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4826发布日期:2020-08-07 18:3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很多种感应灯,感应灯比声控灯更好,为什么呢,因为感应灯不需要听到人走路的声音,只要感应到有人来了,灯就能亮起来,比声控灯方便多了,不吵不闹就能开灯,非常方便。但是感应灯一旦感应不到人,电灯就熄灭了,没办法一直亮着,如果要电灯一直亮起来,需要在室内安装大量感应器,并且保证传感器不被室内家具遮挡,这样控制方式受室内布局影响,每次移动或购置新家具都需要重新布置传感器,安装不方便,不符合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存在的缺陷,增加感应灯的使用范围,提出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感应组件、处理器和电灯;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沿进出门方向纵向排列在门内区域,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由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构成,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向上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鞋底反射后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输出信号输出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灯。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线强度检测器和亮度调整器,所述光线强度检测器和亮度调整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电灯与所述亮度调整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与路由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毯上设有人数调节踏板和蜂鸣器,所述人数调节踏板和蜂鸣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红外线发射器间距为6~30mm。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夹角为30°~90°。

没有人员踩在地毯上时,红外线发射器向上发射红外线,发射出去的红外线无法向下反射回来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当人员踩在地毯上,人员的鞋子或脚板挡住了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出去的光路,红外线被反射,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系统开启,处理器开始接收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出信号,系统初始化屋内人数为0,电灯处于关闭状态。具体的,给若干横向排列的红外线感应组编上序号,序号沿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依次递增。人员走路过程中,脚后跟先离开地面;当人员沿室外往室内方向前进时,脚后跟朝向室外,踏在地毯上的脚后跟先离开地面,红外线接收器会得到一个变换的信号,先是一个区域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接着该区域内从靠近室外向靠近室内方向的红外线接收器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即该区域内编号由小到大的红外线接收器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将这一变化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判断为人员进入室内并记录为正向数据。人员沿室内往室外方向前进时,脚后跟朝向室内,踏在地毯上的脚后跟先离开地面,红外线接收器会得到一个变换的信号,先是一个区域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接着该区域内从靠近室内向靠近室外方向的红外线接收器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即该区域内编号由大到小的红外线接收器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将这一变化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判断为人员离开室内并记录为反向数据。系统判断人员经过,分别记录人员的进入或外出次数,初始状态时,室内无人,电灯为关闭状态,当进入次数大于外出次数时,处理器控制电灯开启,当进入次数等于外出次数时,处理器控制电灯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适合家庭内的卧室门口或者厨房等,人员进出室内的行走过程中光着脚或者穿平底拖鞋踩一步在装置上即可被感应,并判断人员进入或者离开室内,可以依据室内人员数目控制电灯的开启与关闭,节约电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将红外线感应组件固定在地毯上,再将地毯放置在门口,装置的布置方便,不需要在墙上打孔固定传感器,不损坏墙体,很好地解决了感应器的布设问题。对于身高差别较大的人群也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地毯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中,1红外线发射器,2红外线接收器,3处理器,4电灯,5地毯,6光线强度检测器,7亮度调整器,8路由器,9人数调节踏板,10蜂鸣器,11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2,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感应组件、处理器3和电灯4;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沿进出门方向纵向排列在门内区域,所述红外线感应组件由红外线发射器1和红外线接收器2构成,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向上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鞋底反射后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进一步的,红外线感应组件固定在地毯5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红外线接收器2分别与处理器3连接,输出信号输出至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用于控制所述电灯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照明智能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没有人员踩在地毯5上时,红外线发射器1向上发射红外线,发射出去的红外线无法向下反射回来被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当人员踩在地毯5上,人员的鞋子11或脚板挡住了红外线发射器1发射出去的光路,红外线被反射,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红外线接收器2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3。

系统开启,处理器3开始接收红外线接收器2输出信号,系统初始化屋内人数为0,电灯4处于关闭状态。具体的,给若干横向排列的红外线感应组编上序号,序号沿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依次递增。人员走路过程中,脚后跟先离开地面;当人员沿室外往室内方向前进时,脚后跟朝向室外,踏在地毯5上的脚后跟先离开地面,红外线接收器2会得到一个变换的信号,先是一个区域的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到红外线,接着该区域内从靠近室外向靠近室内方向的红外线接收器2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即该区域内编号由小到大的红外线接收器2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将这一变化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3,处理器3判断为人员进入室内并记录为正向数据。人员沿室内往室外方向前进时,脚后跟朝向室内,踏在地毯5上的脚后跟先离开地面,红外线接收器2会得到一个变换的信号,即先是一个区域的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到红外线,接着该区域内从靠近室内向靠近室外方向的红外线接收器2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即该区域内编号由大到小的红外线接收器2逐渐失去红外线的信号,将这一变化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3,处理器3判断为人员离开室内并记录为反向数据。系统判断人员经过,分别记录人员的进入或外出次数,初始状态时,室内无人,电灯4为关闭状态,当进入次数大于外出次数时,处理器3控制电灯4开启,当进入次数等于外出次数时,处理器3控制电灯4关闭。

实施例2

参见图3至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光线强度检测器6和亮度调整器7,所述光线强度检测器6和亮度调整器7分别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所述电灯4与所述亮度调整器7连接。所述光线强度检测器6采用光敏传感器,更具体的说,采用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感受到光后,输出电信号,信号强度与光强度成正比,处理器3依据光电倍增管输出的信号强度,得到当前的光强度。处理器3依据光线强度检测器6测得的室外当前光强度,输出电信号至亮度调整器7,亮度调整器7调整电灯4的亮度。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3与路由器8连接。处理器3通过路由器8向外传输系统的工作状态信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接收信号了解系统当前的电灯4的开关状态。

具体的,所述地毯5上设有人数调节踏板9和蜂鸣器10,所述人数调节踏板9和蜂鸣器10分别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具体的,所述人数调节踏板9为通过脚踏来控制的通电开关,通电开关与处理器3连接,当通电开关闭合时会向处理器3输出电信号,检测到人员进入室内或者人员离开室内时发出不同的声音,人员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装置的自动检测是否正确,发生错误时人员通过调节踏板进行人工修正。

具体的,若干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间距为6~30mm。保证人踩在地毯5上至少能够踩到在纵向上两个不同位置的红外线发射器1。

具体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1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夹角为30°~90°。没人踩在地毯5上时,红外线发射器1发出的光以倾斜的角度向上射出,不易反射回来被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以避免发生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