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拐角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0872发布日期:2019-12-06 18:3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拐角壁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壁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拐角壁灯。



背景技术:

壁灯是安装在室内墙壁上的辅助照明装饰灯具,一般多配用乳白色的玻璃灯罩。灯泡功率多在15-40瓦左右,光线淡雅和谐,可把环境点缀得优雅、富丽,尤以新婚居室特别适合。壁灯的种类和样式较多,一般常见的吸顶灯、变色壁灯、床头壁灯、镜前壁灯等,现有的壁灯一般每个壁面上都要安装一盏,作为辅助照明会增加成本,而且不够方便,不够省电。

故此,现有的壁灯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拐角壁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拐角壁灯,包括有l型挂壁外框,所述l型挂壁外框内设有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挂壁外框内设有可转灯壳,所述灯管设置在灯壳内。

如上所述一种拐角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挂壁外框中部上下对称设有轴套,所述可转灯壳包括有设置在轴套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侧面设有方壳,所述方壳内中间设有隔板,所述方壳两侧设有透明灯盖,所述灯管设置在隔板与透明灯盖之间,所述l型挂壁外框上壁面中间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轴与转轴连接。

如上所述一种拐角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挂壁外框两侧内壁上设有按压式弹簧开关,所述l型挂壁外框下部两边及中间设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l型挂壁外框上壁面一侧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灯管、弹簧开关、步进电机和红外感应装置。

如上所述一种拐角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挂壁外框两面背板通过螺丝分别锁在两面墙上,所述该两面墙成90度。

如上所述一种拐角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挂壁外框两侧外设有电连接于单片机的控制开关。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有多个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到人通过时,通过步进电机转到制定的角度,起到一灯多用的效果,当人从一面墙到另一面墙,壁灯也会跟这转动,到另一面墙,并且靠墙的一面灯,由于触碰到弹簧开关,使其熄灭,起到省电的作用,通过这种拐角灯的设计,能够节省成本,和省电,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拐角壁灯,包括有l型挂壁外框1,所述l型挂壁外框1内设有灯管2,所述l型挂壁外框1内设有可转灯壳3,所述灯管2设置在灯壳3内,通过设有多个红外感应装置14,检测到人通过时,通过步进电机12转到制定的角度,起到一灯多用的效果,当人从一面墙到另一面墙,壁灯也会跟这转动,到另一面墙,并且靠墙的一面灯,由于触碰到弹簧开关13,使其熄灭,起到省电的作用,通过这种拐角灯的设计,能够节省成本,和省电,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中部上下对称设有轴套11,所述可转灯壳3包括有设置在轴套11之间的转轴30,所述转轴30侧面设有方壳31,所述方壳31内中间设有隔板32,所述方壳31两侧设有透明灯盖21,所述灯管2设置在隔板32与透明灯盖21之间,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上壁面中间设有步进电机12,所述步进电机12的轴与转轴30连接,在工作时,通过步进电机12启动,带动转轴30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带动方壳31转动。

本发明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两侧内壁上设有按压式弹簧开关13,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下部两边及中间设有红外感应装置14,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上壁面一侧设有单片机15,所述单片机15电连接灯管2、弹簧开关13、步进电机12和红外感应装置14,在工作时,通过红外感应装置14检测人的位置,通过3点式来给单片机15发出指令,单片机15控制步进电机12转到指定角度,当方壳31转到贴合l型挂壁外框1内壁使,就会触碰到弹簧开关13,使朝l型挂壁外框1内壁那一面的灯管2断电。

本发明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两面背板通过螺丝分别锁在两面墙上,所述该两面墙成90度,安装时,l型挂壁外框1通过螺丝把背板固定在两面成90度的墙面上。

本发明所述l型挂壁外框1两侧外设有电连接于单片机15的控制开关16,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16来控制拐角壁灯通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