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灯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1867发布日期:2018-09-07 22:5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灯杯。



背景技术:

灯杯是用作灯泡和灯座之间的连接部件,传统的灯杯采用灯头和灯体分体式结构,灯头采用一种加工工艺和设备成形,灯体需要另一种加工工艺和设备成形,将灯头和灯体组装成灯杯时,需要钉铆或胶水粘接,组装效率低,且需要人工操作或使用专用设备进行组装,另一方面,现有分体结构组装容易出现故障(如与零线的接触不牢固,灯头与灯体钉铆不牢固易脱落),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此类故障需要破坏灯头后进行返修处理,返修要重复前述工艺,由此增加了额外的配件和人工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灯杯,其一次成型无需将灯头和灯体组装成灯杯,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灯杯,灯杯分为杯体部分和灯头部分,灯杯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杯由导电部和绝缘部一体注塑形成,在灯头部分上,所述导电部处于绝缘部的外部,在杯体部分上,所述导电部处于绝缘部的内部,灯头部分的导电部与杯体部分的导电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所述灯头部分具有用以与灯座连接的螺纹。

所述导电部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坯料所形成,绝缘部由塑料所形成,所述灯头部分的螺纹为所述灯杯一体注塑过程中通过胀型方式所形成。

所述导电坯料具有用以供塑料通过的过胶口。

所述导电部位于杯体部分具有若干级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无需将灯头和灯体组装成灯杯,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体化灯杯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导电坯料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导电坯料放置在注塑成型模具中准备注塑形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体化灯杯分为杯体部分1和灯头部分2,灯杯包括导电部3和绝缘部4,所述导电部3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坯料所形成,绝缘部4由塑料所形成。

所述灯杯由导电部3和绝缘部4一体注塑形成,所形成的灯杯在灯头部分2上,所述导电部3处于绝缘部的外部,所形成的灯杯在杯体部分1上,所述导电部3处于绝缘部的内部,灯头部分2的导电部3与杯体部分1的导电部3电连接。

所述灯头部分2具有用以与灯座连接的螺纹。所述灯头部分2的螺纹为所述灯杯一体注塑过程中通过胀型方式所形成。

所述导电坯料具有用以供塑料通过的过胶口31,以便于处于熔融状态的塑胶通过而形成一体化灯杯。

所述导电部3位于杯体部分1具有若干级台阶32,注塑成型后,所述导电部3与塑料结后更严实。

下面简要说明该一体化灯杯的生产制造方法。

一体化灯杯的制造方法括以下步骤:(1)、冲压好导电坯料;(2)、通过注塑工艺将导电坯料与塑料注塑成型。

其中,所述注塑工艺所采用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主模具51和副模具52,主模具51具有形成杯体的主型腔,主型腔设置有主模芯511,副模具52具有形成灯头的副型腔,注塑成型时,所述导电坯料套设在主模芯511上,主模具51和副模具52组合使主型腔和副型腔连成形成腔,处于熔融状态的所述塑料充填形成腔后与导电坯料结合在一起。

以下简要说明一下胀型方式。具体地说,所述灯头部分2具有用以与灯座连接的螺纹,所述副型腔具有螺纹造型部522,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所述塑料充填副型腔的同时,胀压导电坯料在附着于副型腔的内壁,通过螺纹造型部形成用以与灯座连接的螺纹。

副模具52还设置有副模芯521,使注塑成型的灯杯在灯头部分2形成有供导线通过的过线孔21,及用以插装导电柱的安装孔22,以便后续小零件的装配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