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5946发布日期:2019-06-28 23: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LED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户外led灯。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户外led灯一般采用叶片式散热结构,散热器的通风效果不佳,为了满足散热的需求,散热器的尺寸需要设计的较大,同时会导致产品的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户外led灯,在不增加灯具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增强灯具的发光强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户外led灯,包括电源模块与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一面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散热主体另一面依次安装有pcb板以及若干透镜,所述pcb板上设有led灯珠,所述散热主体朝向所述散热主体一面设有若干针状散热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上安装有透镜板,若干所述透镜固设于所述透镜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透镜板的覆盖范围内,所述pcb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led灯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板包括至少两块,所述透镜板呈扇形结构,至少两个所述透镜板周向排布以形成一圆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对应于所述透镜板的位置处设有防水凹腔,所述透镜板嵌设于所述防水凹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板的边沿处设有第一防水凹槽,所述透镜板与所述散热主体之间通过嵌入所述第一防水凹槽的第一防水圈进行防水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所述散热主体的中心向其外侧方向上,若干所述针状散热柱的高度逐渐增加,以使若干所述针状散热柱远离于所述散热主体一端形成一弧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朝向所述散热主体一面设有向所述散热主体方向凸出的凸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散热主体边缘处的所述针状散热柱的高度低于与之相邻的所述针状散热柱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散热主体外围的所述针状散热柱的直径大于位于所述散热主体内围的所述针状散热柱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通孔内设有通孔扣件,所述通孔扣件上设有弹性倒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朝向所述电源模块一面设有若干螺丝柱,所述螺丝柱包括圆柱体以及向所述圆柱体四周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圆柱体的中间位置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朝向所述电源模块一面对称设置有一对提手,一对所述提手通过所述螺丝柱固设于所述散热主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销轴孔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销轴孔设置的圆弧形滑槽,所述散热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架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轴孔同轴心的第二销轴孔以及轴线穿过所述圆弧形滑槽的螺纹孔,第一销轴孔与所述第二销轴孔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圆弧形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孔包括多处,多处所述螺纹孔均匀分布于以所述第一销轴孔为圆心的圆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壁的背面设有第二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通风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顶壳与底壳,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防水圈包括伸入部以及位于所述伸入部两侧的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所述顶壳设有第二防水凹槽以及防水挡边,安装时,所述伸入部嵌入所述第二防水凹槽内,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所述顶壳的内壁贴合,所述防水挡边分别与所述第二贴合部的侧面以及所述底壳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块的侧面以及远离于所述散热主体一面设有若干呈发散排布的散热翅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上设有环压板,所述散热主体的侧面上设有凹肩,所述环压板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抵持壁,所述环压板套设于所述散热主体上,且所述抵持壁贴合于所述凹肩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主体上还设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户外led灯发光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户外led灯,在散热主体朝向电源模块一面设置若干针状散热柱,相比于传统的叶片式散热结构,针状散热柱具有更好的散热能力,显著地增加的灯具的散热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户外led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户外led灯去除一个透镜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透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侧向视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户外led灯去除提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户外led灯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实施例的通孔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另一个实施例的通孔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电源模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户外led灯,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源模块100、散热主体200、pcb板300以及若干透镜400。散热主体200的一侧与电源模块100连接,另一侧依次安装有pcb板300与若干透镜400,pcb板300上设有若干led灯珠310,led灯珠310产生的光线通过透镜400向外界发射,本实施例中,散热主体200朝向电源模块100一面设有若干针状散热柱220,利用针状散热柱220显著增加了散热主体200的散热面积,从而增加了灯具的散热能力。

若干透镜400安装在透镜板410上,两者优选为一体成型。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透镜板410可以设置呈圆形,以安装在散热主体200上,在本发明的另选实施例中,透镜板410可以设置为扇形,通过至少2个透镜板410沿圆周方向依次拼接以形成一圆形结构,进而安装在散热主体200上,该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为了增加灯具的发光强度,在每个透镜板400的区域内,pcb板300上设有至少2个led灯珠310。

如图2与图3,散热主体200上设有用于安装透镜板400的防水凹腔210,防水凹腔210呈与透镜板400形状匹配的扇形结构,透镜板400嵌设于该防水凹腔210内,透镜板400的周边与防水凹腔210周边的内壁贴合,透镜板400的边沿处还设有第一防水凹槽420,透镜板400与散热主体200之间设有嵌入第一防水凹槽420之间的第一防水圈(图中未示出),第一防水圈为柔性材料,在透镜板400安装时,第一防水圈受到透镜板400安装时的挤压力变形并填充透镜板400与散热主体200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该处的防水等级。

若干针状散热柱220分布于散热主体200朝向电源主体100一侧的整个面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分布呈若干向外扩散的圆。如图5与图6,位于散热主体200边沿处的针状散热柱220的高度降低,以从整体上塑造轻薄的感觉,该处的针状散热柱220的直径增加,以增强其强度,利于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减少撞击损坏。

自散热主体200的圆心处,若干针状散热柱220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其高度逐渐增加,以形成一弧面结构,以在该弧面结构与电源模块100的底面之间形成一快速的散热通道,加快热量从中间向两侧移动,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7与图8,散热主体200朝向电源模块100一面还设有若干与针状散热柱220平行的螺丝柱230,若干螺丝柱230用于安装在散热主体200与电源模块100的连接以及在散热主体200上安装部件。螺丝柱230包括一圆柱体231以及第一加强筋232,第一加强筋232于圆柱体231的侧面向外延伸,以增强圆柱体231的强度,圆柱体231的中间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孔233。

如图5,散热主体200通过该螺丝柱230连接有一对提手240,一对提手240对称设于电源模块100的两侧。

如图9与图10,散热主体200上还设有一对安装壁250,一对安装壁250对称设于电源模块100另外的两侧。散热主体200通过一对安装壁250连接有支架500,支架500上设有第一销轴孔510以及围绕第一销轴孔510设置的圆弧形滑槽520,安装壁250上设有与第一销轴孔510同轴心的第二销轴孔251,安装壁250上还设有围绕第二销轴孔251设置的螺纹孔252,安装时,第一销轴孔510与第二销轴孔251通过销轴连接,以使两者可以相互转动,螺纹孔252与圆弧形滑槽520通过螺栓连接,以使该螺栓与螺纹孔252固定,而可以绕圆弧形滑槽520的路径上滑动,从而对支架500的运动进行导向及限位。优选的,安装壁250上周向均匀设置有4个螺纹孔252,以满足支架500的不同安装条件。

如图6,本实施例中,安装壁25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筋253;支架500与安装壁250接触,以通过支架500增加散热主体200的散热效率,且支架500上设有若干通风孔530,以辅助增强散热效果。

如图2、图11与图12,散热主体200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散热通孔,以保证散热主体200两侧的空气对流,为了整体的美观,在散热通孔内设有通孔扣件260,本实施例中,通孔扣件260为装饰环261或装饰网262,两者择一安装,装饰环261中间具有较大的通孔,装饰网262中间设有若干网格状的小通孔,装饰环261与装饰262的背面都设有用于安装在散热主体200上的弹性倒扣263。

如图9与图10,散热主体200的周面上还设有凹肩270,散热主体200通过该凹肩270安装有环压板600,环压板600设有向其内部伸出的抵持壁610,环压板600的内径大小大于散热主体200的直径大小,安装时,环压板600从散热主体200的背面套入,直至抵持壁610与凹肩270贴合。需要注意,本实施例中,抵持壁610与凹肩270的贴合,起到热接触的作用,利用环压板600与散热主体200的热接触,增加了散热主体200的散热效率。

散热主体200的出光一面还安装有遮光板700,遮光板700固设于环压板600的外表面上。沿出光方向上,遮光板700面积逐渐减小的圆柱面结构。

如图12至图14,电源模块100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壳110、底壳120以及位于顶壳110与底壳120形成的空间内的电源130。顶壳110与底壳120之间还设有第二防水圈140来保证其连接的防水性能,第二防水圈140包括伸入部141以及位于伸入部141两侧的第一贴合部142与第二贴合部143,顶壳110上设有供伸入部141嵌入的第二防水凹槽111以及位于第二防水凹槽111内侧的防水挡边112,安装时,第二防水圈140的底面安装在底壳120上,伸入部141嵌入第二防水凹槽111内,第一贴合部142、第二贴合部143与顶壳110的底面贴合,防水挡边112分别与底壳120的顶面以及第二贴合部143的侧面贴合,第二防水圈140为柔性材料,受到安装过程中的挤压力,其产生变形填充顶壳110与底壳120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两者之间的防水性能。

底壳120的底面设有向散热主体200方向突出的凸面121,且该凸面121与若干针状散热柱210形成的弧面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凸面121的结构增加电源模块100的散热效率,同时,凸面121相比于传统的平面结构,使得电源模块100的结构强度更大。

电源130安装在底壳120上,顶壳110的内壁上还设有若干挡边113,挡边113起到对电源130进行定位的作用,电源130设置在若干挡边113围合而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电源模块100的顶面和侧面还设有向外发散的散热翅片140,以增强该灯具整体的散热效率。

如图12,底壳120朝向散热主体200一面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设有螺丝孔,底壳120通过连接柱与顶壳110以及散热主体2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柱呈圆锥台结构,以便于在底壳120与散热主体200连接时,使两者之间保持足够的散热距离。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