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003发布日期:2018-06-05 23:18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到站信号灯。



背景技术:

电梯到站灯是一种提示用户电梯已经到达用户所在楼层的一种灯光提示装置,电梯到达某楼层并将要打开电梯门时,到站灯就会亮起,以提示用户乘坐。目前市面上的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内部结构都比较松散,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照射在面罩上容易形成光斑,不能使面罩均匀发光,存在发光亮度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到站信号灯,可以使得发光面均匀发光,解决电梯到站信号灯发光亮度偏低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面罩,所述面罩包括第一侧壁、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侧端、及与所述第一侧端相对的第二侧端,所述面罩罩设于所述底座上;

至少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端、且朝所述第一侧壁倾斜,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端、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对称地朝所述第二侧壁倾斜;

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上;及

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上。

上述的电梯到站信号灯在底座两侧设置有安装板,并将第一发光件和第二发光件设置在对称倾斜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灯具采用侧发光的布灯方式,两侧光线形成对射,叠加后可得到均匀过渡的光斑,从而实现面罩的均匀发光。此布灯方式解决了原有背面发光灯发光面不均匀,容易看见灯珠光斑的问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底座翻边形成。通过底座翻边形成安装板,避免了在底座底部增加发光件固定机构,简化工艺的同时也有利于将灯具做的更加轻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发光件及所述第二发光件均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对应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如此,可将发光件通过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上,可拆卸功能方便发光件的更换和维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挡体,所述隔挡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隔挡体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面罩配合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发光件及所述第二发光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发光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二发光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其中一个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另一个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在底座上设置隔挡体,阻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灯光相互穿透,两个腔室内的灯光分别形成上楼指示灯和下楼指示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扬声组件,所述隔挡体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底板及所述面罩配合形成安装腔,所述扬声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利用隔挡体中间有限的空间放置扬声组件,解决了常规此类信号灯无法放置扬声组件或体积笨重的缺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扬声组件包括扬声器、安装支架、及与所述扬声器电性连接的驱动,所述扬声器及所述驱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驱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扬声器、安装支架及驱动通过合理的布局设置于隔挡体中,减少了电梯到站信号灯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均设有通线孔。通过设置通线孔,连接发光件的导线通过通线孔与驱动连接,进一步简化了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内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紧固件,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配合部,所述面罩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配合部匹配的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三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如此,可将面罩和底座通过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方式固定,可拆卸功能方便灯具的更换和维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扩音孔,所述扩音孔与所述扬声组件对应。在面罩上开设扩音孔,位于隔挡体内的扬声组件发出的提示音扩散出来,增强提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上设有两个凸起部,其中一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腔室对应,另一个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腔室对应。如此,使电梯到站信号灯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到站信号灯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到站信号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面罩,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10、扩音孔,120、凸起部,130、第四配合部,140、第二紧固件,200、底座,210、第一侧端,220、第二侧端,230、第一腔室,240、第二腔室,300、安装板,310、第一侧板,320、第二侧板,330、连接板,331、第三配合部,340、第一配合部,410、第一发光件,420、第二发光件,430、第二配合部,440、第一紧固件,500、隔挡体,510、第一挡板,520、第二挡板,530、通线孔,540、安装腔,600、扬声组件,610、驱动,620、安装支架,630、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到站信号灯,包括,面罩100、底座200、安装板300、第一发光件410和第二发光件420。

电梯到站信号灯的面罩100采用光扩散材料一体成型,不需要通过其它紧固件将其组装,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这种光扩散材料一体成型的面罩100透出,增强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可见度,使其具有更明显的提示效果。由于面罩100一体成型的设计,外观上没有接缝,使其更具美感。

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底座200与面罩100相匹配,面罩100罩设于底座200上。例如,若面罩100为方形结构、底座200也为与之对应的方形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面罩100和底座200配合形成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

面罩包括第一侧壁101、及与第一侧壁101相对的第二侧壁102;底座200包括靠近第一侧壁101的第一侧端210、及与第一侧端210相对的第二侧端220。底座200采用钣金成型,在底座200两侧设置有安装板300,安装板300上设有第一侧板310和第二侧板320,第一侧板310设置于第一侧端210、且朝第一侧壁101倾斜,第二侧板320设置于第二侧端220、且与第一侧板310对称地朝第二侧壁102倾斜。第一发光件410设置于第一侧板310靠近第二侧板320的一侧上;第二发光件420设置于第二侧板320靠近第一侧板310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发光件410和第二发光件420均为相同的LED灯。

上述的电梯到站信号灯在底座200两侧设置有安装板300,并将第一发光件410和第二发光件420设置在对称倾斜的第一侧板310和第二侧板320上。灯具采用侧发光的布灯方式,两侧光线形成对射,叠加后得到可得到均匀过渡的光斑,从而实现面罩100的均匀发光。此布灯方式解决了原有背面发光灯发光面不均匀,容易看见灯珠光斑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300通过底座200翻边或者折弯、焊接等钣金工艺形成。通过底座200翻边形成安装板300,避免了在底座200底部增加发光件固定机构,简化工艺的同时也有利于将灯具做的更加轻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440,第一侧板310及第二侧板320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340,第一发光件410及第二发光件420均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配合部340对应的第二配合部430,第一紧固件440穿设于第一配合部340和第二配合部430。可选的,第一紧固件440为螺栓,第一配合部340为螺纹孔,第二配合部430为通孔。第一侧板310及第二侧板320上的端部分别攻有螺纹孔,在第一发光件410和第二发光件420的相应部分攻有与之对应的通孔,螺栓依次穿设于与螺纹孔和通孔并锁紧,如此,可将发光件通过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上,可拆卸功能方便发光件的更换和维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件410和第二发光件420也可直接通过粘接或者卡扣连接的形式固定在安装板30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挡体500,隔挡体500设置于底座200上,隔挡体500分别与底座200和面罩100配合形成第一腔室230和第二腔室240,安装板300、第一发光件410及第二发光件420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发光件410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侧板310上,两个第二发光件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侧板320上,其中一个安装板30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230内,另一个所述安装板30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240内。在底座200上设置隔挡体500,阻断第一腔室230和第二腔室240的灯光相互穿透,两个腔室内的灯光分别形成上楼指示灯和下楼指示灯。

进一步的,隔挡体500设置于底座200的中部,使得第一腔室230和第二腔室240具有同等体积,不仅美观,更加方便在楼层的用户观看到灯光变化情况。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扬声组件600,隔挡体500包括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第一挡板510、第二挡板520、底座200及面罩100配合形成安装腔540,扬声组件600设置于安装腔540内。利用隔挡体500中间有限的空间放置扬声组件600,解决了常规此类信号灯无法放置扬声组件600或体积笨重的缺陷。具体的,扬声组件600包括扬声器630、安装支架620、及与扬声器630电性连接的驱动610,扬声器630与驱动610均安装于安装支架620上,驱动610设置于所述底座200上。扬声器630、安装支架620及驱动610通过合理的布局设置于隔挡体500中,减少了电梯到站信号灯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板510和第二挡板520上都设有一个通线孔530。通过设置通线孔530,连接发光件的导线通过通线孔530与驱动610连接,进一步简化了电梯到站信号灯的内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紧固件140,安装板300上还设有连接板330,连接板330上设有第三配合部331,面罩100上设有与第三配合部331匹配的第四配合部130,第二紧固件140分别穿设第三配合部331和第四配合部130。可选的,第二紧固件140为螺栓,第三配合部331为螺纹孔,第四配合部130为通孔。在连接板330的两端分别攻有螺纹孔,在面罩100上相应位置设置有与之匹配的通孔,螺栓依次穿设于与螺纹孔和通孔并锁紧。或者,第二紧固件140为销,第三配合部331和第四配合部130为销孔。在连接板330上设有销孔,在面罩100上相应位置攻有同样的销孔,销插设于销孔中,如此,可将面罩100和底座200可拆卸连接,方便电梯到站信号灯内部结构的维修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罩100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扩音孔110,扩音孔110与扬声组件600对应。在面罩100上开设扩音孔110,位于隔挡体500内的扬声组件600发出的提示音扩散出来,增强提示效果。

进一步的,与隔挡体500对应的面罩100部分相对于于第一腔室230和第二腔室240内对应的面罩100部分内凹,如此,面罩100具有明显的层次感,使得电梯到站信号灯更加美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面罩100上设有两个凸起部120,其中一个凸起部120与第一腔室230对应,另一个所述凸起部120与第二腔室240对应,凸起的边缘为圆弧状,如此,可以使电梯到站信号灯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