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2737发布日期:2018-07-24 22:5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LED防火天花灯的接线大多数都无法满足两条3芯1.5mm2线束的同时接入,如果要满足这种要求,就必须选用合适接线端子,而这类接线端子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大;所以有些企业采用外置接线盒的方式连接,接线端子安装在接线盒内部,再通过一条导线从灯具内部引入接线盒;这种外置接线盒的接线方式不但影响美观,增加作业成本,而且对用户端的使用也造成一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其包括散热器和收容在所述散热器内部的驱动电源,所述散热器的底端开口并射出LED光源,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可分离连接固定一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呈上下型腔结构,其上方形成第一腔,下方形成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可从所述散热器的顶部插入至其内部;所述第一腔内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驱动电源可分离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内。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内还设置有一接线盒底盖,所述接线盒底盖可封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腔的底部腔口处;所述第一腔的顶部腔口处可分离固定连接一用于遮挡所述第一腔的压线盖。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的外侧壁为一非密闭式的弧状侧壁,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端则朝向该弧状侧壁的开口处;所述压线盖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一可供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端引出的出线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盒的第二腔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一可供所述第二腔插入所述散热器内的滑轨,所述散热器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滑轨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其相匹配的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接线盒设计成上下型腔结构,从而能够同时容纳接线端子和驱动电源。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将驱动电源与接线端子集成到灯具内部,与灯具融为一体,外形美观,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的主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一实施例中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其包括散热器60和收容在散热器60内部的驱动电源40,散热器60的底端开口并射出 LED光源。

优选的,散热器60的顶端可分离连接固定一接线盒30,接线盒30呈上下型腔结构,其上方形成第一腔31,下方形成第二腔32,第二腔32可从散热器60的顶部插入至其内部。

第一腔31内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20,驱动电源40可分离固定在第二腔 32内。

优选的,散热器60内还设置有一接线盒底盖50,接线盒底盖50可封装固定在第二腔32的底部腔口处;第一腔31的顶部腔口处可分离固定连接一用于遮挡第一腔31的压线盖10。

第一腔31的外侧壁为一非密闭式的弧状侧壁,接线端子20的接线端则朝向该弧状侧壁的开口处,压线盖10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一可供接线端子20 的接线端引出的出线口101,以便于外部线体穿过该出线口101与快接线端子20相互插接。

接线盒30的第二腔32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一可供第二腔32插入散热器60 内的滑轨321,散热器60的内侧壁上对应滑轨321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其相匹配的滑槽601。

实际组装时,接线端子20安装在接线盒30顶部的第一腔31内,驱动电源40固定在接线盒30底部的第二腔32,然后通过接线盒底盖50锁紧第二腔32,再通过接线盒底盖50与散热器60锁紧,用户使用时只需要打开压线盖10可实现快速接线,然后再通过螺丝锁紧压线盖10固定电缆。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通过将接线盒设计成上下型腔结构,从而能够同时容纳接线端子和驱动电源。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接线盒的LED防火天花灯,将驱动电源与接线端子集成到灯具内部,与灯具融为一体,外形美观,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