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马桩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379发布日期:2018-09-14 22:0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室外马桩灯。



背景技术:

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将栓马桩与灯具结合,以形成立柱状的照明系统,通常将其称之为马桩灯,从而使得照明系统特点鲜明、具有艺术氛围。马桩灯通常设置在室外,通常马桩灯包括基座、灯箱、顶盖和设于灯箱内的照明灯,在室外风沙较大的情况下,马桩灯的灯箱表面极易附着灰尘,从而导致亮度逐渐降低,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另外,马桩灯内的照明灯通常采用高压汞灯或钠灯,接通电源时,其散发的热量较高,且由于其设置于灯箱内,灯箱内空气流动较差,则不利于对灯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除灰尘并提高散热效果的室外马桩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室外马桩灯包括基座、灯箱、顶盖和设于灯箱内的照明灯,所述灯箱设置在基座和顶盖之间,灯箱内设有散热风管,散热风管轴向贯穿于灯箱中心,照明灯环绕在散热风管的外周;顶盖上设有第一环形风口,基座上设有第二环形风口,第一环形风口和第二环形风口的出风端相对设置并与外部连通,基座内设有风机,风机通过两位三通换向阀分别与第二环形风口和散热风管的下端连通,散热风管的上端与第一环形风口连通,风机启动时,两位三通换向阀可间歇往复切换;灯箱外周设有可沿灯箱上下滑动的环形的除尘刷,除尘刷上嵌有永磁体,散热风管外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若干电磁铁,并设有与电磁铁电连接的电源,散热风管内设有与电磁铁一一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座体和控制杆,控制杆铰接在座体上,控制杆处于顶部和底部时,电磁铁断开电源,控制杆处于中部时,电磁铁接通电源并与永磁体相吸。

本方案室外马桩灯的原理在于:

灯箱内的照明灯点亮时,同时风机开始工作,且两位三通换向阀往复切换,因此风机形成的气流将间隙性的从第一环形风口和第二环形风口排出。气流从第一环形风口排出时,气流将经过散热风管,散热风管一边吸收照明灯产生的热量,同时气流可带走散热风管的热量,以达到对照明灯散热的目的。

另外当气流经过散热风管时,气流从下向上运动,则气流将对控制开关的控制杆产生推力,从而控制杆的自由端将从底部转动至顶部;当控制杆经过中部的瞬间,电磁铁接通电源;且气流从第二环形风口切换至散热风管的瞬间,气流将依次推动控制杆转动,而不是使控制杆同时转动;因此,电磁铁将从下至上依次接通电源,以对除尘刷产生吸引,从而使除尘刷向上运动;除尘刷运动至灯箱上部后,电磁铁将失去对除尘刷的吸引,则除尘刷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即使得除尘刷可对灯箱进行除尘。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一)气流经过散热风管时,可对照明灯进行散热,同时气流从下至上依次推动控制开关的控制杆,从而可使电磁铁从下至上依次接通电源并断开电源,有利于推动除尘刷向上运动对灯箱的外壁进行除尘。

(二)第一环形风口和第二环形风口吹出的气流可带走被刷下的灰尘,且第一环形风口和第二环形风口吹出的气流沿灯箱的侧壁,可以防止尘埃吸附在灯箱侧壁上。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散热风管内的顶部设有对最上部的控制开关的控制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最上部的控制开关的控制杆仅能在底部和中部切换;当气流经过散热风管时,通过限位板对控制杆进行限位,则最上部控制开关的控制杆在气流的作用下将一直处于中部,即最上部的电磁铁一直接通电源;从而除尘刷运行灯箱上部后,只有当气流切换至第二环形风口时,除尘刷才会下落。因此除尘刷向上运动时,第一环形风口吹气;而除尘刷向下运动时,第二环形风口吹气,则除尘刷的运动方向与吹出的气流方向相反,有利于吹散灰尘。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杆的自由端设有迎风板;从而可增大自由端的迎风面,有利于气流推动控制杆向上转动;同时,迎风板可增大控制杆的自由端的重量,有利于控制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机通过u形弯管与两位三通换向阀连通,u形弯管内设有涡轮,与涡轮连接的转轴的一端伸出u形弯管并连接有曲柄,曲柄和两位三通换向阀的阀芯通过连杆连接形成曲柄滑块机构。当气流经过u形弯管时,将驱动涡轮转动,则涡轮将带动曲柄转动,由于曲柄、连杆和两位三通环形阀的阀芯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从而可驱动两位三通换向阀往复切换。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散热风管外壁上设有若干导热片;从而可提高散热风管对照明灯的吸热能力,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灯箱和顶盖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更换灯箱等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室外马桩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室外马桩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10、第二环形风口11、灯箱20、照明灯21、顶盖30、第一环形风口31、连接口32、除尘刷40、永磁体41、刷毛42、风机50、u形弯管51、两位三通换向阀60、阀芯61、曲柄62、减速器63、涡轮64、电磁铁70、控制开关80、座体81、控制杆82、曲轴83、金属触片84、控制板85、电刷86、迎风板87、限位棱89、散热风管90、散热片9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外马桩灯包括基座10、灯箱20、顶盖30和设于灯箱20内的照明灯21,灯箱20为横截面成正方形的筒状,灯箱20的侧壁设有若干镂空,以向外透光,且灯箱20的外壁上附有毛玻璃,以进行防风。基座10和顶盖30上均设有可与灯箱20的上端和下端对接的卡槽,灯箱20设置在基座10和顶盖30之间,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基座10和灯箱20上设置的卡槽卡接。

如图2所示,灯箱20的中部设有散热风管90,散热风管90固定在基座10上;顶盖30底面的中部设有连接口32,散热风管90的上端插入连接口32内。照明灯21固定在散热风管90上,并环绕于散热风管90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21采用高压钠灯;散热风管90外壁上设有若干导热片,以增强散热风管90对照明灯21的吸热能力。顶盖30底面的外沿设有第一环形风口31,第一环形风口31的进风端与连接口32连通;基座10顶面的外沿设有第二环形风口11,第一环形风口31和第二环形风口11的出风端与外部连通并相对设置,且第一环形风口31和第二环形风口11的出风端均位于灯箱20的外部,并贴近灯箱20外表面。

如图2所示,基座10内设有风机50,风机50通过两位三通换向阀60分别与第二环形风口11和散热风管90的下端连通。两位三通换向阀60包括阀座和阀芯61,其阀座上设有三个接口,分别为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风机50通过u形弯管51与阀座上的进风口连接,第一出风口与散热风管90的下端连接,而第二出风口与第二环形风口11连通;当阀芯61在阀座内往复滑动时,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将交替性地与进风口连接。

如图2所示,u形弯管51内设有涡轮64,与涡轮64固定的转轴的一端伸出u形弯管51,且基座10内设有与基座10转动连接的曲柄62,与涡轮64固定的转轴带动曲柄62转动,且转轴与曲柄62之间设有减速箱,以使曲柄62处于慢速转动状态。曲柄62和两位三通换向阀60的阀芯61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以使曲柄62、连杆和阀芯61构成曲柄62滑块机构,则涡轮64转动时,曲柄62将驱动阀芯61往复滑动,以使得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将交替性地与进风口连通。

如图1、图2所示,灯箱20外周套设有环形的除尘刷40,从而使得除尘刷40可相对于灯箱20上下滑动,除尘刷40朝向灯箱20的一侧设有刷毛42,则在除尘刷40相对于灯箱20滑动时,可去除灯箱20外壁吸附的灰尘。除尘刷40上嵌有永磁体41,散热风管90外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十个等间距设置的电磁铁70,散热风管90内从下至上设有十个等间距设置的控制开关80,其中一个控制开关80连接一个电磁铁70,以控制电磁铁70的通电和断电情况。如图2、图3所示,控制开关80包括座体81和控制杆82,控制杆82通过曲轴83铰接在座体81上,且曲轴83与控制杆82固定。座体81上设有限位棱89,使得控制杆82处于顶部和底部时,控制杆82均与水平面呈45°夹角。曲轴83的两端弯曲,且曲轴83的两端设有电刷86,座体81上则设有可分别与两电刷86接触的金属触片84,金属触片84将电源和电磁铁70连接,电刷86与金属触片84接触,则电磁铁70接通电源。而当控制杆82转动至中部时,电刷86正好与金属触片84接触。如图4所示,控制杆82的自由端设有迎风板87,以增大控制杆82的迎风面,并增大控制杆82自由端的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杆8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

另外,如图2所示,散热风管90内的顶部设有对最上部的控制开关80的控制杆82进行限位的控制板85,从而控制杆82杆向上转动时,将与控制板85相抵,即最上部的控制开关80的控制杆82此时仅能保持在中部位置,以使最上部的电磁铁70一直处于连通电源状态。

本实施例室外马桩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灯箱20内的照明灯21点亮时,并驱动风机50,u形弯管51内将形成气流并驱动涡轮64转动,涡轮64带动曲柄62转动,则两位三通换向阀60将往复切换。气流将经过散热风管90,散热风管90可带走所吸收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且本实施例中,散热风管90有铝合金制成。同时,气流将对控制开关80的控制杆82产生推力,在气流从第二环形风口11切换至散热风管90的瞬间,则离散热风管90下端越近的控制杆82响应越快;因此,气流将依次推动控制杆82转动;控制杆82经过中部时,电磁铁70接通电源对除尘刷40形成吸力。由于电磁铁70从下至上依次接通电源,对除尘刷40产生吸引,因此使除尘刷40向上运动,并最终与最上部的电磁铁70相吸停留在灯箱20的上部。

当气流切换至从第二环形出口排出时,控制杆82将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至底部,则除尘刷40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即在两位三通换向阀60往复切换的过程中,除尘刷40将往复上下滑动,从而通过除尘刷40对灯箱20进行除尘。

另外,除尘刷40向上运动时,第一环形风口31吹气;而除尘刷40向下运动时,第二环形风口11吹气,则除尘刷40的运动方向与吹出的气流方向相反,有利于吹散灰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