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双豆胆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7067发布日期:2019-08-03 11:2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双豆胆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双豆胆灯具。



背景技术:

斗胆灯通常应该算是格栅射灯的一个俗称,因为灯具内胆使用的光源的外形类似"斗"状(旧时量粮食的器具),所以也叫斗胆灯,也有叫"豆胆灯"的说法,应该是谐音的缘故。斗胆灯面板采用优质铝合金型材,经喷涂处理,呈闪光银色,防锈、防腐蚀。投光灯既可以单个安装使用,也可以多灯组合起来集中安装在20m以上的杆子上,构成高杆照明装置。这种装置除了造型美观、可集中维护保养、减少灯杆和占地面积等特点外,最大的优点是照明功能强。光从高处投射下来时,环境的空间亮度高,光覆盖面大,给人一种类似白昼的感觉,因此有较高的照明质量和视觉效果。

豆胆灯箱体采用高强度冷轧板精心制作,硬度高,强度大,经久耐用。灯体设计为双环旋转装置,光源替换方便,材质采用高纯压铸铝冲压而成的。豆胆灯可通过多种灯头,不同的角度来组合,多种反射角度可调聚光。投射方位可作任意调节,180°和360°的旋转设计,从而实现了一般照明和特殊照明的要求。安装采用卡簧式,安装起来方便快捷,适用于各种场所的天花板材安装和运用。此系列豆胆灯是利用伸缩万向的原理来进行转向,使灯具做到双面转向甚至360度和上下拉动转向,加上用特定的模具做去的形状,使转向拉动更加流畅和安全,也降低了材料成本,操作也更方便。但是由于灯具的发光特性,现有的双豆胆灯具散热性能较差,灯具过热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灯具的发光特性,现有的双豆胆灯具散热性能较差,灯具过热容易出现故障,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现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双豆胆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双豆胆灯具,包括灯具外壳、散热套接环和微驱电机;所述灯具外壳内底部设置两个豆胆灯安装座,豆胆灯安装座上安装灯具罩体,灯具罩体底部设置有灯具固定座,灯具固定座上安装豆胆灯;所述灯具罩体顶端安装透光镜,灯具罩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透孔,灯具罩体外侧设置有螺纹环圈;两个豆胆灯安装座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相贴合的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上分别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连接有转接轴,转接轴末端连接有散热套接环;所述散热套接环尺寸与螺纹环圈尺寸对应,散热套接环卡接在螺纹环圈上;所述散热套接环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各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上设置有散热翅片;一侧转接轴上安装左微驱电机,另一侧转接轴上安装右微驱电机;所述灯具罩体内一侧豆胆灯安装座上安装左侧温度传感器,另一侧豆胆灯安装座上安装右侧温度传感器,左侧温度传感器和右侧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至左微驱电机和右微驱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具罩体为上宽下窄的碗型结构,灯具罩体与透光镜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环圈均匀分布在灯具罩体上端面至灯具罩体底端区域内,螺纹环圈的宽度为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轨道的末端与灯具罩体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滑动轨道末端安装有止位顶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豆胆灯安装座两侧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靠近灯具外壳边缘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翅片在水平方向上成列设置,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小于散热翅片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包括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上滑动块上安装左微驱电机,下滑动块上安装右微驱电机。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灯具罩体为上宽下窄的碗型结构,灯具罩体与透光镜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圈;灯具罩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透孔,散热透孔辅助灯具罩体内热流扩散;控制器根据温度信息分别控制左微驱电机和右微驱电机带动滑动块沿着滑动轨道上下移动,转接轴同时带动散热套接环沿着螺纹环圈在灯具罩体上上下移动;随着散热套接环的上下移动带动灯具外壳内气体流动,从而将灯具罩体内发热气流扩散出来;豆胆灯安装座两侧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靠近灯具外壳边缘处,散热器进一步帮助灯具外壳内部温度扩散。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增强双豆胆灯具的散热性能,提高双豆胆灯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1、灯具外壳;2、豆胆灯安装座;3、灯具罩体;4、灯具固定座;5、豆胆灯;6、透光镜;7、散热透孔;8、螺纹环圈;9、滑动轨道;10、滑动块;11、转接轴;12、散热套接环;13、弹性连接件;14、散热翅片;15、左微驱电机;16、右微驱电机;17、左侧温度传感器;18、右侧温度传感器;19、控制器;20、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双豆胆灯具,包括灯具外壳1、散热套接环12和微驱电机13;所述灯具外壳1内底部设置两个豆胆灯安装座2,豆胆灯安装座2上安装灯具罩体3,灯具罩体3底部设置有灯具固定座4,灯具固定座4上安装豆胆灯5;所述灯具罩体3顶端安装透光镜6,灯具罩体3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透孔7,灯具罩体3外侧设置有螺纹环圈8;两个豆胆灯安装座2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相贴合的滑动轨道9,滑动轨道9上分别安装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上连接有转接轴11,转接轴11末端连接有散热套接环12;所述散热套接环12尺寸与螺纹环圈8尺寸对应,散热套接环12卡接在螺纹环圈8上;所述散热套接环12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各弹性连接件13,弹性连接件13上设置有散热翅片14;一侧转接轴11上安装左微驱电机15,另一侧转接轴11上安装右微驱电机16;所述灯具罩体3内一侧豆胆灯安装座2上安装左侧温度传感器17,另一侧豆胆灯安装座2上安装右侧温度传感器18,左侧温度传感器17和右侧温度传感器18连接至控制器19,控制器19分别连接至左微驱电机15和右微驱电机16。

进一步的,所述灯具罩体3为上宽下窄的碗型结构,灯具罩体3与透光镜6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圈。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环圈8均匀分布在灯具罩体3上端面至灯具罩体3底端区域内,螺纹环圈8的宽度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轨道9的末端与灯具罩体3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滑动轨道9末端安装有止位顶块。

进一步的,所述豆胆灯安装座2两侧安装有散热器20,散热器20靠近灯具外壳1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14在水平方向上成列设置,散热翅片14之间的间距小于散热翅片14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10包括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上滑动块上安装左微驱电机15,下滑动块上安装右微驱电机16。

具体的:

灯具外壳1内底部设置两个豆胆灯安装座2,豆胆灯安装座2上安装灯具罩体3,灯具罩体3底部设置有灯具固定座4,灯具固定座4上安装豆胆灯5;所述灯具罩体3顶端安装透光镜6,灯具罩体3为上宽下窄的碗型结构,灯具罩体3与透光镜6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圈;灯具罩体3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透孔7,散热透孔7辅助灯具罩体4内热流扩散;灯具罩体3外侧设置有螺纹环圈8;两个豆胆灯安装座2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相贴合的滑动轨道9,滑动轨道9上分别安装有滑动块10,滑动块10上连接有转接轴11,转接轴11末端连接有散热套接环12;所述散热套接环12尺寸与螺纹环圈8尺寸对应,散热套接环12卡接在螺纹环圈8上;所述散热套接环12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各弹性连接件13,弹性连接件13上设置有散热翅片14;

一侧转接轴11上安装左微驱电机15,另一侧转接轴11上安装右微驱电机16;所述灯具罩体3内一侧豆胆灯安装座2上安装左侧温度传感器17,另一侧豆胆灯安装座2上安装右侧温度传感器18,左侧温度传感器17和右侧温度传感器18连接至控制器19,控制器19分别连接至左微驱电机15和右微驱电机16;左侧温度传感器17和右侧温度传感器18分别检测两侧豆胆灯安装座2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9,控制器19根据温度信息分别控制左微驱电机15和右微驱电机16带动滑动块10沿着滑动轨道9上下移动,转接轴11同时带动散热套接环12沿着螺纹环圈8在灯具罩体4上上下移动;随着散热套接环12的上下移动带动灯具外壳1内气体流动,从而将灯具罩体4内发热气流扩散出来;散热翅片14在水平方向上成列设置,随着散热套接环13的上下移动,散热翅片14在弹性连接件13的带动下随着气流摆动,同时煽动气流,将热量扩散出去;所述豆胆灯安装座2两侧安装有散热器20,散热器20靠近灯具外壳1边缘处,散热器20进一步帮助灯具外壳1内部温度扩散。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