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9558发布日期:2018-07-13 20:1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灯具,是灯的一种,此电器主要放置在写字台或餐桌上,以供照明之用,为可移动式灯具。照明灯具的光线的照射范围相对较小且集中,因而不会影响到整个房间的光线,作用局限在照明灯具的周围,便于阅读、学习和工作。它具有节省能源、小巧精致和方便携带等特点。

传统的照明灯具仅能照射至特定角度区域内,使用过程中需时不时挪动照明灯具,使照明灯具的使用方便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照明灯具的使用方便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

一种照明灯具,包括:

灯座;

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灯座上;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灯座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

第一转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

第二转筒,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

第一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第一灯板本体、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一灯珠,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所述第一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多个所述第一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以及

第二灯板,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第二灯板本体、第二连接部和多个第二灯珠,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弧形曲面,所述第二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二转筒的侧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多个所述第二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上述的照明灯具,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灯座上,支撑柱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转筒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二转筒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一灯板本体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背离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第一弧形曲面与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使第一连接部较好地连接至第一转筒上,从而使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一连接部均能够随第一转筒相对于支撑柱转动,又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这样多个第一灯珠均随第一灯板本体相对于支撑柱转动,使用者可以便捷地调节第一灯珠产生的光线的最佳照射角度;同理,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调节第二灯珠产生的光线的最佳照射角度,从而使照明灯具的适应性较强;控制开关设于灯座上,且多个第一灯珠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多个第二灯珠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多个第一灯珠和多个第二灯珠的开关;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且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二灯板本体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使用者无需挪动灯座即可保证对房间的四周进行照射,从而使照明灯具的使用方便性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筒上,以便对第一灯板进行拆装或维护;此外,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可以卸下第一灯板进行独立包装,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体积,同时可以避免第一灯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扣板,所述第一转筒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状,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使第一灯板的照射区域较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使第一灯板的结构较为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状,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使第二灯板的照射区域较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筒上,以便对第二灯板进行拆装或维护;此外,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可以卸下第二灯板进行独立包装,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体积,同时可以避免第二灯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板,所述第二转筒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状,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使第二灯板的照射区域较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使第二灯板的结构较为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照明灯具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照明灯具的a-a线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照明灯具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照明灯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照明灯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照明灯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照明灯具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照明灯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照明灯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座、控制开关、支撑柱、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一灯板以及第二灯板;例如,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灯座上;例如,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灯座上;例如,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例如,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例如,第一转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例如,第二转筒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例如,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第一灯板本体、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一灯珠;例如,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例如,所述第一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例如,多个所述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例如,多个所述第一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例如,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第二灯板本体、第二连接部和多个第二灯珠;例如,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例如,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弧形曲面;例如,所述第二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二转筒的侧面连接;例如,多个所述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例如,多个所述第二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例如,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座、控制开关、支撑柱、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一灯板以及第二灯板;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灯座上;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灯座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第一转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二转筒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第一灯板本体、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一灯珠,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所述第一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多个所述第一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第二灯板本体、第二连接部和多个第二灯珠,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弧形曲面,所述第二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二转筒的侧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多个所述第二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如图1与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照明灯具10包括灯座100、控制开关200、支撑柱300、第一转筒400、第二转筒500、第一灯板600以及第二灯板700。

同时参见图3,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灯座上;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灯座上,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120,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

第一转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例如,所述第一转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又如,所述第一壳体呈圆柱状;又如,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使第一转筒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

第二转筒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使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例如,所述第二转筒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又如,所述第二壳体呈圆柱状;又如,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使第二转筒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灯板包括第一灯板本体610、第一连接部620和多个第一灯珠630。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621,所述第一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即第一弧形曲面与第一转筒的弧形侧面连接,又由于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使第一灯板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多个所述第一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所述第二灯板包括第二灯板本体710、第二连接部720和多个第二灯珠730。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弧形曲面721,所述第二弧形曲面与所述第二转筒的侧面连接,即第二弧形曲面与第二转筒的弧形侧面连接,又由于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使第二灯板本体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转筒的侧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多个所述第二灯珠均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上述的照明灯具,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灯座上,支撑柱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转筒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二转筒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一灯板本体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背离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第一弧形曲面与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使第一连接部较好地连接至第一转筒上,从而使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一连接部均能够随第一转筒相对于支撑柱转动,又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这样多个第一灯珠均随第一灯板本体相对于支撑柱转动,使用者可以便捷地调节第一灯珠产生的光线的最佳照射角度;同理,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调节第二灯珠产生的光线的最佳照射角度,从而使照明灯具的适应性较强;控制开关设于灯座上,且多个第一灯珠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多个第二灯珠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多个第一灯珠和多个第二灯珠的开关;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且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二灯板本体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使用者无需挪动灯座即可保证对房间的四周进行照射,从而使照明灯具的使用方便性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筒上,以便对第一灯板进行拆装或维护;此外,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可以卸下第一灯板进行独立包装,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体积,同时可以避免第一灯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扣板,所述第一转筒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筒上。例如,所述第一转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又如,所述第一壳体呈圆柱状;又如,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使第一转筒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状,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使第一灯板的照射区域较大。例如,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的周缘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使第一灯板的结构较为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也可以各自成型,并通过焊接或胶接连接于一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状,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使第二灯板的照射区域较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筒上,以便对第二灯板进行拆装或维护;此外,在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可以卸下第二灯板进行独立包装,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体积,同时可以避免第二灯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板,所述第二转筒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筒上。例如,所述第二转筒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又如,所述第二壳体呈圆柱状;又如,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使第二转筒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状,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使第二灯板的照射区域较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使第二灯板的结构较为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也可以各自成型,并通过焊接或胶接连接于一体。

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扣板,所述第一转筒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筒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板,所述第二转筒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筒上。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照明灯具的散热性能,例如,所述第一灯板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640,所述第二灯板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740;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第一灯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第一灯板本体上,由于第一灯板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多个第一散热孔与第一灯板本体进行热交换,同理,外界的空气通过多个第二散热孔与第二灯板本体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照明灯具的散热性能,从而延长了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

例如,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安装座800和风扇组件900,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上,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风扇组件用于产生气流,以供使用者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进行取凉,如夏天的室内,这样控制开关除了控制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亮灭,还控制风扇组件工作,特别地,控制开关可以控制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和风扇组件同时工作,使照明灯具除了为使用者提供照明的同时还可以供使用者取凉,这样可以减少排插的插口供应负担,使照明灯具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当然,控制开关也可以控制第一灯珠、第二灯珠和风扇组件各自单独工作。又如,所述安装座的横截面呈u型状。例如,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910和叶片920,其中图1未示出叶片920。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叶片设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使电机驱动叶片转动,以使风扇组件工作时容纳腔内产生负压。又如,所述电机焊接于所述安装座上,使电机牢固固定于安装座上。

例如,所述安装座的材料为铜或铝,使安装座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当进风通道内的温度较高的空气排至容纳腔内时,空气中的部分热量可以传导至安装座上,安装座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外围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散热鳍片沿安装座的周缘上,使安装座通过散热鳍片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安装座的散热效率。为了避免安装座上的热量传导至支撑柱上,例如,安装座的邻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热层,避免安装座的热量传导至支撑柱上。又如,所述安装座与电机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绝热层,避免安装座的热量传导至电机上,导致电机过热,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照明灯具的散热效果,例如,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腔810和第一通风槽820,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风槽连通的进风通道310,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灯板开设有第一进风槽650,所述第一进风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灯板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筒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槽连通的第一连通孔410,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均与所述第一进风槽连通,由于第一进风槽还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第一连通孔与进风通道连通,又由于进风通道还与第一通风槽连通,使多个第一散热孔均与第一通风槽连通;所述第二灯板开设有第二进风槽750,所述第二进风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灯板本体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转筒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进风槽连通的第二连通孔510,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均与所述第二进风槽连通,由于第二进风槽还与第二连通孔连通,第二连通孔与进风通道连通,又由于进风通道还与第一通风槽连通,使多个第二散热孔均与第一通风槽连通;当风扇组件工作时,风扇组件的邻近容纳腔的内壁上产生负压,进风通道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槽排出,使进风通道内的气压较低,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散热孔或第二散热孔流入进风通道内,使空气会通过第一散热孔进入第一进风槽内,或通过第二散热孔进入第二进风槽内,使空气与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二灯板本体的接触面积均较大,从而使空气对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二灯板本体的散热效果较好,提高了照明灯具的散热效果。

又如,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扣板,所述第一进风槽还开设于所述第一扣板上;所述第一转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进风槽连通,所述第一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筒上;由于第一进风槽与第一插槽连通,且第一插槽与第一连通孔连通,使第一进风槽与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弧形曲面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板,所述第二进风槽还开设于所述第二扣板上;所述第二转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二进风槽连通,所述第二扣板扣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筒上;由于第二进风槽与第二插槽连通,且第二插槽与第二连通孔连通,使第二进风槽与第二连通孔连通。

如图4所示,例如,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第一加强柱1100和第二加强柱1200,所述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且第一加强柱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支撑柱连接,第二加强柱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支撑柱连接,使安装座牢固地固定于支撑柱上。又如,所述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均呈l型。又如,第一加强柱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安装座和支撑柱上,第二加强柱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安装座和支撑柱上,使第一加强柱牢固连接于安装座和支撑柱上,第二加强柱牢固连接于安装座和支撑柱上,使安装座更加牢固地固定于支撑柱上。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进风通道的空气的流速,例如,所述第一加强柱上开设有与进风通道连通的第一支风道1110,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风道连通的第二通风槽830,所述第二通风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使进风通道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一支风道和第二通风槽排至容纳腔内,加快了进风通道的空气流速;所述第二加强柱上开设有与进风通道连通的第二支风道1210,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支风道连通的第三通风槽840,所述第三通风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使进风通道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二支风道和第三通风槽排至容纳腔内,加快了进风通道的空气流速;这样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不仅起到牢固固定安装座的作用,还起到加快进风通道的空气流速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二灯板本体的散热效率,使照明灯具的性能更加稳定。

上述的照明灯具,支撑柱的一端的端部连接于灯座上,支撑柱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转筒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二转筒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第一灯板本体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背离第一灯板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曲面,第一弧形曲面与第一转筒的侧面连接,使第一连接部较好地连接至第一转筒上,从而使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一连接部均能够随第一转筒相对于支撑柱转动,又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这样多个第一灯珠均随第一灯板本体相对于支撑柱转动,使用者可以便捷地调节第一灯珠产生的光线的最佳照射角度;同理,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调节第二灯珠产生的光线的最佳照射角度,从而使照明灯具的适应性较强;控制开关设于灯座上,且多个第一灯珠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多个第二灯珠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多个第一灯珠和多个第二灯珠的开关;由于多个第一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一灯板本体的侧壁上,多个第二灯珠间隔分布于第二灯板本体的侧壁上,且第一灯板本体和第二灯板本体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使用者无需挪动灯座即可保证对房间的四周进行照射,从而使照明灯具的使用方便性较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