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976发布日期:2018-12-07 22:4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卤素灯的光谱非常接近自然,因而在医疗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卤素光源组件通常经过导光杆传播,而卤素灯在使用时,导光杆的表面温度高度100℃以上,若无法及时散热,则降低卤素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对手术操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医疗事故,因而,有必要降低卤素灯在使用时的温度,延长卤素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沿轴向延伸设有的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分别套接有散热件,两个散热件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分别沿轴向穿过散热件的调节板及沿径向穿过调节板设置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两个调节板之间的区域套接有弹性件,旋拧调节螺栓使两个散热件沿径向做相对靠近及远离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件包括有U形槽管及有间距设置在U形槽管外侧的若干个散热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槽管与散热片为金属材料一体形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上有对称设置的锁紧螺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截面呈方形,散热件设有容固定板穿过的第一通孔,固定板可在第一通孔内沿径向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末段设置有紧固螺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件上设有容调节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调节板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固定座上设置可沿径向相对靠近及远离的两个散热件,通过调节组件调整两个散热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提升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栓及套接在调节螺栓上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反弹力作用使两个散热件相对固定,防止散热件因移动而阻碍光源的传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医用卤素光源导光杆的散热组件,包括有固定座1,固定座1的一侧沿轴向延伸设有两个固定板2,优选地两个固定板2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板2上分别套接有散热件,两个散热件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有分别沿轴向穿过散热件的调节板4及沿径向与调节板4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5,调节螺栓5上套接有弹性件6,弹性件6可以是弹簧,具体地,固定板2用于套接散热件,其不限制散热件可沿轴向及径向有相对运动,通过调节螺栓5分别穿过两个散热件之间的调节板4,调节螺栓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调节板4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螺帽,弹性件6可以设置在调节螺栓5位于两个调节板4之间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螺帽与另一个调节板4之间的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旋拧调节螺栓5,使两个调节板4做相对靠近及远离运动,带动两个散热件做相对靠近及远离运动,调节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以满足不同功率的医用卤素光源所需要不同的散热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与图3所示,散热件包括有U形槽管31及有间距设置在U形槽管31外侧的若干个散热片32,本实施例优选有六个散热片32,调节螺栓5设置在U形槽管31的中间,散热件靠近固定座1一端的散热片32可以抵接固定座1,其目的在于,采用U形槽管31能够防止散热件阻挡医用卤素光源传播,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在U形槽管31的外侧有间距设置若干个散热片32,将光源传播时U形槽管31接收的热量散发出去,起到散热的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U形槽管31与散热片32可以为金属材料一体形成,本实施例优选为铜质材料,其作用在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好,将散热片32与U形槽管31做成一体能够加快热量传递,提升散热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固定板2的另一侧设有卡接环7,卡接环7上设有对称设置的锁紧螺栓8,其作用在于,通过对称设置的锁紧螺栓8将导光杆锁紧,因医用卤素光源沿两个散热件的U形槽之间的区域传播,将导光杆与散热件相对固定能够保证医用卤素光源更准确地从导光杆传播出,提升卤素光源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固定板2的截面呈方形,本实施例优选为长方形,其长边沿径向向下设置,散热件上设有容固定板2穿过的第一通孔9,固定板2可在第一通孔9内沿径向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9优选为与固定板2相配合的长方形,并且第一通孔9的长边长于固定板2的长边,第一通孔9的宽边与固定板2的宽边相配合,使固定板2可以在第一通孔9内沿径向移动,其目的在于,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栓5,可以使两个散热件相对靠近及远离运动,而固定板2则沿径向相对第一通孔9移动,对散热件沿径向向上及向下移动没有限制,而由于宽边的限制,散热件无法沿径向向左及向右移动,也无法旋转,保证两个U形槽相对应形成光源通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与图3所示,固定板2的末段设置有紧固螺栓10,其目的在于,沿轴向将散热件固装在固定板2上,保证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散热件上设有容调节板4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调节板4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优选地,调节板4的截面为方形,第二通孔为与调节板4相配合的方形孔,其目的在于能够提升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