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439发布日期:2018-08-14 18:0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光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



背景技术:

投光灯由光学部件、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3部分组成。它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通常,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学部件主要是反射器和限制光线的遮光格片。机械部件主要是外壳,以及固定和调整光源位置的调焦机构,固定灯具的支架、基座和带有角度指示的调整灯具光束投射方向的零件。对绝大部分为密闭式的投光灯,机械部件还有保护玻璃及各种密封圈。根据使用环境的需要,有的投光灯还带有金属网罩。性能良好的投光灯还配有空气过滤器。电气部件主要是镇流器、电容器、触发器(根据光源需要而设)等。

但现有的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虽然在体积上有所改善,减少了占地面积,增加了除尘防水的设计,可长时间在室外的工作中还是极易沾染灰尘,使灯体光泽度和聚光功能降低,且灰尘会顺着缝隙进入装置内部,使装置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存在于装置内部的灰尘也极难清理,且其防水功能不够完善,下雨时雨水容易进入装置内部,使电路短路,造成电路故障,妨碍工作的进行,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防尘差,防水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弧形灯罩,且所述弧形灯罩与装置主体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弧形灯罩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与弧形灯罩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弧形灯罩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灯体,且所述灯体与弧形灯罩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门型支架,且所述门型支架与装置主体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与装置主体紧密焊接,所述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后除尘装置,且所述后除尘装置嵌入设置在电机中,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橡胶涂覆层,且所述橡胶涂覆层与装置主体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橡胶涂覆层的上端设置有弧形齿条,且所述弧形齿条与橡胶涂覆层固定连接,所述后除尘装置的内侧设置有喷水管,且所述喷水管与后除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后除尘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与后除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灯体的外侧设置有前除尘装置,且所述前除尘装置与灯体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支架的外侧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与门型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涂覆层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且所述散热鳍片与橡胶涂覆层通过强力胶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设置有除尘层,且所述除尘层与进水管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线连接块,且所述电线连接块与固定板紧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灯罩的内部设置有透光孔,且所述透光孔与弧形灯罩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设有前除尘装置和后除尘装置,使装置可以自动运行进行除尘工作,设置的除尘层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实现了装置的防尘功能,设置的橡胶涂覆层,有效的防止了雨水进入装置内部的情况,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实现了装置的防水功能,整体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设置的散热鳍片避免了装置因长时间工作形成的高温导致电器元件的损耗,保证了装置在使用中的安全,设置的透光孔保证了装置在使用中的光泽强度和聚光程度,轴承和弧形齿条的存在方便了投光灯的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光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弧形灯罩;3-固定板;4-灯体;5-门型支架;6-电机;7-后除尘装置;8-散热鳍片;9-橡胶涂覆层;10-弧形齿条;11-喷水管;12-进水管;13-除尘层;14-轴承;15-透光孔;16-电线连接块;17-前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尘防水功能的投光灯,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弧形灯罩2,且所述弧形灯罩2与装置主体1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弧形灯罩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3,且所述固定板3与弧形灯罩2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弧形灯罩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灯体4,且所述灯体4与弧形灯罩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门型支架5,且所述门型支架5与装置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电机6,且所述电机6与装置主体1紧密焊接,所述电机6的上端设置有后除尘装置7,且所述后除尘装置7嵌入设置在电机6中,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橡胶涂覆层9,且所述橡胶涂覆层9与装置主体1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橡胶涂覆层9的上端设置有弧形齿条10,且所述弧形齿条10与橡胶涂覆层9固定连接,所述后除尘装置7的内侧设置有喷水管11,且所述喷水管11与后除尘装置7固定连接,所述后除尘装置7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12,且所述进水管12与后除尘装置7固定连接,所述灯体4的外侧设置有前除尘装置17,且所述前除尘装置17与灯体4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支架5的外侧设置有轴承14,且所述轴承14与门型支架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14使装置方便了携带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涂覆层9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8,且所述散热鳍片8与橡胶涂覆层9通过强力胶粘合,散热鳍片8的存在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12的右侧设置有除尘层13,且所述除尘层13与进水管12活动连接,设置的除尘层13有效的防止了灰尘进入装置内部的电器元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3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线连接块16,且所述电线连接块16与固定板3紧密焊接,电线连接块16的存在使装置在使用时不易出现电路故障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灯罩2的内部设置有透光孔15,且所述透光孔15与弧形灯罩2固定连接,设置的透光孔15保证了投光灯在使用中的光泽强度和聚光程度。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开始检测装置各个部件性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在检查能够正常使用之后,将固定板3与弧形灯罩2进行连接,将门型支架5与装置主体1进行连接,放置在合适位置,将灯体4与电线连接块16进行连接,使装置开始运行,当装置在工作时,前除尘装置17与后除尘装置7开始自动运行,将沾染在电器元件上的灰尘清理出去,除尘层13关闭,避免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当装置遇到雨水时,橡胶涂覆层9在弧形齿条10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将雨水隔绝在外,当装置电路遇水短路出现故障时,喷水管11开始自我运行,将装置内的雨水排出,恢复电路的稳定,在装置到达一个高温状态时,散热鳍片8在弧形齿条10的带动下开始运行,将装置内热量排出,直至装置温度到达稳定值时,散热鳍片8开始停止运行,轴承14可以调节装置体积使其占地面积变小,方便携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