槽与线槽的可拆卸连接,装配和拆卸方便,便于维修,且重复装配和拆卸也不会损坏各部件;2.本实用新型的线槽至少设有两个,且各线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防护罩或灯槽,以保护电源线,并达到某种装饰效果;且在不需要该装饰效果时,还可以将防护罩替换为灯槽进行照明,操作方便;3.通过拼接件实现处于同一直线的两个线条灯的无缝拼接,通过拼接件和转角盒实现处于拐角处的相互垂直的两个线条灯的无缝拼接,不仅不会漏光,且能够增加线条灯的适用场合和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去掉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槽与拼接件、转角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线条灯包括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的线槽1、设于线槽1上方并能相对线槽1轴向滑移的灯槽2以及用于将线条灯安装于墙壁或地面上的安装座7。且线槽1包括至少两个,各线槽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防护罩3或前述的灯槽2。

灯槽2通过锁扣组件4与线槽1连接,且锁扣组件4能随着灯槽2相对线槽1滑移。线槽1的两侧壁上端均凸设有向线槽1内突出的限位部11,该限位部11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111,灯槽2的侧壁下端嵌设于第一凹槽111内并能够相对第一凹槽111滑移。

其中锁扣组件4包括抵接部和固定于抵接部上端的锁扣部,抵接部的端部与限位部11下端相抵,锁扣部的端部延伸穿出灯槽2外。其中锁扣组件4可以为两种结构:

如图6所示,锁扣组件4的第一种结构为:抵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411及成型于第一连接板411两端并与限位部11下端相抵的凸缘412;锁扣部包括第二连接板421及插扣422,第二连接板421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板411上端,插扣422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21连接,另一端延伸穿出灯槽2外。

如图7所示,锁扣组件4的第二种结构为:抵接部41包括第一连接板411及成型于第一连接板411两端并与限位部11下端相抵的凸缘412;锁扣部包括拨钮423和固定于拨钮423下端的插杆424,插杆424一端固定插设于第一连接板411内,另一端延伸至灯槽2外并与拨钮423相连接。

当锁扣组件4随灯槽2滑移进线槽1内时,灯槽2与线槽1通过锁扣组件4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离;当锁扣组件4随灯槽2滑出线槽1时,灯槽2与线槽1分离。

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需要若干个线条灯拼接进行照明和装饰,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装饰图案,有时会需要两个线条灯相距较远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设置用于容置两个线条灯之间的电源线的线槽1,避免电源线裸露在外,线槽1上方还需盖设防护罩3以对电源线进行更好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3和线槽1的连接结构与灯槽2和线槽1的连接结构完全相同,均是下端嵌设于限位部11的第一凹槽111内并能够相对第一凹槽111滑移,且防护罩3通过相同的锁扣组件4与线槽1实现可拆卸连接。

灯槽2可选用上述任一种锁扣组件4实现与线槽1的连接,防护罩3亦可选用上述任一种锁扣组件4实现与线槽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灯槽2通过第一种锁扣组件4实现与线槽1的连接,防护罩3通过第二种锁扣组件4实现与线槽1的连接。

如图4所示,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线槽1通过拼接件5无缝对接,拼接件5的首尾两端分别设于其中一个线槽1的前端和另一个线槽1的末端。具体连接方式如下:限位部11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112,线槽1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位于限位部11下方的支撑台12;拼接件5呈开口向上的条形槽并置于支撑台12上,且拼接件5的侧壁上端嵌设于第二凹槽112内。

有时线条灯会位于墙角或拐角处,起到照明和装饰作用。此时位于拐角处的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线槽1之间通过转角盒6过度连接,转角盒6与线槽1通过拼接件5连接,转角盒6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槽61,拼接件5一端插设于插槽61内,另一端如上所述插设于线槽1内。

灯槽2内设有灯体腔21,灯体腔21用于容置灯体组件,灯体组件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并在电源组件作用下工作。如图5所示,线槽1上开设有过线孔14,电源组件15包括驱动电源151、接线端子152、电源线以及公插153、母插154等,电源组件的工作原理及方式均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驱动电源151、接线端子152均架设于支撑台12上,电源线设于线槽1内并位于支撑台12下方,以避免电源线缠绕驱动电源151、接线端子152等。当两个线条灯拼接时,其中一个线条灯的电源线的母插153与另一个线条灯的电源线的公插154设于一个拼接件5上,公插154与母插153之间的卡合是靠公插154上的卡槽154a与母插153上的接插弹片153a进行弹性连接卡合的。

安装座7位于线槽1下方并与线槽1可拆卸连接,线槽1下部设有卡槽13,如图8所示,安装座7包括连接壁71及卡钩72,连接壁71的两端部弯折形成与卡槽13配合卡接的卡钩72,且连接壁71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711,可从连接孔711处打入螺钉将安装座7固定于墙或地面上。

线槽1两侧设有端盖8,该端盖8能够将线槽1和灯槽2的端部容置其内,以进一步将线槽1和灯槽2连接在一起,避免二者松动,影响照明效果。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