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LED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2873发布日期:2018-08-04 16:10阅读:10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LED射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灯由于其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环保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广泛应用。

但是现有的LED射灯主要由外壳,灯珠,铝基版,驱动构成。对于现有的大功率LED射灯而言,其采用的LED光源多为点光源发光,发出的光束较为集中,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刺眼的眩光,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给使用者造成不适,长期接触该类眩光源还会对人的视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发明一种防眩光LED射灯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光LED射灯,以解决现有LED射灯光束较为集中,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刺眼的眩光问题。一种防眩光LED射灯,包括散热片,灯座,安装支耳,散热风扇,LED驱动,LED组件,透镜,反光罩和灯罩,所述的散热片位于灯座上端;所述的安装支耳位于灯座下端;所述的散热风扇位于灯座内部;所述的LED驱动安装于灯座下端;所述的LED组件安装在LED驱动内部;所述的透镜安装于LED驱动下端;所述的反光罩安装于LED驱动下端;所述的灯罩位于反光罩下端;所述的透镜包括透光板,折光镜片和遮光罩,所述的透光板安装于透镜的下端;所述的折光镜片安装于透镜的内部;所述的遮光罩安装于透光板内部。

所述的灯座为钛镁合金壳体,外观精美,重量轻巧,散热性能好。

所述的散热片与灯座一体,放射状分布,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了LED射灯的散热性能。

所述的散热风扇能够给LED灯提供冷风,加快空气流动速度,防止温度过高。

所述的LED驱动采用IC智能驱动芯片,能够提供恒压恒流,防止瞬间启动时过大电流烧坏LED灯,提供多重防护。

所述的遮光罩下端表面设有电镀层,LED光束通过折光镜片和遮光罩的折射及反射将光束照射到反光罩上,避免光束直接直线射出产生眩光。

所述的反光罩内表面设有若干反射平面,能够增大反射效率,提高光的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设置,加快散热,防止温度过高。

2.本实用新型的LED驱动的设置,能够提供恒压恒流,防止瞬间启动时过大电流烧坏LED灯,提供多重防护。

3.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的设置,能够避免光束直接直线射出产生刺眼的眩光,保护使用者的视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散热片,2-灯座,3-安装支耳,4-散热风扇,5-LED驱动,6-LED组件,

7-透镜,71-透光板,72-折光镜片,73-遮光罩,8-反光罩,9-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光LED射灯,包括散热片1,灯座2,安装支耳3,散热风扇4,LED驱动5,LED组件6,透镜7,反光罩8和灯罩9,所述的散热片1位于灯座2上端;所述的安装支耳3位于灯座2下端;所述的散热风扇4位于灯座2内部;所述的LED驱动5安装于灯座2下端;所述的LED组件6安装在LED驱动5内部;所述的透镜7安装于LED驱动5下端;所述的反光罩8安装于LED驱动5下端;所述的灯罩9位于反光罩8下端;所述的透镜7包括透光板71,折光镜片72和遮光罩73,所述的透光板71安装于透镜7的下端;所述的折光镜片72安装于透镜7的内部;所述的遮光罩73安装于透光板71内部。

所述的灯座2为钛镁合金壳体,外观精美,重量轻巧,散热性能好。

所述的散热片1与灯座2一体,放射状分布,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了LED射灯的散热性能。

所述的散热风扇4能够给LED灯提供冷风,加快空气流动速度,防止温度过高。

所述的LED驱动5采用IC智能驱动芯片,能够提供恒压恒流,防止瞬间启动时过大电流烧坏LED灯,提供多重防护。

所述的遮光罩73下端表面设有电镀层,LED光束通过折光镜片72和遮光罩73的折射及反射将光束照射到反光罩8上,避免光束直接直线射出产生眩光。

所述的反光罩8内表面设有若干反射平面,能够增大反射效率,提高光的利用率。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将散热风扇4, LED驱动5安装在灯座2内部,将LED组件6安装在LED驱动5内部,将透镜7,反光罩8安装在LED驱动5下端,将灯罩9安装在反光罩8下端,将灯座2通过安装支耳3安装在所需安装位置。接通电源后LED组件6发出光束,光束通过透镜7折射到反光罩8的反光面上,使光束均匀的反射和折射出来,从而避免光束直射出来产生眩光。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