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均匀连续侧面星点璀璨点灯效果的照明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7139发布日期:2018-10-02 18:3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射型LED照明单元,尤其涉及一种正面和侧面点灯效果不同的直射型LED照明单元,可用于实现汽车灯具的信号灯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车灯的点灯效果一般为整体均匀连续式或点状式。均匀连续式的点灯效果是OEM及消费者比较热衷的点灯效果,其LED光源不可见。点状式的点灯效果设计简单,LED直射清晰可见,美感不足。无论是均匀连续式还是点状式,点灯效果都比较单一,可视区域大小主要为灯具的正投影面积大小。

随着OEM对灯具精致化的追求越来越高,要求灯具空间越来越小,分给每个功能的可视区域也越来越小。如何在有限的灯具空间内彰显所属功能的发光区域,并使点灯效果更加多样、立体,为灯具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正面均匀连续侧面星点璀璨点灯效果的照明单元,能在有限的灯具空间内既保证灯具正视效果的均匀连续,同时又能扩大化视觉发光区域,饱满点灯效果,将发光特征立体化。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一种正面均匀连续侧面星点璀璨点灯效果的照明单元,包括相对固定设置的LED和灯罩,所述LED的发光面朝向所述灯罩的前面板的内侧,所述灯罩的前面板为配光镜,所述灯罩的侧面板本身不透光,所述侧面板上通过镭雕方式设有若干片透光区域。

所述前面板的内侧面可以设有散射材料层或皮纹。

所述侧面板采用透光材料制成,该透光材料应经表面处理成不透光。

所述前面板和侧面板可以采用不同材料板或者同种材料板。

所述灯罩可以呈后面敞口的盒状,其敞口处与所述LED所在的线路板相扣合。

所述灯罩的外形可以呈立体结构,有多个所述侧面板,根据造型需要在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侧面板上设置所述透光区域,在设有所述透光区域的侧面板上,所述透光区域遍布所述侧面板。

所述透光区域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者星形,所述透光区域的直径或当量直径Φ1优选在以下范围内:n1*Φ0≤Φ1≤n2*Φ0,其中Φ0为所述LED的发光面的直径,n1∈[0.5,1.0],n2∈[1.0,1.2]。

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域之间的距离优选与所述灯罩的前后深度正相关。

所述LED有多颗,相邻两颗所述LED之间的距离优选与所述灯罩的前后深度正相关。

同一个所述侧面板上的所述透光区域优选沿造型面走势呈阵列式排布,所述透光区域沿前后方向设置多排,排数≥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所述灯罩的不透明的侧面板上设置众多的透光区域,使得该照明单元正面呈现均匀连续的点灯效果的同时,侧面能呈现出星星点点的璀璨效果,在没有增加空间占用的情况下,显著扩大了视觉发光区域,突显了所属功能在灯具内的分布,饱满了点灯效果,使发光特征更趋立体化。

从侧面不同角度透过所述透光区域可以看到不同的LED带来的星星点点效果,璀璨但不象直射那样刺眼,随着观察者的角度变换,所感受到的璀璨效果也在变化,因此给人带来的感受是整个照明单元的点灯效果更富于变换。

与常规的通过开设通孔实现透光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镭雕实现局部小区域透光,明显降低了灯罩模具的加工难度,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报废率,尤其适用于造型比较复杂的灯罩的加工。通过镭雕方式雕出透光区域实现璀璨点灯效果,灯罩造型、走势可以自由发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面均匀连续侧面星点璀璨点灯效果的照明单元,如图1、2所示,包括相对固定设置的LED1和灯罩2,所述LED的发光面朝向所述灯罩的前面板2-1的内侧,所述灯罩的前面板为配光镜,所述灯罩的侧面板2-2本身不透光,所述侧面板上通过镭雕方式设有若干片透光区域2-3。所述前面板采用配光镜,可以正常实现正面连续均匀的点灯效果,在不透光的侧面板上设置所述透光区域,使得侧面呈现出星星点点的璀璨效果,由此在不增加空间占用的情况下,显著扩大了视觉发光区域,同时使点灯效果更加饱满,发光特征更加立体化。所述透光区域在所述侧面板上的分布可以是规则的,规则而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随机的。甚至于也可以将所述透光区域排列成特定的图案,以使该照明单元的侧面呈现星星点点的璀璨效果的同时更具个性化。与开设通孔实现透光的方式相比,通过镭雕实现局部小区域透光,明显降低了灯罩模具的加工难度,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报废率。特别是造型比较复杂的灯罩,通过镭雕形成透光区域更具优势。

所述前面板的内侧面可以设有散射材料层或皮纹,以进一步提高该照明单元正面的连续均匀的点灯效果。

所述侧面板的芯部采用透光材料制成,该透光材料需经表面处理成不透光,即所述侧面板整体不透光。通过镭雕刚好雕掉侧面板表面不透光处理时形成的漆层或铝层,局部露出透光材料制成的芯层,从而得到所述透光区域。这样才能从明暗对比上保证侧面的星星点点的璀璨效果。

当所述侧面板采用透光材料经表面处理成不透光时,所述前面板和侧面板可以采用同种材料板,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透光材料板。并且,即使所述前面板和侧面板采用同种材料板,这二者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再经安装固定连接成所述灯罩。

所述灯罩可以是后面敞口的盒状,整个罩在所述LED上,所述灯罩的敞口处优选与所述LED所在的线路板3相扣合,使二者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装配体。所述LED优选设置多颗,在相应线路板上可以设置成规则分布,例如矩形阵列式分布,圆形阵列分布等,具体可以依所述灯罩的外形而定,最终是希望在实现上述多样化的特殊点灯效果的同时,尽量保持该照明单元结构的紧凑。

所述灯罩的外形呈立体结构,有多个所述侧面板,根据造型需要在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侧面板上设置所述透光区域,在设有所述透光区域的侧面板上,所述透光区域遍布所述侧面板。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侧面板有四个,其上相邻两个所述侧面板上遍布所述透光区域。事实上,所述侧面板的数量也可以为五个、六个等等,并在不小于两个的所述侧面板上设置遍布的所述透光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域为圆形,其直径Φ1优选在以下范围内:n1*Φ0≤Φ1≤n2*Φ0,其中Φ0为所述LED的发光面的直径,n1∈[0.5,1.0],n2∈[1.0,1.2],以使璀璨效果更显著。所述透光区域的直径太小,璀璨效果不炫;直径太大,容易看到整颗LED,从而影响璀璨点灯效果的呈现。

所述透光区域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区域,例如椭圆形、三角形、十字形、星形等,只要其透光区域的当量直径符合上述Φ1需满足的条件即可。所谓当量直径是指与所述透光区域的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域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灯罩的前后深度正相关,如果所述灯罩的前后深度较大,应适当增加相邻两个所述透光区域之间的距离,反之,要相应调小。

所述LED有多颗,相邻两颗所述LED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灯罩的前后深度正相关,如果所述灯罩的前后深度较大,应适当增加相邻两颗所述LED之间的距离,反之,要相应调小。

同一个所述侧面板上的所述透光区域优选沿造型面走势呈阵列式排布,所述透光区域沿前后方向可以设置多排,排数应不小于3,建议≥5,排数越大,璀璨效果越显著。

随着汽车上灯具空间越来越小,分给每个功能的可视区域也越来越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单元,在有限的空间内,既能保证灯具正视效果的均匀连续,又能彰显所属功能,饱满点灯效果,立体化发光特征,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最大视觉化展现位置灯功能的一种全新方式,正面均匀连续上档次而侧面不同角度看璀璨效果多变则给人以新奇感觉。

当应用于车灯时,该照明单元安装在灯体上,位于灯体与外配光镜所包围的空间内、外配光镜的后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