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581发布日期:2018-11-02 22:3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芦苇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



背景技术:

景观灯是现代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自身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还强调艺术灯的景观与景区历史文化、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景观灯利用不同的造型、相异的光色与亮度来造景,例如红色光的灯笼造型景观灯为广场带来一片喜庆气氛,绿色椰树灯在池边立出一派热带风情。景观灯适用于广场、居住区、公共绿地等景观场所。使用中要注意不要过多过杂,以免喧宾夺主,使景观显得杂乱浮华,景观灯的分类比较多,大体可以分为路灯、地脚灯、步道与庭院灯、高杆灯、低位灯具、投射灯具、路灯杆装饰景观灯、灯光小品灯、下照灯、埋地灯、壁灯、水下灯、嵌入式灯、光纤照明系统、太阳能灯具、芦苇灯等,在众多的景观灯中,芦苇灯使用最为广泛。

目前,芦苇灯可以进行调节不同的亮度,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场景使用更加的适合,为不同的环境增加了不同的气氛,现有的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稳定性不够,从而在遇到碰撞时容易产生晃动以至于倾倒。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包括底座和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搭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灯柱,所述灯柱远离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灯体,所述灯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正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转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与挤压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挤压块的一端与滑槽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桩,两个固定桩以支撑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缓冲槽的一端与弧形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槽的一端与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左侧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块。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辅助块的一端与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挤压块以底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有益效果

1、该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通过固定轴、转轮、活动杆、第一弹簧、挤压块和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经过拉扯第一弹簧与挤压第二弹簧,使得便于将芦苇灯的晃动进行缓冲,使得芦苇灯更加的稳固,通过缓冲槽内部设置的第三弹簧,达到利用弧形块将第三弹簧进行拉扯,使得进一步缓冲芦苇灯的晃动,使得芦苇灯更加的稳固,现有的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稳定性不够,从而在遇到碰撞时容易产生晃动以至于倾倒。

2、该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通过限位槽内部设置的限位杆,达到利用限位杆将底座进行限位,使得底座更加的稳固,通过支撑架、辅助块和辅助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在底座上下移动时,底座会使得支撑架带动辅助块在辅助槽的内部进行滑动,此时可以将底座进行平衡,避免底座出现晃动,通过支撑座下表面设置的固定桩,达到利用固定桩插入地下,使得增加支撑座的牢固性,为整个芦苇灯增加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1底座、2弧形槽、3弧形块、4灯座、5灯柱、6灯体、7凹槽、8固定轴、9转轮、10活动杆、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3挤压块、14滑槽、15第三弹簧、16缓冲槽、17限位槽、18限位杆、19支撑座、20支撑架、21辅助块、22辅助槽、23固定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亮度的芦苇灯,包括底座1和支撑座19,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2,弧形槽2的内底壁开设有缓冲槽16,缓冲槽1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5,第三弹簧15远离缓冲槽16的一端与弧形块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当弧形块3随着芦苇灯的晃动而移动时,弧形块3会将缓冲槽16内部的第三弹簧15进行拉扯,第三弹簧15会利用自身的弹力将芦苇灯的晃动进行缓冲,使得芦苇灯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固,避免芦苇灯出现倾倒而损坏,支撑座19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远离限位槽17的一端与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出现上下移动时,底座1会带动限位杆18在限位槽17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此时限位杆18可以将底座1进行限位,使得底座1可以保持垂直状态进行移动,避免底座1因为晃动而产生倾倒,支撑座19的左侧开设有辅助槽22,辅助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辅助块21,在底座1出现上下移动时,底座1会经过支撑架20带动辅助块21在辅助槽22的内部进行滑动,支撑架20和辅助块21可以将底座1进行限位,使得底座1更加的平稳,避免因为底座1的晃动而使得芦苇灯出现倾倒,辅助块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远离辅助块21的一端与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出现上下移动时,底座1会经过支撑架20带动辅助块21在辅助槽22的内部进行滑动,支撑架20和辅助块21可以将底座1进行限位,使得底座1更加的平稳,避免因为底座1的晃动而使得芦苇灯出现倾倒,弧形槽2的内部搭接有弧形块3,弧形块3可以在弧形槽2的内部进行左右活动,当弧形块3在弧形槽2内部左右活动时,弧形块3可以将第一弹簧11进行拉扯,使得第一弹簧11便于利用自身的弹力进行缓冲芦苇灯的晃动,弧形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灯座4,灯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灯柱5,灯柱5远离灯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灯体6,灯座4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正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表面套接有转轮9,转轮9可以在固定轴8的表面进行转动,当灯座4出现上下移动时,灯座4会向下挤压,灯座4向下挤压时会使得转轮9在固定轴8的表面进行转动,转轮9转动时会使得活动杆10向下按压,同时活动杆10会将第一弹簧11进行挤压,第一弹簧11受到挤压时会经过挤压块将第二弹簧12进行挤压,此时也可以将芦苇灯的晃动进行挤压,转轮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远离转轮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13,挤压块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挤压块13以底座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弹簧11远离活动杆10的一端与挤压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挤压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第二弹簧12远离挤压块13的一端与滑槽14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座19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桩23,两个固定桩23以支撑座19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使用芦苇灯之前,需要先将两个固定桩23钉入地下,利用两个固定桩23将支撑座19进行固定,使得芦苇灯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固性更好。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两个固定桩23插入地下,当芦苇灯遇到碰撞时,碰撞力会使得灯座4产生晃动,灯座4晃动时会带动弧形块3在弧形槽2的内部进行活动,此时弧形块3会将第三弹簧15进行拉扯,另外灯座4还会经过活动杆10将第一弹簧11进行挤压和拉扯,同时还会经过挤压块13将第二弹簧12进行挤压或者拉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