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托车大灯灯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029发布日期:2018-10-30 22:1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人面托车大灯灯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面托车大灯灯壳。



背景技术:

摩托车前大灯是夜晚摩托车最重要的照明工具,摩托车前大灯设置在摩托车车头前部,摩托车前大灯固定装置包括与车体连接的灯座,灯座上设有灯罩和安装座。灯座和车体的对个连接点均通过螺栓连接。现有摩托车灯壳灯座与车体的连接为可调节连接,大灯光线照射于地面的光线入射角度可以调节。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灯光的照射是分散的,不能自行进行定向照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灯罩对灯光进行约束,这样可以保证灯光更加集中,达到更好对策照明效果。现有的灯罩虽然具有一定的弧度,但是在灯光扩散端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导致现有的摩托车的照明没有在照射范围和照射强度上进行合理的调试和约束,灯罩扩散端开口过大,灯光不集中;灯罩扩散端开口过小,灯光照射范围不够,影响行车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摩托车的照明没有在照射范围和照射强度上进行合理的调试和约束,灯罩扩散端开口过大,灯光不集中;灯罩扩散端开口过小,灯光照射范围不够,影响行车视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人面托车大灯灯壳,包括灯座、灯罩和安装座,灯座与车体连接,灯座上连接灯罩,灯罩外壁安装安装座,灯罩上为安装罩和聚光罩两个部分,且两个部分为一体结构,安装罩直接与灯座连接,且其为喇叭结构,安装罩开放端连接聚光罩,聚光罩为人脸状结构,聚光罩上端面凸起设有与其一体的且为透明结构的扩散罩,扩散罩为匕首状结构,扩散罩为两个且沿中心线对称设置;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分为设于安装罩的上端和下端,对称于聚光罩中心线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中灯座和车体连接,从大的方向上固定整个灯壳的位置。然后灯罩与灯座连接,其中安装罩为喇叭状结构,安装罩内部设有安装灯管的基座,这样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灯管安装在安装罩中,还可以更好的将灯管向后发射出的光线反射至前方,聚集灯光。聚光罩为人脸状结构,这样可以约束灯光的走向且保证灯光投射出的光源范围是左右对称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聚光罩上端面凸起设有与其一体的且为透明结构的扩散罩,扩散罩为匕首状结构,扩散罩为两个且沿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将灯光进行集中,在此处将灯光横向进行扩散,可以让驾驶者更加清晰的看清楚道路两边的路况,这样在山路骑行时可以更加清楚看到自己离悬崖的距离。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分为设于安装罩的上端和下端,对称于聚光罩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安装可以进一步限定整个灯具的纵向位移。从整体结构上看,利用聚光罩将灯光进行第二次的集中和规划,这样可以保证灯管发出的灯光集中且对称,可以合理的规划夜晚照明的范围,保证照明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聚光罩上端面为弧面,其弧度范围为6°~12°,这样可以更好的将灯光集中在地面上。

进一步,所述扩散罩侧面向中心处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6°~12°,这样讲此处灯管在扩散时再进行第二次反射,使光线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安装罩上端中部设有手提槽,便于人工安装时随时提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人面托车大灯灯壳中实施例中结构正视图;

图2为人面托车大灯灯壳中实施例中结构俯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人面托车大灯灯壳,包括灯座1、灯罩2和安装座3,灯座1与车体连接,灯座1上连接灯罩2,灯罩2外壁安装安装座3,灯罩2上为安装罩21和聚光罩22两个部分,且两个部分为一体结构,安装罩21直接与灯座1连接,且其为喇叭结构,安装罩 21开放端连接聚光罩22,聚光罩22为人脸状结构,聚光罩22上端面凸起设有与其一体的且为透明结构的扩散罩23,扩散罩23为匕首状结构,扩散罩23为两个且沿中心线对称设置;安装座3上设有安装孔4,分为设于安装罩21的上端和下端,对称于聚光罩22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聚光罩22上端面为弧面,其弧度范围为6°~12°。所述扩散罩23侧面向中心处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6°~12°。所述安装罩21上端中部设有手提槽5。

工作时,灯座和车体连接,从大的方向上固定整个灯壳的位置。然后灯罩与灯座连接,其中安装罩为喇叭状结构,安装罩内部设有安装灯管的基座,这样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灯管安装在安装罩中,还可以更好的将灯管向后发射出的光线反射至前方,聚集灯光。聚光罩为人脸状结构,这样可以约束灯光的走向且保证灯光投射出的光源范围是左右对称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聚光罩上端面凸起设有与其一体的且为透明结构的扩散罩,扩散罩为匕首状结构,扩散罩为两个且沿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将灯光进行集中,在此处将灯光横向进行扩散,可以让驾驶者更加清晰的看清楚道路两边的路况,这样在山路骑行时可以更加清楚看到自己离悬崖的距离。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分为设于安装罩的上端和下端,对称于聚光罩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安装可以进一步限定整个灯具的纵向位移。从整体结构上看,利用聚光罩将灯光进行第二次的集中和规划,这样可以保证灯管发出的灯光集中且对称,可以合理的规划夜晚照明的范围,保证照明的效果。所述聚光罩上端面为弧面,其弧度范围为6°~ 12°,这样可以更好的将灯光集中在地面上。所述扩散罩侧面向中心处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6°~12°,这样讲此处灯管在扩散时再进行第二次反射,使光线更加均匀。所述安装罩上端中部设有手提槽,便于人工安装时随时提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