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1395发布日期:2018-08-14 16:3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固体光源的光源单元以及具备该光源单元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例,例示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2014-164879)记载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光源单元具备:下表面被敞开的箱状的反射体;led模块,在安装基板安装大量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来构成;以及光学块,具有使从各led放射的光扩散的大量的透镜。照明器具具有:光源单元;框,支承光源单元;面板,具有透光性,堵塞框的窗孔;以及器具主体,框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该器具主体。从各led放射的光通过透镜被扩散之后透过面板来向器具主体的下方照射。

另外,在文献1记载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中,从led模块放射的光的一部分被框的框缘遮挡,因此与面板(罩)的中央部分的明亮度(光量)相比面板(罩)的周边部分的明亮度容易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罩的周边部分的明亮度降低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具备:固体光源模块,在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安装有1个以上的固体光源;以及安装构件,安装所述固体光源模块。所述光源单元具备罩,该罩具有透光性,以覆盖所述固体光源模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平板状的安装板,在表面安装所述固体光源模块;以及侧板,从所述安装板的缘向所述表面侧突出。所述罩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固体光源模块对置的底部以及从所述底部的周缘朝向所述安装板突出的周壁部的箱状。所述侧板突出至在从与所述安装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固体光源模块被隐藏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具有所述光源单元以及支承所述光源单元的器具主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具有能够抑制罩的周边部分的明亮度降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照明器具的侧视图。

图3是上述照明器具的其它侧视图。

图4是上述照明器具的从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上述照明器具的从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上述照明器具中的器具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上述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上述照明器具中的一对挂钩部中的一个挂钩部的主视图。

图9是上述照明器具中的一对挂钩部中的另一个挂钩部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从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上述光源单元的从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上述光源单元的省略了罩的立体图。

图13是上述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4是上述光源单元的省略了罩的顶视图。

图15是上述照明器具中的安装用具的主视图。

图16是上述光源单元的俯视图。

图17的a是上述光源单元中的铆接片被铆接之前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7的b是铆接片被铆接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上述光源单元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9是上述照明器具中的安装用具的主视图。

图20是上述安装用具的俯视图。

图21是上述安装用具的侧视图。

图22是上述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3是上述光源单元的变形例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照明器具

2:光源单元

3:led模块(固体光源模块)

4:安装构件

5:罩

10:器具主体

11:收容部

12:反射构件

20:间隙

30:led(固体光源)

31:安装基板

40:安装板

41:侧板

50:底部

51:周壁部

511:第1周壁部

512:第2周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是埋入配设于顶棚的埋入型照明器具。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起到本发明的效果,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即,照明器具1不限定于埋入型照明器具,例如也可以是直接安装于顶棚的直接安装型照明器具。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2和器具主体10。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在图4和图5中对照明器具1和光源单元2的上下、前后以及左右的各方向进行规定。

如图5和图6所示,器具主体10具有下表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箱形)的收容部11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的四棱锥台状(方锥状)的反射构件12。收容部11具有正方形状的底壁110以及从底壁110的4个边朝下方突出的长方形状的4个侧壁111。下面,根据需要,为了区分4个侧壁111,将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的侧壁分别用标记111a、111b、111c、111d表示。底壁110具有使供电用的电源线插通的多个插通孔1100。被插通到插通孔1100的电源线与安装于底壁110的下表面的端子台13电连接。此外,底壁110具有供被埋入建筑物的顶棚主体9的吊挂螺栓90插通的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参照图5)。这些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以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列的方式设置于底壁110。优选的是,利用钢板等金属板将收容部11的底壁110和4个侧壁111形成为一体。

底壁110具有使供电用的电源线插通的多个插通孔1100。被插通到插通孔1100的电源线与安装于底壁110的下表面的端子台13电连接。端子台13是与后述的光源单元2的电源单元6电连接的功能单元。端子台13如图5所示那样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底壁110的中心更靠近后侧的侧壁111d的位置。另外,端子台1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相比于底壁110的中心更靠近左侧的侧壁111a的位置。

此外,底壁110还具有供被埋入建筑物的顶棚主体9的吊挂螺栓90插通的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参照图5)。这些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以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列的方式设置于底壁110。更详细地说,如图14所示,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包括多对螺栓插通孔1101a、1101b、1101c。另外,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包括单独的螺栓插通孔1101d。这些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a、1101b、1101c、1101d在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上沿着直线(第1直线l10)排列。下面,为了避免冗长的表现的重复,根据需要,将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称为基准平面。基准平面与其说是照明器具1的某一个结构要素的面,不如说是用于说明结构要素间的位置关系的虚拟的面。第1直线l10是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另外,第1直线l10在基准平面内穿过器具主体10的重心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底壁110的中心)。由此,能够将器具主体10以稳定的状态安装于吊挂螺栓90。多对螺栓插通孔1101a、1101b、1101c各自在基准平面内相对于器具主体10的重心位置呈点对称。因此,能够利用吊挂螺栓90来将器具主体10以稳定的状态安装。另外,多对螺栓插通孔1101a、1101b、1101c的成对的螺栓插通孔1101之间的间隔互不相同。在此,一对螺栓插通孔1101a的间隔最小,接着按一对螺栓插通孔1101b、一对螺栓插通孔1101c的顺序变大。另外,单独的螺栓插通孔1101d在基准平面内位于器具主体10的重心位置。

左侧的侧壁111a和右侧的侧壁111b各自具有一对卡止部112和一对导通部113(参照图6)。一对卡止部112从各侧壁111a(111b)的内侧面向斜上方突出(参照图7)。此外,优选的是,这些卡止部112是侧壁111a(111b)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的。另外,一对导通部113是侧壁111a(111b)的一部分被切起而形成的(参照图6)。此外,左侧的侧壁111a和右侧的侧壁111b各自还具有一对限制片115。一对限制片115大致呈矩形平板状,从各侧壁111a(111b)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的两端处的内侧的侧面以与前侧和后侧的侧壁111c、111d平行的方式突出。此外,这些限制片115是从各侧壁111a(111b)切起而形成的。因此,限制片115是与收容部11成一体地形成的,因此相比于限制片115与收容部11相独立地形成的情况而言,能够谋求削减部件件数。

前侧的侧壁111c和后侧的侧壁111d各自具有一对卡止部112和挂钩部114(参照图6)。一对卡止部112与左侧和右侧的侧壁111a、111b的卡止部112同样地,是通过将侧壁111c(111d)的一部分切起而以从各侧壁111c(111d)的内侧面向斜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挂钩部114a、114b设置于侧壁111c、111d的长边方向的中央。这样,器具主体10具有位于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的两端的一对挂钩部114a、114b。如图13所示,将一对挂钩部114a、114b彼此连接的直线(第2直线l20)在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穿过器具主体10的中心(重心位置),与第1直线l10正交。但是,第1直线l10与第2直线l20不需要以严格的含义正交,只要在照明器具的技术领域中可判断为正交的范围内相交即可。挂钩部114a构成为了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而与后述的安装用具8(第1安装用具8a)结合的结合部(第1结合部)。挂钩部114b构成为了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而与后述的安装用具8(第2安装用具8b)结合的结合部(第2结合部)。挂钩部114a、114b具有将前侧和后侧的侧壁111c(111d)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孔1143。

如图8所示,前侧的挂钩部114a具有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倒u字状的孔1143。后侧的挂钩部114b如图9所示那样具有从下侧的缘朝上方突出的长方形状的临时保持片1140和从上侧的缘朝下方突出的长方形状的第1突片1141,具有形成为大致h字状的孔1143。后侧的挂钩部114b还具有从临时保持片1140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的端朝上方突出的第2突片1142。也就是说,在后侧的挂钩部114b所具有的孔1143中,在上下方向上被临时保持片1140、第2突片1142以及第1突片1141夹着的部分形成为钩形。

反射构件12具有:4个反射板120;从各反射板120的上端分别朝上方突出的4个侧板(固定片)121;以及从各反射板120的下端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突出的框体122(参照图5)。下面,根据需要,为了区分4个侧板121,将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的侧板分别用标记121a、121b、121c、121d表示。各反射板120形成为梯形状。各侧板121形成为大致梯形状。各侧板121分别与收容部11的4个侧壁111中的对应的1个侧壁111结合。也就是说,4个侧板121a、121b、121c、121d与4个侧壁111a、111b、111c、111d分别结合。框体122形成为正方形的框状,与4个反射板120各自的下端连接(参照图2和图3)。反射构件12构成为通过4个反射板120的内侧面(反射面)来调整光源单元2所发出的光的配光。

4个侧板121全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各侧板121具有一对矩形的卡止孔123、矩形的贯通孔124以及一对梯形状的孔125(参照图6)。贯通孔124设置于侧板121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一对孔125沿着侧板121的长边方向设置于贯通孔124的两侧。一对卡止孔123设置成使其长边方向与侧板121的长边方向一致,且沿着侧板121的长边方向设置于一对孔125的两侧。对于在4个侧板121中分别各设置有一对的卡止孔123中,在收容部11的4个侧壁111中分别各设置有一对的卡止部112中的对应的1个卡止部112各插入1个。被插入到卡止孔123的卡止部112通过与各侧板121中的位于卡止孔123的上侧的缘抵接,从而被卡止于侧板121(参照图5和图7)。也就是说,卡止部112构成为阻碍侧板121向远离底壁110的方向(朝下方)位移。

如上所述,共计8个卡止部112分别被卡止于侧壁111,由此收容部11与反射构件12被结合而构成器具主体10(参照图4)。另外,设置于各侧壁111的一对导通部113以插通到对应的孔125的方式被折弯(参照图6)。被折弯的导通部113与侧板121中的孔125的缘接触。也就是说,收容部11经由导通部113来与反射构件12电导通。并且,设置于侧壁111c、111d的挂钩部114a、114b在侧壁111c、111d和侧板121c、121d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上与设置于侧板121c、121d的贯通孔124重叠(参照图5)。

在此,在构成器具主体的2个部件通过螺纹固定被结合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螺纹紧固作业而导致器具主体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降低。与此相对,照明器具1的器具主体10构成为通过设置于侧壁111的卡止部112被插入到设置于侧板121的卡止孔123而收容部11与反射构件12被结合。因此,不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使收容部11与反射构件12结合,能够抑制器具主体10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的降低。另外,卡止部112构成为阻碍侧板121向远离底壁110的方向(朝下方)位移。因此,在产生了因地震引起的强的摆动的情况下,卡止部112的卡止不易脱开,能够降低反射构件12掉下的可能性。

如图10和图11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2个led(lightemittingdiode)模块3、安装构件4、罩5、电源单元6、无线通信单元7以及2个安装用具8。2个led模块3、罩5、电源单元6、无线通信单元7以及2个安装用具8安装于安装构件4。另外,如图14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电线200。电线200用于器具主体10的端子台13与电源单元6的电连接。如图14所示,电线200在第1端201处与电源单元6连接。另外,电线200在第2端202处具有用于与端子台13连接的连接器210。也就是说,电线200的第1端201与电源单元6电连接,电线200的第2端202与端子台13电连接。此外,电线200的连接器210不是与端子台13直接连接,而是连接于与端子台13连接的其它电线的连接器。

安装构件4具有正方形的安装板40以及从安装板40的4个边分别朝下方突出的4个侧板41。安装板40具有作为第1方向(上下方向)的两面的第1面(下表面)401和第2面(上表面)402。也就是说,各侧板41从安装板40的对应的边(缘)向第1面401一侧突出。但是,优选的是,通过对锌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来将安装板40与4个侧板41一体地形成。4个侧板41分别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状。另外,安装板40在其4个边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各具有1个被安装部42。

另外,如图11所示,安装构件4具备(第1)保持用具43和(第2)保持用具44。第1保持用具43和第2保持用具44用于保持电线200。

如图11和图16所示,第1保持用具43位于安装板40的与第1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前后方向)的中央。另外,如图14和图16所示,第1保持用具43在安装板40的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分别正交的第3方向(左右方向)上位于相比于安装板40的一端(左端)靠近中央的位置。如图11所示,第1保持用具43具有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431以及从突出片431的顶端向安装板40的第3方向的另一端(右端)侧突出的覆盖片432。突出片43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被设定成能够在覆盖片432与安装板40之间配置电线200。也就是说,第1保持用具43在覆盖片432与安装板40之间保持电线200。

如图14和图16所示,第2保持用具44在安装板40的前后方向上位于相比于安装板40的后端靠近中央的位置。另外,第2保持用具44在安装板40的左右方向上位于相比于安装板40的左端靠近中央的位置。如图11所示,第2保持用具44具有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441以及从突出片441的顶端向安装板40的左端侧突出的覆盖片442。突出片44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被设定成能够在覆盖片442与安装板40之间配置电线200。也就是说,第2保持用具44在覆盖片442与安装板40之间保持电线200。

此外,第1保持用具43和第2保持用具44是通过将形成安装板40的金属板的一部分切出并进行折弯来与安装板40成一体地形成的。

2个led模块3各自是在长方形状的安装基板31的安装面(下表面)安装大量的led30来构成的。各led30是例如放射白色光的照明用白色led。这些多个led30在安装基板31的安装面配置成格子状,经由形成于安装面的布线导体(铜箔)相互电连接。另外,在各安装基板31的安装面安装有经由布线导体来与各led30电连接的插座连接器(receptacleconnector)32。插座连接器32如后所述那样与接线于电源单元6的输出线的插头连接器以能够抽出和插入的方式连接。2个led模块3在安装板40的下表面以在左右方向上隔着间隔地排列的方式通过螺纹固定被安装(参照图12)。

电源单元6构成为使2个led模块3中的各个led模块3点亮。也就是说,电源单元6构成为使作为光源的led30点亮。电源单元6具有:电源电路,在印刷布线板61上安装电子部件而构成;以及外壳60,收容该电源电路(参照图11)。电源电路具备输入连接器62、整流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降压型dc/dc转换器、输出连接器63等。输入连接器62经由电线来与端子台13电连接。电源电路在将从输入连接器62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之后,将变换后的直流电力从输出连接器63经由电线(输出线)输出。直流电力经由与输出线的顶端接线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32被供给至各led模块3的各led30。

印刷布线板61在长条的矩形平板状的绝缘基板的部件面形成有布线导体(铜箔)。在印刷布线板的表面安装输入连接器62、输出连接器63、平滑电容器、扼流线圈等所谓的引线部件。而且,在印刷布线板的焊接面安装构成电源电路的电子部件中的表面安装部件。其中,输入连接器62安装于印刷布线板6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左端),输出连接器63安装于印刷布线板61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右端)。如图11所示,利用金属制的板材将外壳60形成为长条的箱状。外壳60将印刷布线板61以暴露出输入连接器62和输出连接器63的方式收容于内部。如图16所示,电源单元6在安装板40的第2面(上表面)402中的前端(安装板40的第2方向的一端)以使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式螺纹固定于安装板40。特别是,外壳60以使输入连接器62朝向安装板40的左端侧、且使输出连接器63朝向安装板40的右端侧的方式配置。

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单元7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外壳70、信号线缆71、插头连接器72等。无线通信单元7构成为从利用收容于外壳70内的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例如,以920mhz带的电波为介质的无线信号)中获取控制指令。此外,无线信号是从发送机发送的,对用于进行照明器具1的点亮熄灭和/或调光等的控制指令进行传送。无线通信单元7构成为经由信号线缆71和插头连接器72将从无线信号中获取的控制指令传送到电源单元6的电源电路。此外,插头连接器72与设置于电源单元6的插座连接器电连接。电源单元6的电源电路构成为根据从无线通信单元7传送来的控制指令,对从输出连接器63输出的直流电力进行调整,来对led模块3进行点亮熄灭和调光。

无线通信单元7安装于安装板40的上表面(参照图11)。在安装板40设置有孔400,该孔400供无线通信单元7的外壳70的一部分(收容有天线的天线收容部700)插通(参照图10)。无线通信单元7的外壳70以天线收容部700被插通至孔400的状态固定于安装板40的上表面。其中,该孔400在安装板40的下表面位于2个led模块3之间。因而,天线收容部700从安装板40的下表面中的2个led模块3之间朝下方突出(参照图12)。

罩5具有透光性,以覆盖2个led模块3的方式支承于安装构件4。如图11所示,罩5具有:正方形状的底部50;周壁部51,从底部50的周缘朝上方立起;以及4个安装部52,设置于周壁部51的上端。周壁部51形成为在沿着底部5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观察时呈矩形框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是正方形的框状)。优选的是,底部50、周壁部51以及4个安装部52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另外,优选的是,至少底部50和周壁部51通过其表面被实施压褶加工来构成为使光扩散。或者,优选的是,至少底部50和周壁部51通过在合成树脂材料中混入扩散剂来构成为使光扩散。

下面,参照图10~图17的b来详细说明安装构件4和罩5的安装构造。

安装构件4的安装板40在正方形的第2面402的4个边(缘)各自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各具有1个被安装部42。也就是说,如图16所示,将与彼此对置的2边对应的2个被安装部42彼此连接的2个线段l1和l2(假想线)相交的点p1是安装板40的中心。图11所示的罩5的中心轴c1(假想线)大致穿过点p1。

各被安装部42具有安装孔420、铆接片421、突板422、载置片423以及定位片424。安装孔420是将安装板40沿其厚度方向贯通来形成的。突板422和铆接片421设置于与安装2个led模块3的第1面401(下表面)相反侧的第2面402(上表面)。突板422及铆接片421与安装板40成一体。此外,该铆接片421成为如后所述那样对罩5的卡合片521铆接并卡合的部位。

在此,图10、图11以及图16表示铆接片421被铆接之前的状态,同样地,图17的a也表示铆接片421被铆接之前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作为一例,仅图示第2面402的右边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图17的b表示铆接片421被铆接之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同样地,仅图示第2面402的右边的主要部分)。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假设处于铆接片421被铆接之前的状态(图17的a)来进行说明。

突板422和铆接片421形成为在沿着厚度方向观察时作为整体呈大致l字板状。突板422是细长的矩形板状,以其长边方向沿着第2面402的对应的边的长边方向的方式从第2面402向上方向突出。铆接片421从突板422的一端(在图17的a中是前端)以沿着第2面402的对应的边的长边方向的方式细长地延伸。

载置片423呈大致矩形板状,在铆接片421的上端向远离安装板40的中心(点p1)的方向突出地设置(参照图17的a)。载置片423与铆接片421成一体。

与突板422及铆接片421同样地,定位片424设置于与安装2个led模块3的第1面401相反侧的第2面402。定位片424呈大致矩形板状,以将安装孔420介于其间来与突板422对置的方式从第2面402向上方向突出。定位片424与安装板40成一体。定位片424是用于进行安装用具8的安装零件85相对于安装板40的定位的部位。具体地说,以使形成于安装零件85的底座850的凹部与定位片424相嵌的方式将安装零件85载置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上,从而达成安装用具8相对于安装板40的定位。

如图16所示,安装孔420是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沿着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的4个边的对应的边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孔(槽)。另外,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4个安装孔420配置于由安装板40的上述4边包围的区域内(参照图16)。换言之,各安装孔420配置于比突板422和铆接片421靠内侧(点p1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420是通过在对第2面402的各边的附近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以成为大致h字状的方式实施冲切加工之后向上方向实施切起来形成的。在此,切起的部位有两个,即是顶端向远离安装板40的中心(点p1)的方向切起的第1部位以及顶端向远离第2面402的4个边的对应的边的方向切起的第2部位。第1部位成为突板422、铆接片421以及载置片423,第2部位成为定位片424。

另一方面,罩5的4个安装部52配置成与安装构件4的4个被安装部42分别一对一地对应。4个安装部52分别配置于在沿着正方形的框状的周壁部51的中心轴c1(参照图11)观察时相对于中心轴c1成对称的位置。也就是说,设置于形成周壁部51的4个壁部中的彼此对置的前壁部511和后壁部513的前后2个安装部52分别配置于在沿着中心轴c1观察时相对于中心轴c1成对称的位置。另外,设置于4个壁部中的彼此对置的右壁部512和左壁部514的左右2个安装部52分别配置于在沿着中心轴c1观察时相对于中心轴c1成对称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安装部52设置于对应的壁部的上端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

各安装部52具有:长方形状的突片520,从周壁部51的上端起与底部50平行地突出;卡合片521,形成为钩形,从周壁部51的上端起朝上方突出;以及突起522,从周壁部51的上端起朝上方突出。

各突片520形成为纳入到在安装于安装板40的第1面401的2个led模块3的安装基板31处所设置的4个凹处310(参照图11)中的对应的凹处310。各卡合片521是被插通至对应的安装孔420而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突出的部位。换言之,卡合片521的上下方向的突出量足够大于安装板40的厚度尺寸。另外,突起522也被插通至安装孔420而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突出。突起522在周壁部51的对应的壁部的长边方向上从卡合片521隔着规定的距离来配置。

作为一例,参照图17的a来进行说明,在右壁部51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上,将尺寸关系设定成,从突起522的前端面到卡合片521的后端面的距离比安装孔420的尺寸稍小的程度。总之,突起522构成为能够容易地进行卡合片521相对于安装孔420的定位。

并且,卡合片521具有用于插入铆接片421的凹处523(参照图17的a和图17的b)。凹处523沿着第2面402敞开。具体地说,凹处523向远离突起522的方向凹陷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片421相对于突板422的突出量比从突起522到凹处523的底部的距离稍小,以使得铆接片421能够穿过突起522与卡合片521之间的空间而插入到凹处523内。

罩5以将周壁部51纳入安装构件4的侧板41的内侧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构件4。因此,在从led模块3观察时,周壁部51配置于比安装构件4的侧板41更靠近前的位置。换言之,金属制的侧板41配置于比树脂制的罩5的周壁部51靠外侧的位置,成为与器具主体10(反射构件12的侧板121)对置的部位。

例如,假如是树脂制的罩在光源单元中被配置于最外周部位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由于从固体光源(led)发出的热而罩发生变形(热膨胀),则有可能导致最外周部位的罩与反射构件12的侧板121接触。因此,在树脂制的罩被配置为光源单元的最外周部位的情况下,需要针对光源单元(罩)与反射构件12的侧板121之间的间隙进行考虑了热膨胀的设计。总之,需要将上述间隙预先设定得大。这样设定得大的间隙容易被人看见,还有可能使外观的设计性(美观性)受损。

在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2中,金属制的侧板41相当于最外周部位,因此因来自led模块3的热而膨胀从而侧板41与反射构件12的侧板121接触的可能性低。其结果,不需要针对光源单元2与反射构件12的侧板121之间的间隙进行考虑了热膨胀的设计,能够提供具有尽可能抑制了该间隙尺寸的构造的照明器具1。而且,通过尽可能抑制该间隙尺寸,能够抑制外观的设计性的降低。

特别是,4个安装部52分别配置于在沿着正方形的框状的周壁部51的中心轴c1(参照图11)观察时相对于中心轴c1成对称的位置。因此,因来自led模块3的热引起的罩5的变形(膨胀)得以抑制,能够抑制罩5相对于安装构件4的晃动。因而,能够提供对热的可靠性高的光源单元2。

下面,说明罩5对安装构件4的安装过程。首先,各安装部52的卡合片521和突起522从安装板40之下向上被插通至对应的安装孔420(参照图11)。突起522的上端的角部被倒角加工,因此能够平滑地插通到安装孔420。而且,通过安装孔420从第2面402突出的各铆接片421(参照图17的a)向内侧被铆接。即,铆接片421以相对于突板422成大致90度的角度的方式向内侧被折弯(参照图17的b)。此时,铆接片421穿过突起522与卡合片521之间的空间而被插入到凹处523内。

通过这样,卡合片521与铆接片421卡合。也就是说,罩5以将周壁部51纳入侧板41的内侧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构件4的安装板40,因此能够在抑制使用安装零件和螺丝等其它部件的同时将罩5安装于安装构件4。其结果,能够减少作为光源单元2整体的构件件数,能够谋求削减制造成本。

此外,如图17的b所示,位于铆接片421的上端的载置片423与凹处523内的上表面接触,从而能够谋求卡合片521与铆接片421的卡合状态的稳定化。

另外,构成为: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安装板40时,在卡合片521与铆接片421卡合的状态下,4个安装部52和4个被安装部42纳入比正方形的安装板40的外周缘靠内侧的区域。也就是可以说,安装部52和被安装部42处于在人将光源单元2从下方仰视时不易看见的位置。因而,外观的设计性(美观性)提高。另外,还对作为光源单元2整体的小型化有贡献。

一对安装用具8(第1安装用具8a、第2安装用具8b)具有相同的结构。各安装用具8具有安装弹簧80以及用于将安装弹簧80安装于安装板40的安装零件85(参照图11以及图14-图20)。安装弹簧80由具有线圈部81、2根臂部以及末端部84的扭力螺旋弹簧构成。将2根臂部中的长的一方的臂部称为第1臂部82,将短的一方的臂部称为第2臂部83。第1臂部82具有挂钩片820、第1臂片821以及第2臂片822。第1臂片821从线圈部81的末端向线圈部81的径向突出。其中,第1臂片821的长边方向上的多个部位(例如两处)向相同的方向(朝下方)被折弯(参照图20)。挂钩片820形成为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u字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与第1臂片821的顶端连接,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与第2臂片822的顶端连接(参照图18)。第2臂片822的后端与末端部84连接。其中,第2臂片822的长边方向上的多个部位(例如两处)向相同的方向(朝下方)被折弯(参照图19)。末端部84从第2臂片822的后端起与挂钩片820大致平行地突出。

安装零件85具有底座850、第1支承部851、第2支承部852、限制部853以及固定部854。底座850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参照图15)。第1支承部851设置于底座85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第1支承部851形成为桥状,被插通至安装弹簧80的线圈部81(参照图19)。也就是说,第1支承部851构成为将线圈部81以能够绕其轴旋转的方式支承。此外,第2臂片822被挂在底座850(参照图21)。

第2支承部852设置于底座85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第2支承部852形成为半圆筒形状,被插通有安装弹簧80的末端部84(参照图15-图20)。也就是说,第2支承部852构成为将第1臂部82以能够以末端部84为轴旋转的方式支承。换言之,第2支承部852构成为将第1臂部82以能够以第2臂片822的端部为支点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此,在从底座85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观察时,线圈部81的轴和第2支承部852的轴排列成大致直线状(参照图15)。另一方面,在从底座850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观察时,线圈部81的轴比第2支承部852的轴靠上方(参照图20)。如图14所示,2个安装用具8a、8b的安装零件85被螺纹固定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中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且左右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在此,优选的是,一对安装用具8a、8b位于穿过光源单元2的重心位置的直线上。各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突出至安装板40之外(参照图12)。

限制部853形成为矩形平板状,构成为从底座850的短边方向的一端部向斜上方突出。也就是说,限制部853构成为通过将其顶端与第1臂片821抵接来限制第1臂部82的位移(旋转)。固定部854以在底座850的短边方向上与第2支承部852并排的方式从底座850朝上方突出,在其上表面设置有圆形的螺丝插通孔855(参照图15)。安装零件85通过被插通至固定部854的螺丝插通孔855的螺丝拧入安装板40的螺丝孔,来被固定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中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且左右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参照图10)。而且,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突出至安装板40之外(参照图12)。

在此,第2臂片822形成为比第1臂片821长。因而,在安装弹簧80安装于安装零件85的状态下,第2臂片822相比于第1臂片821更向远离安装零件85的方向突出,因此挂钩片820和第2臂片822稍微挠曲(参照图15-图21)。然而,当第1臂部82被施加朝上方的力时,线圈部81在仍被支承于第1支承部851的状态下向上方位移,因此从线圈部81的轴向观察时,第1臂片821的末端与第2臂片822的末端(末端部84)大致重叠。其结果,第1臂部82被施加朝上方的力时的挂钩片820和第2臂片822的挠曲被消除,因此挂钩片820成为与线圈部81的轴大致平行的状态。

在光源单元2中,如图16所示,电源单元6和第1安装用具8a以在电源单元6与第1安装用具8a之间不存在充电部分的方式在安装板40的一面(第2面402)沿着规定方向(安装板40的第2方向)排列。充电部分是照明器具1中通电的部分,例如是电线200。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单元6配置于相比于第2安装用具8b靠近第1安装用具8a的位置。更详细地说,电源单元6和第1安装用具8a配置成在规定方向(安装板40的第2方向、图16中的前后方向)上相邻。因此,在电源单元6与第1安装用具8a之间,没有确保能够配置充电部分的区域(充电区域、布线区域)。

另外,在电源单元6中,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与规定方向(前后方向)正交。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不需要以严格的含义与规定方向正交,也可以相交。另外,外壳60位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并且,第1安装用具8a位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由此,第1安装用具8a位于电源单元6的外壳60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因此,第1安装用具8a在规定方向(前后方向)上不是与输入连接器62及输出连接器63对置,而是与外壳60对置。

并且,第1安装用具8a、外壳60以及安装板40如图16所示那样被设计成外壳60的相对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的高度h1比第1安装用具8a的相对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的高度h2高。由此,外壳60作为抑制作业者的手等从安装构件4与器具主体10的间隙过于进入器具主体10内的壁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16所示,电线200的第1端201与连接器62电连接,第2端202相对于电源单元6位于与安装用具8a相反的一侧。在此,电线200穿过第1保持用具43的覆盖片432与安装板40之间以及第2保持用具44的覆盖片442与安装板40之间,并被固定于安装板40。由此,电线200的第2端202以相对于电源单元6位于与安装用具8a相反的一侧的方式保持于安装板40。

在以上所述的照明器具1中,如图14所示,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1101a、1101b、1101c、1101d)在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基准平面)沿着第1直线l10排列。第1直线l10在基准平面中与将一对结合部114、114彼此连接的第2直线l20正交。在此,一对结合部114、114与光源单元2的一对安装用具8、8结合。因此,将一对结合部114、114彼此连接的第2直线l20与将一对安装用具8a、8b彼此连接的直线一致。因而也可以说,第1直线l10在基准平面中与将一对安装用具8a、8b彼此连接的直线正交。另外,第1直线l10在基准平面中穿过一对挂钩部(结合部)114、114间的中心。

另外,在照明器具1中,如图14所示,电源单元6和功能单元(端子台13)在基准平面内相对于第1直线l10位于互为相反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降低电源单元6及功能单元(端子台13)与吊挂螺栓90的干扰的可能性。而且,电源单元6与端子台13利用电线200被电连接。电线200通过第1保持用具43被保持于安装板40。在此,第1保持用具43在基准平面内位于第1直线l10上。也就是说,在第1直线l10上,电线200固定于安装板40,因此能够降低从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中的某一个被插入到器具主体10内的吊挂螺栓90与电线200接触的可能性。并且,第1保持用具43具有位于安装板40与底壁110之间的覆盖片432,在覆盖片432与安装板40之间保持电线200。因此,通过覆盖片432能够保护电线200以免受吊挂螺栓90的影响。另外,第1保持用具43在基准平面内与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中的任一个均不重叠。由此,能够使电线200远离吊挂螺栓90。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吊挂螺栓90与电线200接触的可能性。

并且,如图10和图11所示,2个led模块3(光源)安装于安装板40中的与一面(第2面402)相反侧的面(第1面401)。因此,与在安装板40的一面(第2面402)安装光源单元2的情况相比,能够采用更大的光源单元2。

接着,说明将照明器具1施工于顶棚的作业。进行施工作业的作业者首先向底壁110的插通孔1100插通电源线,之后对插通至螺栓插通孔1101(在图5中是螺栓插通孔1101b)的吊挂螺栓90拧紧螺母91,由此将器具主体10安装到吊挂螺栓90(参照图5)。另外,作业者通过将从插通孔1100引入的电源线与端子台13进行接线来将器具主体10配设于顶棚。此外,器具主体10使收容部11与反射构件12通过导通部113来电导通,因此能够省去对收容部11和反射构件12这两方进行接地施工的麻烦。

接着,作业者穿过设置于后侧的侧板121d的贯通孔124向设置于后侧的侧壁111d的挂钩部114b的孔1143插入后侧的安装用具(第2安装用具)8b的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此时,作业者从挂钩部114b的第2突片1142之上插入第1臂部82的挂钩片82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之后从临时保持片1140与第1突片1141之间插入挂钩片820整体。此外,如果作业者为了插入到挂钩部114b的孔而对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施加朝上方的力,则第1臂部82的挂钩片820成为与线圈部81的轴大致平行的状态,因此容易谋求提高作业性。然后,作业者将第1臂部82的挂钩片820挂在挂钩部114b的临时保持片1140,由此能够使光源单元2临时保持于器具主体10。在此,第1臂部82在与安装零件85的限制部853抵接的位置处被限制位移,因此能够谋求抑制因过度的位移引起的塑性变形。

作业者在使光源单元2临时保持于器具主体10的状态下进行端子台13与电源单元6的接线作业。特别是,电线200的第2端202相对于电源单元6位于与第1安装用具8a相反的一侧,因此比较靠近第2安装用具8b。因此,容易进行接线作业。此外,在上述临时保持状态下,即使挂钩片820移动到临时保持片1140与第1突片1141之间,由于挂钩片820挂在第2突片1142,因此安装弹簧80不慎脱离挂钩部114的可能性也极低。

然后,作业者将前侧的安装用具8a的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插入到设置于前侧的侧板121c的挂钩部114a的孔1143。此时,作业者需要按压第1安装用具8a的安装弹簧80来使其挠曲。然而,在电源单元6与第1安装用具8a之间不存在充电部分(例如电线200)。因此,作业者误触到充电部分的可能性低。因此,能够提高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的安全性。

在此,在电源单元6的外壳6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存在输入连接器62和输出连接器63,而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与电源单元6及第1安装用具8a排列的规定方向交叉。作业者触到如输入连接器62、输出连接器63那样的充电部分的可能性低。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光源单元安装到器具主体的作业的安全性。

特别是,第1安装用具8a在前后方向上不是与输入连接器62及输出连接器63对置,而是与外壳60对置。因此,即使在作业者触到电源单元6的情况下,也不是触到如输入连接器62、输出连接器63那样的充电部分,而是触到外壳60。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的安全性。

并且,如图18所示,外壳60的相对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的高度h1比第1安装用具8a的相对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的高度h2高。因此,通过外壳60来抑制作业者的手等从安装板40与器具主体10的间隙过于进入器具主体10内。

另外,电线200的第2端202相对于电源单元6位于与第1安装用具8a相反的一侧,因此作业者触到电线200的第2端202的可能性低。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的安全性。

之后,作业者将光源单元2举起并收容到收容部11内。当光源单元2收容到收容部11内时,安装用具8a、8b的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挂在侧壁111c、111d的挂钩部114a、114b的缘。其结果,光源单元2通过2个安装弹簧80的弹簧力而支承于器具主体10。也就是说,光源单元2通过将第1安装用具8a及第2安装用具8b分别与挂钩部(第1结合部)114a及挂钩部(第2结合部)114b结合来安装于器具主体10。在此,安装用具8与挂钩部114的结合作业如果在之后进行则难以通过目视来进行。因此,通过先进行第2安装用具8b与挂钩部114b的结合作业,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的安全性。

在此,在照明器具1中,如图14所示,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1101a、1101b、1101c、1101d)排列的第1直线l10与将一对挂钩部(结合部)114、114彼此连接的第2直线l20正交。由此,能够在远离在器具主体10内突出的吊挂螺栓90的位置进行将各安装用具8与对应的挂钩部114进行结合的作业。因此,吊挂螺栓90不易妨碍作业。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另外,第1直线l10穿过一对挂钩部(结合部)114、114间的中心。因此,能够使各挂钩部(结合部)114足够远离吊挂螺栓90,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

通过如以上那样的过程,照明器具1的施工作业完成。

当通过从电源单元6供给的直流电力而2个led模块3点亮时,从各led模块3放射的光透过罩5的底部50和周壁部51、且在底部50和周壁部51中扩散后照射到照明空间。在此,周壁部51具有在收容部11的下方向外突出的第1周壁部511(以下还有时称为前壁部)以及收容在收容部11内的第2周壁部512(以下还有时称为右壁部)(参照图10、图11以及图13)。透过第2周壁部512的光中的透过第2周壁部512的靠近上端的部分的光被安装构件4的侧板41遮挡,因此不易漏到收容部11内。另外,透过第2周壁部512的靠近上端的部分的光被侧板41的侧面(反射面)反射后照射到照明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光源单元2中的侧板41与周壁部51之间的间隙20(参照图13)变暗(亮度降低)。其结果,光源单元2能够抑制罩5的周边部分的明亮度的降低来谋求提高光的均匀度。并且,照明器具1将光源单元2中的周壁部51中的第2周壁部512的上端部分收纳到收容部11内,因此,通过将侧板41隐藏在收容部11内,与第2周壁部512整体暴露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美观的降低。其中,光源单元2也可以构成为在侧板41的外侧配置周壁部51。

另外,罩5构成为相比于第1周壁部511的相对于安装基板31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θ1而言第2周壁部512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θ2小(参照图13)。在对周壁部51的表面实施压褶加工的情况下,需要对周壁部51附加拔模斜度。然而,为了附加拔模斜度而周壁部51的表面的倾斜角度越大,则周壁部51与收容部11的侧壁111之间的距离也变大。而且,周壁部51与收容部11的侧壁111之间的距离越大,则器具主体10与光源单元2之间的间隙越显眼,因此存在照明器具1的美观受损的可能性。

因此,优选的是,周壁部51被分为靠近底部50的一侧(远离安装构件4的一侧)的第1周壁部511以及相对于第1周壁部511而言远离底部50的一侧(靠近安装构件4的一侧)的第2周壁部512。如果第1周壁部511的倾斜角度θ1被设为拔模斜度所需的角度、且第2周壁部512的倾斜角度θ2被设为小于第1周壁部511的倾斜角度θ1的角度,则在不使器具主体10与光源单元2之间的间隙显眼的同时容易对周壁部51的表面实施压褶加工。

在此,形成罩5的合成树脂材料的线膨胀率比形成安装构件4的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率相当高(例如6倍~7倍程度),因此存在膨胀的罩5与侧板41抵接的可能性。如果膨胀的罩5的周壁部51与侧板41抵接,则有可能从罩5产生异响或者罩5发生塑性变形。因此,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在周壁部51(第2周壁部512)与侧板41之间设置有沿着与安装板4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间隙20。优选的是,间隙20至少被设定成膨胀的罩5的周壁部51不与侧板41接触、或者即使周壁部51接触也不会从侧板41受到过大的力的程度的尺寸。

在此,在光源单元2收容于收容部11时,安装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的电源单元6及无线通信单元7与收容部11的底壁110抵接,有可能从底壁110对电源单元6和无线通信单元7施加应力。如果对电源单元6和无线通信单元7施加应力,则有可能发生在电源单元6的外壳60、无线通信单元7的外壳70上留伤痕等不良状况。然而,在器具主体10中设置有限制片115,因此光源单元2通过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与限制片115的下端抵接从而收容部11内的光源单元2的位置被限制(参照图22)。因此,电源单元6和无线通信单元7不与安装板40抵接,能够谋求降低从器具主体10施加到光源单元2的应力。

另外,限制片115形成为从收容部11的侧壁111向收容部11内突出。因此,与限制片115突出至收容部11之外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收容部11的小型化。并且,多个限制片115各自形成为从4个侧壁111中的不相邻的2个侧壁111(左侧的侧壁111和右侧的侧壁111)分别突出。因而,在光源单元2安装于器具主体10的状态下,多个限制片115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抵接,由此能够谋求光源单元2相对于器具主体10的晃动的降低和倾斜的抑制。此外,在各侧壁111,在靠近底壁110的角落的位置配置有限制片115,因此能够进一步谋求光源单元2相对于器具主体10的晃动的降低和倾斜的抑制。另外,在4个侧壁111中的不具有挂钩部114的2个侧壁111(左右两侧的侧壁111)设置有多个限制片115。因而,多个限制片115与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中的左右两端抵接,由此能够抑制以2个安装用具8为支点的光源单元2的摆动(晃动)。

在此,光源单元2的安装弹簧80在光源单元2安装于器具主体10的状态下,穿过设置于收容部11的侧壁111的挂钩部114的孔而突出至收容部11之外(参照图2)。也就是说,照明器具1不会如以往例那样多个固定弹簧各自的臂部比器具主体的顶面更向上突出,因此不需要在器具主体10的上方设置用于使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退避的空间。其结果,照明器具1容易谋求提高施工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第1臂部82形成为随着沿着从安装构件4突出的方向(前后方向)远离安装构件4而向沿着光源单元2的插入方向(上下方向)远离底壁110的方向(朝下方)弯曲。因此,能够避免由于从侧壁111突出的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与比器具主体10靠上方的构件发生干扰而施工作业的作业性降低的情况。

并且,光源单元2具备多个(例如2个)安装弹簧80。这2个安装弹簧80在安装构件4的对置的2个边(前侧的边和后侧的边)分别各配置有至少1个。因而,作业者在从器具主体10卸下光源单元2时,只要在将光源单元2向下方拉下之后从挂钩部114的孔拔出各安装弹簧80即可,因此容易谋求提高从器具主体10卸下光源单元2时的作业性。此外,安装构件4的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与收容部11的限制片115的下端抵接,由此收容部11内的光源单元2的位置被限制(参照图7)。因此,在照明器具1中,电源单元6不与安装板40抵接,能够谋求降低从器具主体10施加到光源单元2的应力。

在此,照明器具1的器具主体10具备收容部11和反射构件12这2个部件。而且,照明器具1构成为使光源单元2支承于安装于吊挂螺栓90的收容部11。因此,对收容部11要求用于支承器具主体10和光源单元2的机械强度,而对反射构件12不要求这种机械强度。因而,能够使形成反射构件12的金属板的板厚比形成收容部11的金属板的板厚薄。其结果,在照明器具1中,与收容部11和反射构件12由相同板厚的金属板形成的情况相比,在由板厚比形成收容部11的金属板薄的金属板形成反射构件12的情况下,能够谋求削减器具主体10的制造成本。

另外,反射构件12的侧板121具有供光源单元2的安装弹簧80插通的贯通孔124。因而,即使产生因地震引起的强的摆动而卡止部112的卡止脱开,由于安装弹簧80挂在侧板121中的贯通孔124的上缘,因此反射构件12掉下的可能性也低。

此外,光源单元2所具备的2个安装用具8(第1安装用具8a、第2安装用具8b)未必是相同构造。例如,作为光源单元2的变形例,也可以如图23所示那样单侧的安装用具8(第2安装用具8b)中代替安装弹簧80而具有钩形的挂钩零件86。挂钩零件86形成为钩形且从光源单元2的安装构件4的端向外突出。挂钩零件86挂在器具主体10的侧壁111d的挂钩部114b,能够使光源单元2临时保持于器具主体10。而且,光源单元2通过挂钩零件86挂在后侧的侧壁111c的挂钩部114b,第1安装用具8a的安装弹簧80挂在前侧的侧壁111c的挂钩部114a,由此被支承于器具主体10的收容部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器具主体10具有一对结合部114、114,但是器具主体10也可以具有多对结合部114、114。例如,前侧的侧壁111c和后侧的侧壁111d各自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挂钩部(结合部)114。例如,在侧壁111c、111d各自中,也可以2个以上的挂钩部114沿着侧壁的长边方向排列设置。在该情况下,光源单元2也可以具有与多对结合部114、114分别结合的多对安装用具8、8。这样,在照明器具1中,光源单元2只要通过将至少一对安装用具8、8与器具主体10的至少一对结合部114、114分别结合,来安装到器具主体10即可。

另外,安装弹簧80是只具有1个线圈部81的基本形状的扭力螺旋弹簧,因此难以在使挂钩片820处于与线圈部81的轴平行的状态下使第1臂部82旋转。因此,安装用具8的安装零件85具备:第1支承部851,将线圈部81以能够绕其轴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第2支承部852,将第1臂部82以能够以其端部为支点旋转的方式支承。而且,第2支承部852构成为将第1臂部82的旋转的支点配置于线圈部81的轴的靠近安装构件4(的安装板40)的位置。因此,第1臂部82被施加力而旋转时的挂钩片820和第2臂片822的挠曲被消除,因此能够使挂钩片820成为与线圈部81的轴大致平行的状态。如果挂钩片820成为与线圈部81的轴大致平行的状态,则作业者容易将挂钩片820插入到挂钩部114的孔。

下面,列举几个变形例。下面,将上述的实施方式称为“基本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也能够与上述的基本例适当进行组合来应用。

在基本例中,安装孔420的数量是4个,与4个安装孔420分别对应地卡合片521的数量也是4个。但是,安装孔420和卡合片521各自的数量只要1个以上即可,对它们的数量不特别限定。例如,安装孔420和卡合片521各自的数量也可以仅为1个。在该情况下,罩5也可以仅在一个部位铆接固定于安装构件4,对于其它部位,通过螺纹固定等来进行固定。

另外,安装孔420的数量与卡合片521的数量也不需要彼此相同,安装孔420的数量也可以多于卡合片521的数量。总之,也可以设为能够从多个安装孔420中适当地选择插通卡合片521的安装孔420。

在基本例中,罩5的各安装部52设置于构成周壁部51的4个壁部中的对应的壁部的上端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但是,不限于此,各安装部52也可以设置于对应的壁部的上端中的靠长边方向的一端的位置(或靠另一端的位置)。

但是,如果考虑上述的因热引起的罩5的变形的抑制,优选的是,在2个安装部52设置于前壁部511和后壁部513的情况下分别配置于在沿着中心轴c1观察时相对于中心轴c1成对称的位置。例如,优选的是,在2个安装部52中的一方设置于前壁部511的上端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与右端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2个安装部52中的另一方设置于后壁部513的上端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与左端的中间位置。

同样地,优选的是,在2个安装部52设置于右壁部512和左壁部514的情况下分别配置于在沿着中心轴c1观察时相对于中心轴c1成对称的位置。例如,优选的是,在2个安装部52中的一方设置于右壁部512的上端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与前端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2个安装部52中的另一方设置于左壁部514的上端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与后端的中间位置。

在基本例中,各被安装部42具有载置片423和定位片424,但是它们不是光源单元2中必需的结构要素,也可以不设置。

在基本例中,各安装部52具有突片520和突起522,但是它们不是光源单元2中必需的结构要素,也可以不设置。

在基本例中,罩5的底部50形成为在沿着其厚度方向观察时呈与安装板40大致相同形状的正方形状,罩5的周壁部51形成为在沿着底部5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呈正方形的框状。但是,对它们的形状不特别限定,安装板40和底部50也可以形成为长方形状,周壁部51也可以形成为长方形的框状。

安装板40和底部50的形状不限定于矩形状(正方形状或长方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状。另外,周壁部51的形状不限定于矩形框状(正方形的框状或长方形的框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的框状。

在光源单元2中,对led模块3的数量不特别限定。另外,光源单元2未必具备led模块3、罩5以及无线通信单元7。

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明确可知,第1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具备:固体光源模块(led模块3),在安装基板(31)的安装面安装有1个以上的固体光源(led30);以及安装构件(4),安装led模块3。并且,光源单元(2)具备罩(5),该罩(5)具有透光性,以覆盖led模块3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构件(4)。安装构件(4)具有:平板状的安装板(40),在表面(下表面)安装led模块3;以及侧板(41),从安装板(40)的缘向下表面侧突出。罩(5)形成为具有与led模块3对置的底部(50)以及从底部(50)的周缘朝向安装板(40)突出的周壁部(51)的箱状。侧板(41)突出至在从与安装板(4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观察时led模块3被隐藏的高度。

第1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通过使从led模块3放射并透过周壁部(51)的光的一部分被侧板(41)反射,来能够抑制罩(5)的周边部分的明亮度的降低。

第2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中,优选的是,在从与安装板(4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周壁部(51)配置于led模块3与侧板(41)之间。

第2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通过将周壁部(51)配置于侧板(41)的内侧,能够用侧板(41)保护周壁部(51)。

第3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能够通过与第1或第2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中,优选的是,周壁部(51)具有沿着安装板(40)的厚度方向排列的第1周壁部(511)和第2周壁部(512)。优选的是,相比于第1周壁部(511),第2周壁部(512)位于更靠近安装板(40)的位置。优选的是,第1周壁部(511)和第2周壁部(512)以随着沿着安装板(40)的厚度方向远离安装板(40)而接近led模块3的方式倾斜。优选的是,第2周壁部(512)倾斜的角度(θ2)小于第1周壁部(511)倾斜的角度(θ1)(θ2<θ1)。

第3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在不使与器具主体(10)之间的间隙显眼的同时容易对周壁部(51)的表面实施压褶加工。

第4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能够通过与第1~第3方式中的任一个的组合来实现。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中,优选的是,具备金属制的安装构件(4)和合成树脂制的罩(5)。优选的是,在周壁部(51)与侧板(41)之间设置有沿着与安装板(4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间隙(20)。

第4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能够使膨胀的罩(5)的周壁部(51)不易碰到侧板(41)。

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明确可知,第5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具有第1~第4方式中的任一个的光源单元(2)以及支承光源单元(2)的器具主体(10)。

第5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通过使从led模块3放射并透过周壁部(51)的光的一部分被侧板(41)反射,来能够抑制罩(5)的周边部分的明亮度的降低。

第6发明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有:箱形的收容部(11),一面(下表面)开口;以及反射构件(12),从收容部(11)的下表面的缘突出。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以使侧板(41)收纳于收容部(11)内、且使周壁部(51)的至少一部分从(收容部(11)的)下表面突出至收容部(11)之外的方式支承于器具主体(10)。

第6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将安装构件(4)的侧板(41)隐藏在器具主体(10)的收容部(11)内,由此与周壁部(51)整体暴露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美观的降低。

第7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具备形成为板状且安装led模块3的安装构件(4)和安装弹簧(80)。优选的是,安装弹簧(80)由具有线圈部(81)和臂部(第1臂部82)的扭力螺旋弹簧构成。优选的是,第1臂部82形成为u字形状。优选的是,安装弹簧(80)在使第1臂部82从安装构件(4)突出的状态下使线圈部(81)和第1臂部82的端部支承于安装构件(4)。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备:收容部(11),形成为在一面具有开口部的箱状,包括安装构件(4)的光源单元(2)的一部分穿过开口部插入到该收容部(11);以及挂钩部(114),安装弹簧(80)挂在该挂钩部(114)。优选的是,收容部(11)具有:平板状的底壁(110),沿着光源单元(2)的插入方向与安装构件(4)对置;以及侧壁(111),从底壁(110)的周缘立起。优选的是,挂钩部(114)具有将侧壁(111)沿侧壁(111)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孔(1143),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挂在侧壁(111)中的孔(1143)的缘。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在第1臂部82挂在挂钩部(114)的状态下通过安装弹簧(80)的弹簧力支承于器具主体(10)。

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多个固定弹簧各自的臂部不会比器具主体的顶面更向上突出,不需要在器具主体(10)的上方设置用于使安装弹簧(80)的第1臂部(82)退避的空间。其结果,第7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容易谋求提高施工作业的作业性。

第8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具备光源(led模块3)、安装led模块3的安装构件(4)以及至少1个安装用具(8)。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形成为在一面具有开口部的箱状。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备:收容部(11),包括安装构件(4)的光源单元(2)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开口部插入到该收容部(11);以及挂钩部(114),安装用具(8)的一部分(安装弹簧80)挂在该挂钩部(114)。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备限制片(115),该限制片(115)限制收容部(11)内的光源单元(2)的位置。优选的是,限制片(115)配置于沿着led模块3的插入方向(上下方向)与安装构件(4)对置的位置。

优选的是,第8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通过安装板(40)的第2面(402)与限制片(115)抵接,收容部(11)内的光源单元(2)的位置被限制。其结果,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光源单元(2)不与安装板(40)抵接,能够谋求降低从器具主体(10)施加到光源单元(2)的应力。

第9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具备:光源(led30);安装构件(4),形成为板状,安装led30;以及安装用具(8)。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备:收容部(11),固定于设置于顶棚(顶棚主体9)的构造物(吊挂螺栓90);以及反射构件(12),与收容部(11)结合来调整光源单元(2)所发出的光的配光。优选的是,收容部(11)具有挂钩部(114),安装用具(8)的一部分(安装弹簧80或挂钩零件86)挂在该挂钩部(114)。

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对收容部(11)要求用于支承器具主体(10)和光源单元(2)的机械强度,而对反射构件(12)不要求这种机械强度。因而,能够使形成反射构件(12)的金属板的板厚比形成收容部(11)的金属板的板厚薄。其结果,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与收容部(11)和反射构件(12)由相同板厚的金属板形成的情况相比,在由板厚比形成收容部(11)的金属板薄的金属板形成反射构件(12)的情况下,能够谋求削减器具主体(10)的制造成本。

第10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通过与第1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0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中,优选的是,具备:安装构件(4),安装led模块3;以及罩(5),具有透光性,以覆盖led模块3的方式支承于安装构件(4)。优选的是,安装构件(4)具有:平板状的安装板(40),led模块3安装于第1面(401);侧板(41),从安装板(40)的缘向第1面(401)侧突出。优选的是,罩(5)形成为具有与led模块3对置的底部(50)以及从底部(50)的周缘朝向安装板(40)突出的周壁部(51)的箱状。优选的是,安装板(40)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420)。优选的是,周壁部(51)具有穿过安装孔(420)从安装板(40)的与第1面(401)相反侧的第2面(402)突出的卡合片(521)。优选的是,罩(5)通过从第2面(402)突出的卡合片(521)与安装板(40)的一部分卡合来支承于安装构件(4)。

在第10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中,穿过安装板(40)的安装孔(420)从第2面(402)突出的卡合片(521)与安装板40的一部分卡合,由此罩(5)支承于安装构件(4)。因而,能够在抑制使用安装零件和螺丝等其它部件的同时将罩(5)安装于安装构件(4)。其结果,第10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2)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能够减少作为光源单元(2)整体的构件件数来谋求削减制造成本。

第11方式的照明器具(1)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1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具有:电源单元(6),使led(30)点亮;安装用具(8a);以及安装板(40),安装电源单元(6)和安装用具(8a)。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有为了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而与安装用具(8a)结合的结合部(114a)。优选的是,电源单元(6)和安装用具(8a)以在电源单元(6)与安装用具(8a)之间不存在充电部分(电线200)的方式在安装板(40)的一面(第1面401)沿着规定方向排列。

第11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提高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的安全性。

第12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2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具有安装led(30)的安装板(40)以及至少一对安装用具(8)。优选的是,器具主体(10)具有:底壁(110);以及至少一对结合部(114、114),位于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优选的是,光源单元(2)通过将至少一对安装用具(8、8)与至少一对结合部(114、114)分别结合,来安装于器具主体(10)。优选的是,底壁(110)具有供吊挂螺栓(90)插通的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优选的是,多个螺栓插通孔(1101)在与底壁(1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沿着第1直线(l10)排列。优选的是,第1直线(l10)在所述平面与将至少一对结合部(114、114)彼此连接的第2直线(l20)正交。

第12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光源单元(2)安装到器具主体(10)的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