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943发布日期:2018-11-23 19:1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防水软灯带的光线利用率较低,并且,灯带弯曲布线时,会影响光强分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包括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柔性电路板和LED灯珠,其中,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的安装凹槽的槽底,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设置在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上,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盖在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的安装凹槽的槽口,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与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围合形成密封灯腔,所述柔性电路板和LED灯珠均位于所述密封灯腔之内,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上设有配光曲线凹槽,所述配光曲线凹槽位于所述密封灯腔之内,所述配光曲线凹槽位于所述LED灯珠的正上方,所述配光曲线凹槽包括第一曲面、第二曲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连接形成朝向所述LED灯珠凸起的第一锐角尖峰,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三曲面连接形成第一锐角凹槽,所述第三曲面与所述第四曲面连接形成第二锐角尖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锐角尖峰有两个,分别为内侧第二锐角尖峰和外侧第二锐角尖峰,所述外侧第二锐角尖峰高于所述内侧第二锐角尖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锐角尖峰、外侧第二锐角尖峰为所述配光曲线凹槽的两个槽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锐角尖峰的顶点等于或者低于所述LED灯珠的发光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侧第二锐角尖峰的顶点等于或者低于所述LED灯珠的发光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为遮光白色硅胶挤出成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上设有第五曲面,所述第五曲面位于所述密封灯腔之外,部分光线由LED灯珠发出经过第二曲面完成第一次折射,部分光线再经过第五曲面完成第二次折射后射出,另一部分光线经过第一曲面完成第一次全反射再经过第五曲面完成第三次折射后射出,部分光线由LED灯珠发出经过第三曲面完成第一次折射,再经过第四曲面完成第一次全反射再经过第五曲面完成第二次折射后射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并且,灯带弯曲布线时,不会影响光强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的配光曲线凹槽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的光线输出模拟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的配额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包括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柔性电路板3和LED灯珠4,其中,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柔性电路板3设置在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的安装凹槽的槽底,所述LED灯珠4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设置在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上,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盖在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的安装凹槽的槽口,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与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围合形成密封灯腔,所述柔性电路板3和LED灯珠4均位于所述密封灯腔之内,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上设有配光曲线凹槽,所述配光曲线凹槽位于所述密封灯腔之内,所述配光曲线凹槽位于所述LED灯珠4的正上方,所述配光曲线凹槽包括第一曲面11、第二曲面12、第三曲面13和第四曲面14,所述第一曲面11与所述第二曲面12连接形成朝向所述LED灯珠4凸起的第一锐角尖峰,所述第二曲面12与所述第三曲面13连接形成第一锐角凹槽,所述第三曲面13与所述第四曲面14连接形成第二锐角尖峰。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二锐角尖峰有两个,分别为内侧第二锐角尖峰和外侧第二锐角尖峰,所述外侧第二锐角尖峰高于所述内侧第二锐角尖峰。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锐角尖峰、外侧第二锐角尖峰为所述配光曲线凹槽的两个槽侧。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锐角尖峰的顶点等于或者低于所述LED灯珠4的发光面。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外侧第二锐角尖峰的顶点等于或者低于所述LED灯珠4的发光面。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遮光硅胶挤出成型部2为遮光白色硅胶挤出成型部。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上设有第五曲面15,所述第五曲面15位于所述密封灯腔之外,部分光线由LED灯珠4发出经过第二曲面12完成第一次折射,部分光线再经过第五曲面15完成第二次折射后射出,另一部分光线经过第一曲面11完成第一次全反射再经过第五曲面15完成第三次折射后射出,部分光线由LED灯珠4发出经过第三曲面13完成第一次折射,再经过第四曲面14完成第一次全反射再经过第五曲面15完成第二次折射后射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实现偏光的效果,设计灯带偏光20度的效果,即配光曲线在C45-135和C90-270两个剖面上偏光角度为20度,如图4所示。这样可以使光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光线输出到设计需要的位置和方向,使光线的利用率提升至少30%。此灯带与常规灯带的基本功能一样,可以实现任意长度的剪切,同时不会影响配光曲线的变化,光强的分布不会发生变化。在灯带可弯曲的防线可以任意弯曲不会影响光强分布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偏光LED防水软灯带,工作原理如下:

1.LED光强分布为朗伯体分布,Iθ=I0*cosθ。

2.根据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来实现光线传输控制,透明硅胶挤出成型部1的折射率为1.49。

3.偏光角度的控制与实现主要是控制光源与第二曲面12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再一个就是周边较弱的光线通过第一曲面11,第三曲面13,第四曲面14进行收集再完成一次光线的全反射,通过控制第一曲面11,第三曲面13,第四曲面14的曲率来控制全反射光线的出射方向。

5. 配光曲线凹槽尽量包围住光源以免杂光和散光的产生。

6.完成理论设计后通过软件完成模拟,若有光线杂乱的现象需要再次优化控光自由曲线来调整光线的输出方向,光线控制输出方向如图3所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