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一体式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0496发布日期:2018-09-25 19:1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热电一体式LED灯具。



背景技术:

LED灯具有高亮度、节能等优点,使得其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得到使用。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对LED应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类LED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 LED 光源的发热量通常比较大,这样就需要对 LED光源进行散热来保证其正常工作,故对其散热结构的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LED球形灯泡的散热多采用散热器,目前的散热器多为金属散热器或者塑料散热器,采用金属散热器,其散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解决LED灯的散热问题,然而由于其整体为金属材质,重量较重,且生产成本高;采用塑料散热器,其重量轻,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因塑料材质散热效率不及金属,其散热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电一体式LED灯具,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灯具重量重或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一体式LED灯具,包括有散热器、灯头、LED驱动板、LED光源板以及导光泡罩;该散热器具有一容置腔;该灯头安装于散热器的底部;该LED驱动板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与灯头导通连接;该LED光源板设置于散热器上并与LED驱动板导通连接;该导光泡罩设置于散热器上并外罩住LED光源板;该散热器包括有散热塑料杯和散热铝杯,该散热铝杯设置于散热塑料杯内,散热铝杯的上端具有上接触部,该上接触部与LED光源板的负极接触导通,散热铝杯的下端具有下接触部,该下接触部外露于散热塑料杯的下端外侧面并与灯头的负极壳接触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铝杯以及散热塑料杯均为中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铝杯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设置于散热塑料杯的内壁面上,该散热铝杯的外壁与散热塑料杯的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塑料杯的顶端凹设一环形嵌槽,该环形嵌槽位于容置腔的外围,该LED光源板的周缘嵌于环形嵌槽中,该上接触部呈环形并位于环形嵌槽的底面上与LED光源板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接触部呈环形,下接触部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槽孔,散热塑料杯的散热塑料填充至各个槽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产品的散热器由散热铝杯和散热塑料杯组成,并配合散热铝杯的上接触部与LED光源板的负极接触导通,散热铝杯的下接触部外露于散热塑料杯的下端外侧面并与灯头的负极壳接触导通,在实现散热功能的同时可起到电路连接的作用,并可利用灯头一并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本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在保证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灯具的重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安全耐用,环保节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是图3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散热器 11、散热塑料杯

12、散热铝杯 121、上接触部

122、下接触部 101、容置腔

102、环形嵌槽 103、槽孔

20、灯头 21、负极壳

22、正极柱 30、LED光源板

40、导光泡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散热器10、灯头20、LED驱动板(图中未示)、LED光源板30以及导光泡罩40。

该散热器10具有一容置腔101;该灯头20安装于散热器10的底部;该LED驱动板设置于容置腔101内并与灯头20导通连接。该LED光源板30设置于散热器10上并与LED驱动板导通连接;该导光泡罩40设置于散热器10上并外罩住LED光源板30。

该散热器10包括有散热塑料杯11和散热铝杯12,该散热铝杯12设置于散热塑料杯1内,散热铝杯12的上端具有上接触部121,该上接触部121与LED光源板30的负极接触导通,散热铝杯12的下端具有下接触部122,该下接触部122外露于散热塑料杯11的下端外侧面并与灯头20的负极壳21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铝杯12以及散热塑料杯11均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散热铝杯12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设置于散热塑料杯11的内壁面上,该散热铝杯12的外壁与散热塑料杯11的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及,所述散热塑料杯11的顶端凹设一环形嵌槽102,该环形嵌槽102位于容置腔101的外围,该LED光源板30的周缘嵌于环形嵌槽102中,该上接触部121呈环形并位于环形嵌槽102的底面上与LED光源板30接触。并且,所述下接触部122呈环形,下接触部12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槽孔103,散热塑料杯11的散热塑料填充至各个槽孔103内。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将散热铝杯12放入模具中注塑成型出散热塑料杯11,从而形成散热器10,接着,将LED驱动板置于容置腔101中,然后,将灯头20安装于散热器10的底部,使得灯头20的正极柱22与LED驱动板导通连接,灯头20的负极壳21与下接触部122接触导通,接着,将LED光源板30的正极与LED驱动板导通连接,然后,将LED光源板30周缘嵌于环形嵌槽102中,并使得LED光源板30的负极与上接触部121接触导通,最后,将导光泡罩40,设置于散热器10上并外罩住LED光源板30即可。

使用时,该灯头20与外部灯座安装连接,并接通电源,灯头、散热铝杯12、LED光源板30和LED驱动板构成回路,使得LED光源板30点亮,LED光源板30产生的灯光透过导光泡罩40射出,LED光源板3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10和灯头20上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本产品的散热器由散热铝杯和散热塑料杯组成,并配合散热铝杯的上接触部与LED光源板的负极接触导通,散热铝杯的下接触部外露于散热塑料杯的下端外侧面并与灯头的负极壳接触导通,在实现散热功能的同时可起到电路连接的作用,并可利用灯头一并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本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在保证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灯具的重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安全耐用,环保节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