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状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682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状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状台灯。



背景技术:

LED台灯是照明灯具中的一种重要灯具种类,一般包括底座、灯罩、连接底座、灯罩、支撑杆以及安装在灯罩内的照明灯,支撑杆一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形,使灯罩内的照明灯可以左右平移以及上下移动,其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床头照明等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LED台灯移动的范围通常较小,并且为了保持平衡,底座通常会设置的较大,最终导致台灯难以收纳,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状台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状台灯,它包括支撑组件、与支撑组件的上端转轴连接的灯杆以及装设于支撑组件的下端上且整体呈放射状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条与支撑组件转轴连接且内端面为平面的支臂部,所述支臂部环绕于支撑组件均匀分布,所述灯杆上装设有LED灯。

优选地,所述灯杆和支撑组件的纵截面均呈类“b”字形,所述灯杆的头部与支撑组件的尾部转轴连接,所述LED灯装设于灯杆的中部的内端面上,所述支臂部转轴连接于支撑组件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支臂部的外端面为曲面,所述灯杆和支撑组件的外端面均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支臂部为四条。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端与灯杆转轴连接的支撑柱以及上端与支撑柱转轴连接且下端与支臂部转轴连接的底座,所述支臂部环绕于底座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面开设有“一”字形的缺口,所述底座包括与支臂部转轴连接的圆板以及形成于圆板的顶面并垂直于圆板的顶面分布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装于缺口中并与缺口转轴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用户展开支臂部,支臂部的内端面与桌面充分接触以将支撑组件和灯杆稳定地支起,抬起灯杆,打开LED灯即可使用;将支臂部收拢聚合,压回灯杆,台灯变成柱状的结构体,十分便于用户进行收纳整理和运输;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柱状台灯,它包括支撑组件1、与支撑组件1的上端转轴连接的灯杆2以及装设于支撑组件1的下端上且整体呈放射状的支架,支架包括至少三条与支撑组件1转轴连接且内端面为平面的支臂部3,支臂部3环绕于支撑组件1均匀分布,灯杆2上装设有LED灯6。用户展开支臂部3,支臂部3的内端面与桌面充分接触以将支撑组件1和灯杆2稳定地支起,抬起灯杆2,打开LED灯6即可使用;将支臂部3收拢聚合,压回灯杆2,台灯变成柱状的结构体,十分便于用户进行收纳整理和运输。

为了优化柱状台灯的结构,灯杆2和支撑组件1的纵截面均呈类“b”字形,灯杆2的头部与支撑组件1的尾部转轴连接,LED灯6装设于灯杆2的中部的内端面上,支臂部3转轴连接于支撑组件1的头部。灯杆2和支撑组件1采用“b”字形的结构来相互接合,使得整体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增强了美观性。

为了使柱状台灯更为简洁大方,支臂部3的外端面为曲面,灯杆2和支撑组件1的外端面均为曲面。在收拢状态下,柱状台灯为完整的圆柱体,大大节约了空间,圆柱体符合大部分用户的审美,当然,支臂部3、灯杆2和支撑组件1的外端面也可采用曲面和平面结合的方式,或者将整个柱状台灯的外表面设置成方形,便于摆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支臂部3为四条。四条支臂部3呈十字形分布,稳定地支撑起支撑组件1和灯杆2;当然,也可采用三条、五条等不同数量的支臂部3。

为了增强柱状台灯的实用性,支撑组件1包括上端与灯杆2转轴连接的支撑柱4以及上端与支撑柱4转轴连接且下端与支臂部3转轴连接的底座5,支臂部3环绕于底座5均匀分布。用户可方便调整支撑柱4的倾斜角度,配合灯杆2的旋转角度,轻松实现照明位置和照明范围的控制,十分方便。

作为底座的一个优选方案,支撑柱4的底面开设有“一”字形的缺口,底座5包括与支臂部3转轴连S接的圆板51以及形成于圆板51的顶面并垂直于圆板51的顶面分布的连接板52,连接板52插装于缺口中并与缺口转轴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