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544发布日期:2018-10-19 20:4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目前,公告号为CN105383697B,公告日为2017年5月24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救援无人机,包括有舱体,安装于舱体顶部的航空铝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电调、旋翼、电池仓和主控制器,设置于舱体外壁上的球机、探照灯和可拆卸漂浮装置,连接于舱体底部的自动门和连接于舱体侧部的手动门。

该种多用途救援无人机通过设置在舱体上的照明灯对地面进行光照,但是在长时间的飞行中,照明灯产生的热量会比较大,当灯丝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时会影响灯丝的使用寿命,最终就会使得照明灯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能够通过旋翼形成的气流对照明装置进行较好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包括下端加装有照明装置的主机体、多个分布在主机体周侧的机臂、设置在机臂上的旋翼,相邻两个所述旋翼之间且位于机臂的下方形成有散热风区,所述主机体上且位于散热风区内设置有用于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上的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机体上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支撑臂远离主机体的一端上的第一导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机臂上的旋翼在旋转时,旋翼会吹动下方的空气形成气流,随后通过气流对旋翼的反作用力,此时旋翼即可带动无人机上升;其中旋翼在旋转时,被旋翼扰动的下方气流呈圆台状,故位于相邻两个旋翼之间且位于机臂下方的区域内也会存在被旋翼扰动的气流,此时相邻两个旋翼之间且位于机臂下方的区域即为散热风区,位于散热风区内的气流即可用于对照射装置进行散热;

此时利用主机体上且位于散热风区内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内的第一导流板即可对气流起到阻挡的作用,气流在受到第一导流板阻挡后,气流即可沿着第一导流板的板面移动,此时第一导流板即可起到导流的作用,利用第一导流板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上,随后气流即可对照明装置起到散热的作用,最终即可通过旋翼形成的气流对照明装置进行较好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臂远离主机体的一端上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上端和第二导流板的上端均铰接在支撑臂上,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朝向同一方向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对气流进行导向,而当照明装置的型号发生变化时,照明装置的形状可能发生改变,故照明装置在主机体上的安装位置可能发生偏移;同时为了改变照明的范围,照明装置在主机体上的安装位置也有可能发生偏移;此时照明装置就有可能位于散热风区外侧或者位于散热风区内侧;

此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朝向同一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始终可以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所在的位置处;当照明装置位于散热风区内时,第一导流板即可将更多的气流引到照明装置上,从而对照明装置进行更好的散热;而当照明装置位于散热风区外侧时,第一导流板即可将位于散热风区内的气流引到照明装置上,从而对位于散热风区外侧的照明装置进行较好的散热,最终即可对不同位置处的照明装置进行比较有效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端与第二导流板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导流板下端与第二导流板下端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导流板上端与第二导流板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导流板下端与第二导流板下端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即可将比较多的气流引到至照明装置上,从而可以对照明装置进行比较高效的散热;同时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下端喷射出的气流冲击力会比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对照明装置进行比较高效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外壁上均涂覆有增滑剂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涂覆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外壁上的增滑剂层增加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表面的滑动性,由于增滑剂涂料涂敷于物体表面以后,增滑剂能浮在漆膜表面,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使涂膜对第二个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此时当气流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上流动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对气流的摩擦阻力会变小,从而使得气流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上损失的动能比较小,最终使得气流能够对照明装置进行比较高效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臂上的第一伺服电机、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连接臂、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且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导流板上的第二连接臂、开设在所述第一导流板上且供第二连接臂穿过的第一条形孔、两块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两侧的第一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连接臂转动后,第一连接臂即可带动第二连接臂移动,其中由于第二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导流板上,随着第二连接臂的移动,第二连接臂即可带动第二导流板转动;其中利用第二连接臂穿过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一条形孔,且两块第一限位板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臂上,同时两块第一限位板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两侧,此时随着第二连接臂的移动,第二连接臂同样可以带动第一导流板转动;

同时由于两块第一限位板对第一导流板在第二连接臂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的距离即可不变,故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即可实现朝向同一方向的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二条形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第三条形孔、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的驱动齿条、两块一端铰接在所述驱动齿条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两侧的第二限位板、两块一端铰接在所述驱动齿条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导流板两侧的第三限位板、设置在所述主机体上且用于带动多根驱动齿条来回移动的联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驱动齿条穿过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同时利用两块第二限位板的一端铰接在驱动齿条上,且两块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的两侧;其中利用两块第三限位板的一端铰接在驱动齿条上,且两块第三限位板分别位于第二导流板的两侧;此时利用联动件带动多根驱动齿条来回移动,驱动齿条即可带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朝向同一方向同步转动;

其中多根齿条同时带动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旋翼之间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转动,且使得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朝向远离主机体中心或者靠近主机体中心一侧转动,位于主机体周侧的气流即可被引到在主机体周侧的同一圆环上,最终即可使得气流在主机体的周侧分布比较均匀,减小被引到的气流对无人机的运行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第一导流板位于相邻两个旋翼之间,并未影响到旋翼正下方的主气流流向,最终即可进一步减小被引到的气流对无人机的运行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件包括设置在位于照明装置与主机体之间的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多根所述驱动齿条沿着驱动齿轮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且均啮合在驱动齿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此时驱动齿轮即可同时带动多根驱动齿条移动,最终驱动齿条即可带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朝向同一方向同步转动;相比于多个第二伺服电机分别带动多根驱动齿条而言,只通过一个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多根驱动齿条的方式,能够较好的减少能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主机体上且位于散热风区内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内的第一导流板即可对气流起到阻挡的作用,气流在受到第一导流板阻挡后,气流即可沿着第一导流板的板面移动,此时第一导流板即可起到导流的作用,利用第一导流板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上,随后气流即可对照明装置起到散热的作用,最终即可通过旋翼形成的气流对照明装置进行较好的散热;

2.当照明装置的型号发生变化时,照明装置的形状可能发生改变,故照明装置在主机体上的安装位置可能发生偏移;同时为了改变照明的范围,照明装置在主机体上的安装位置也有可能发生偏移;此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朝向同一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始终可以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所在的位置处,最终即可对不同位置处的照明装置进行比较有效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主机体、导流机构、照明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第一导流板、增滑剂增之间的连接关系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主机体、驱动组件、照明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机体;11、支撑套;2、机臂;21、旋翼;3、散热风区;4、导流机构;41、支撑臂;42、第一导流板;43、第二导流板;44、驱动组件;4401、第一伺服电机;4402、第一连接臂;4403、第二连接臂;4404、第一条形孔;4405、第一限位板;441、第二条形孔;442、第三条形孔;443、驱动齿条;444、第二限位板;445、第三限位板;446、联动件;4461、第二伺服电机;4462、驱动齿轮;5、增滑剂层;6、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参照图1,该种用于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包括主机体1,主机体1的周侧一体设置有四个机臂2,其中机臂2远离主机体1的一端上安装有旋翼21,同时主机体1的下端安装有照明装置6,该种照明装置6为四个照明灯,且四个照明灯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旋翼21之间的位置处;依靠旋翼21的旋转即可带动无人机飞行,无人机在飞行时依靠照明灯即可对地面进行照明。

参照图1、图2,当机臂2上的旋翼21在旋转时,旋翼21会吹动下方的空气形成气流,随后通过气流对旋翼21的反作用力,此时旋翼21即可带动无人机上升;其中旋翼21在旋转时,被旋翼21扰动的下方气流呈圆台状,故位于相邻两个旋翼21之间且位于机臂2下方的区域内也会存在被旋翼21扰动的气流,此时相邻两个旋翼21之间且位于机臂2下方的区域即为散热风区3,位于散热风区3内的气流即可用于对照射装置进行散热。

参照图1、图3,主机体1上且位于散热风区3内设置有导流机构4,导流机构4用于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6上;其中导流机构4包括支撑臂41、第一导流板42、第二导流板43和驱动组件44,支撑臂4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机体1上,且第一导流板42的上端铰接在支撑臂41远离主机体1的一端上;同时第二导流板43的上端同样铰接在支撑臂41远离主机体1的一端上,且第二导流板43位于第一导流板42远离主机体1的一侧;其中第一导流板42上端与第二导流板43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导流板42下端与第二导流板43下端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3、图4,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的外壁上均涂覆有增滑剂层5,其中增滑剂是提高涂膜平滑性能的一种涂料助剂,涂料涂敷于物体表面以后,增滑剂能浮在漆膜表面,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使涂膜对第二个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

参照图3,驱动组件44则是用于驱动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朝向同一方向转动,当照明装置6的型号发生变化时,照明装置6的形状可能发生改变,故照明装置6在主机体1上的安装位置可能发生偏移;同时为了改变照明的范围,照明装置6在主机体1上的安装位置也有可能发生偏移;此时利用驱动组件44使得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始终可以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6所在的位置处,最终即可对不同位置处的照明装置6进行比较有效的散热。

参照图3,驱动组件4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401、第一连接臂4402、第二连接臂4403、第一条形孔4404和第一限位板4405,其中第一伺服电机440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臂41上,且第一连接臂4402的一端焊接在第一伺服电机4401的输出轴上,同时第二连接臂4403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臂4402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401的一端上;其中第一条形孔4404开设在第一导流板42上,且第一条形孔4404供第二连接臂4403穿过;同时第一限位板4405设置有两块,且第一限位板440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臂4403上,其中两块第一限位板4405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42的两侧且均用于抵触在第一导流板42上。

实施例1的原理:第一伺服电机4401带动第一连接臂4402转动后,第一连接臂4402即可带动第二连接臂4403移动,随着第二连接臂4403的移动,第二连接臂4403即可带动第二导流板43转动;其中利用第二连接臂4403穿过第一导流板42上的第一条形孔4404,且两块第一限位板4405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臂4403上,同时两块第一限位板4405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42两侧,此时随着第二连接臂4403的移动,第二连接臂4403同样可以带动第一导流板42转动;同时由于两块第一限位板4405对第一导流板42在第二连接臂4403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之间的距离即可不变,故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即可实现朝向同一方向的同步转动。

此时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始终可以将气流引到照明装置6所在的位置处,最终即可对不同位置处的照明装置6进行比较有效的散热。

实施例2:一种无人机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参照图5、图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组件44的不同,驱动组件44包括第二条形孔441、第三条形孔442、驱动齿条443、第二限位板444、第三限位板445、联动件446,第二条形孔441开设在第一导流板42上,且第三条形孔442开设在第二导流板43上;其中驱动齿条443用于穿过第二条形孔441并穿过第三条形孔442。

参照图6,第二限位板444设置有两块,且第二限位板444的一端铰接在驱动齿条443上,其中两块第二限位板444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42的两侧且均用于抵触在第一导流板42上;同时第三限位板445也设置有两块,且第三限位板445的一端铰接在驱动齿条443上,其中两块第三限位板445分别位于第二导流板43的两侧且均用于抵触在第二导流板43上。

参照图6,联动件446则是用于带动多根驱动齿条443来回移动,其中联动件44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461、驱动齿轮4462,第二伺服电机4461位于照明装置6和主机体1之间,且第二伺服电机446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机体1的下端,同时驱动齿轮4462键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4461的输出轴上;其中四根驱动齿条443均啮合在驱动齿轮4462上,且四根驱动齿条443沿着驱动齿轮4462的中心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同时支撑臂41下端焊接有供驱动齿条443穿过的支撑套11。

实施例2的原理:第二伺服电机4461转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4462转动,随后驱动齿轮4462即可带动驱动齿条443移动;其中利用驱动齿条443穿过第二条形孔441和第三条形孔442,同时利用两块第二限位板444的一端铰接在驱动齿条443上,且两块第二限位板444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42的两侧;其中利用两块第三限位板445的一端铰接在驱动齿条443上,且两块第三限位板445分别位于第二导流板43的两侧;此时驱动齿条443的移动即可带动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朝向同一方向同步转动。

其中多根驱动齿条443同时带动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旋翼21之间的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转动,且使得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导流板42和第二导流板43均朝向远离主机体1中心或者靠近主机体1中心一侧转动,位于主机体1周侧的气流即可被引到在主机体1周侧的同一圆环上,最终即可使得气流在主机体1的周侧分布比较均匀,减小被引到的气流对无人机的运行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第一导流板42位于相邻两个旋翼21之间,并未影响到旋翼21正下方的主气流流向,最终即可进一步减小被引到的气流对无人机的运行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