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追踪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70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追踪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追踪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相对于普通明装的灯具更具有聚光性的灯具,其光线以向下投射的形式对所在空间进行普通照明或辅助照明。射灯是一种高度聚光的灯具,其光线照射可指定特定目标,由于射灯可以自由变换照射角度,通常用作辅助照明或者装饰照明。筒灯和射灯均为一种具有局部照明功能的灯具,其一般嵌装于天花板内以光线下射的形式进行照明,由于筒灯不占用空间,而且可以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减轻空间压迫感,被广泛应用于酒店、家庭、咖啡厅等需要进行灯具或照明装饰的场所。在现有技术中的射灯的照射角度一般需要手动或人工控制,不具有自动调节照射角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追踪筒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追踪筒灯,它包括一环形的筒灯主体、与筒灯主体同轴安装且置于筒灯主体中心处的第一电机、固定于第一电机上的安装盘、装设于安装盘底面且形成有两个对称的连接翼的连接臂、置于连接臂的两个连接翼之间的射灯、一端装设于连接翼且一端装设于射灯上的固定轴、置于射灯内且连接于固定轴的第二电机、置于射灯内且连接于固定轴的轴承、装设于射灯底面的监控感应头以及装设于筒灯主体内或射灯内的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翼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周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轴置于固定孔内,所述固定轴对位限位槽的的位置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射灯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二电机和轴承置于安装口内。

优选地,所述射灯周壁上装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灯主体的底面为向下凸起且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弧形透光层。

优选地,所述射灯还包括若干个绕射灯轴线均匀分布且装设于射灯出光端的端面上的LED灯珠。

优选地,所述筒灯主体内或射灯内还装设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电连接于控制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监控感应头检测目标,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板,控制板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配合使用,实现智能追踪移动目标的功能;利用无线接收,可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控制该筒灯运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追踪筒灯,它包括一环形的筒灯主体1、与筒灯主体1同轴安装且置于筒灯主体1中心处的第一电机2、固定于第一电机2上的安装盘3、装设于安装盘3底面且形成有两个对称的连接翼41的连接臂4、置于连接臂4的两个连接翼41之间的射灯5、一端装设于连接翼41且一端装设于射灯5上的固定轴6、置于射灯5内且连接于固定轴6的第二电机7、置于射灯5内且连接于固定轴6的轴承8、装设于射灯底面的监控感应头9以及装设于筒灯主体1内或射灯5内的控制板(图中未示出)。

由此,利用监控感应头9检测目标,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板,控制板控制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7的转动,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7的配合使用,实现智能追踪移动目标的功能。

为了装设固定轴6,本实施例的连接翼41上开设有固定孔42,固定孔42的周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3,固定轴6置于固定孔42内,固定轴6对位限位槽43的位置上形成有定位凸起61,射灯5上开设有安装口51,第二电机7和轴承8置于安装口51内。利用定位凸起61和限位槽43的配合使用,避免固定轴6旋转。

为了限定第二电机7的运动位置,保护射灯5运动时不会碰撞,本实施例的射灯5周壁上(不限于射灯5周壁是,可装设于安装口51或连接臂4等位置)装设有限位开关52,限位开关52与控制板电连接。限位开关52限定射灯5在空间内绕固定轴180度旋转时,不会碰撞连接臂4,起到保护该筒灯的作用。

为了扩大筒灯主体1的照射范围,本实施例的筒灯主体1的底面为向下凸起且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弧形透光层11。筒灯内的光线经过弧形透光层11后发生折射,扩大了照射范围。

为了增加该装置的美观性,本实施例的射灯5还包括若干个绕射灯5轴线均匀分布且装设于射灯5出光端的端面上的LED灯珠53。

为了方便使用,本实施例的筒灯主体1内或射灯5内还装设有无线接收器(图中未示出),无线接收器电连接于控制板。利用无线接收器,可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控制该筒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