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8733发布日期:2018-12-28 18:5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适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雾灯,安装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用于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因为雾天能见度低,驾驶员视线收到限制。灯光可增大运行距离,特别是黄色防雾灯的光穿透力强,它可以提高驾驶员与周围交通参与者的能见度,使来车和行人在较远处发现对方。

在现代车辆的设计理念中,对于空间的利用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车灯需要更多功能,例如同时具备日间行车灯功能等,为了减少日间行车灯的使用空间,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加入到现有的雾灯中,但是传统的雾灯角度无法调节,当雾灯作为其他灯光使用时,强烈的光照会使行人或对面车辆产生刺眼感,实用性差。

另外,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路面会有小石子或其他异物,对雾灯造成损坏,而且在雨雪天气或大雾天气时,雾灯的表面会附着大量水珠或雾气,从而造成对雾灯光线集中以及照射距离的影响,车辆驾驶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通过雾灯本体在雾灯外罩内的伸缩,实现雾灯照射角度的调节,增加雾灯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包括雾灯外罩、伸缩设置在灯外罩内的雾灯本体,以及设置在雾灯外罩后侧的外罩后板,所述外罩后板的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环,所述雾灯外罩连接在转环的前侧,所述雾灯本体包括内灯筒、设置在内灯筒前端的内灯罩、设置在内灯罩后端的内罩后板,以及设置在内灯筒内且后端连接在内罩后板上的发光体,所述内灯筒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雾灯外罩的下侧壁和内灯筒的上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转环的内侧设置有轴承,所述外罩后板通过轴承与转环相连。

进一步,所述发光体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固定在内罩后板的前侧,所述灯座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的后端穿过内罩后板连接在一PCB板上。

进一步,所述PCB板的前侧通过一对支杆连接在内罩后板的后侧。

进一步,所述PCB板的后侧连接有螺旋设置的线缆,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外罩后板外。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前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在内灯筒的外壁上,后端固定在外罩后板上。

进一步,所述转环的外壁为齿槽结构,所述转环的下端与一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后侧通过一减速器连接在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发光体的外表面贴有发光贴片。

进一步,所述内灯罩螺纹连接在内灯筒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外罩后板的后表面设置散热翅片。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雾灯外罩,可以防止车辆的行驶中路面上的小石子与雾灯本体产生碰撞,降低雾灯的损坏率。由于雾灯本体可以在雾灯外罩内前后伸缩,从而实现雾灯照射角度的调节,增加了雾灯的适用范围。由于雾灯外罩可以转动,在雨雪天气或大雾天气时,可以转动雾灯外罩,增加雾灯外罩表面与空气之间相对空气流动的速度,继而可以将雾灯外壳表面的水分或雾气甩掉或风干,保证了雾灯的照射范围,实用性好。由于内灯筒上侧壁和雾灯外罩的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不仅可以对雾灯进行散热,即时水进入雾灯外罩中,可以及时将水从雾灯外罩的下侧壁上的散热孔中排出,继而防止外部水进入雾灯本体内,进一步降低雾灯损坏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的雾灯本体收缩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的雾灯本体伸出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的雾灯本体的结构图;;

图中:1.雾灯外罩,2.外罩后板,3.转环,4.内灯筒,5.内灯罩,6.内罩后板,7.发光体,8.伸缩杆,9.散热孔,10.轴承,11.灯座,12.连接线缆,13.PCB板,14.支杆,15.线缆,16.连接块,17.齿轮,18.减速器,19.电机,20.发光贴片,21.散热翅片,22.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雾灯,包括雾灯外罩1、伸缩设置在灯外罩1内的雾灯本体,以及设置在雾灯外罩1后侧的外罩后板2,所述外罩后板2的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环3,所述雾灯外罩1连接在转环3的前侧,所述雾灯本体1包括内灯筒4、设置在内灯筒4前端的内灯罩5、设置在内灯罩5后端的内罩后板6,以及设置在内灯筒4内且后端连接在内罩后板6上的发光体7,所述内灯筒4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雾灯外罩1的下侧壁和内灯筒4的上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9。

具体的,雾灯外罩1的前端为半球形设置,其为透明材质。整个雾灯安装在车辆的外壳22构成的的雾灯安装孔内。

所述转环3的内侧设置有轴承10,所述外罩后板2通过轴承10与转环3相连。转环3可以通过轴承10相对外罩后板2转动,从而带动雾灯外罩1转动,便于将雾灯外罩1表面的水珠等影响灯光的杂质甩掉,提高雾灯的光照质量。

所述发光体7的后侧螺纹连接有灯座11,所述灯座11固定在内罩后板6的前侧,所述灯座11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线缆12,所述连接线缆12的后端穿过内罩后板6连接在一PCB板13上。PCB板13通过连接线缆12对发光体7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发光体7的开启和关闭。且螺纹连接的发光体7和灯座11,方便进行更换发光体7,避免造成其他部件的损坏。

所述PCB板13的前侧通过一对支杆14连接在内罩后板6的后侧。利用支杆14支撑固定PCB板13,不能能固定PCB板13,而且能够增加PCB板13的散热效果。

所述PCB板13的后侧连接有螺旋设置的线缆15,所述线缆15的后端伸出外罩后板2外。线缆15用于将车辆的控制信号传递给PCB板13,从而实现对发光体7的控制。

所述伸缩杆8的前端通过连接块16连接在内灯筒4的外壁上,后端固定在外罩后板2上。利用伸缩杆8可以实现雾灯本体在雾灯外罩1内的前后伸缩,从而实现雾灯照射范围的调节。

具体的,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8,且其与车辆的控制器相连,车辆的控制器向电动伸缩杆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伸缩杆8伸缩的控制。

所述转环3的外壁为齿槽结构,所述转环3的下端与一齿轮17啮合,所述齿轮17的后侧通过一减速器18连接在一电机19的动力输出端。电机19的转动带动齿轮17转动,通过齿轮17带动转环3的转动,继而实现雾灯外罩1的转动,实现对雾灯外罩的清洁。

具体的,电机19与车辆控制器电连接,车辆的控制器可以向电机19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电机19转动的控制。

所述发光体7的外表面贴有发光贴片20。发光贴片20用于发出光亮。

所述内灯罩5螺纹连接在内灯筒4的外壁上。螺纹连接的内灯罩5方便更换和对其内部部件的维护。

所述外罩后板2的后表面设置散热翅片21。散热翅片21的设置可以提高雾灯的散热效果,降低雾灯的损坏率。

在需要使用雾灯时,车辆的控制器向伸缩杆8发送控制信号,伸缩杆8伸长,将雾灯本体向雾灯外罩1内部前侧推动,同时车辆的控制器向PCB板13上的发光体7的控制部件发送控制信号,发光体7发光,此时雾灯的照射角度最大,可以便于他车或行人观察到车辆的存在。若是雾灯外罩1的外侧附着大量的雨滴、雪花或者雾气,影响雾灯的光照效果时,车辆的控制器控制电机19转动,电机19通过减速18带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带动转环3以及雾灯外罩1同步转动,可以将雾灯外罩1表面的水滴、雪花等甩下,同时可以加速雾灯外罩1表面与空气之间的相对空气流动的速度,可以有效的将雾气风干和水渍风干,保证雾灯的照射效果。

当雾灯作为其他车灯使用时,例如日间行车灯,雾灯的照射角度太大会出现刺眼的情况,此时,利用车辆的控制器向伸缩杆8发送控制信号,将伸缩杆8收缩,从而把雾灯本体移至雾灯外罩1的最里侧,可以相对的限制雾灯发光的角度,从而刺眼的情况得到改善,实用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雾灯外罩,可以防止车辆的行驶中路面上的小石子与雾灯本体产生碰撞,降低雾灯的损坏率。由于雾灯本体可以在雾灯外罩内前后伸缩,从而实现雾灯照射角度的调节,增加了雾灯的适用范围。由于雾灯外罩可以转动,在雨雪天气或大雾天气时,可以转动雾灯外罩,增加雾灯外罩表面与空气之间相对空气流动的速度,继而可以将雾灯外壳表面的水分或雾气甩掉或风干,保证了雾灯的照射范围,实用性好。由于内灯筒上侧壁和雾灯外罩的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孔,不仅可以对雾灯进行散热,即时水进入雾灯外罩中,可以及时将水从雾灯外罩的下侧壁上的散热孔中排出,继而防止外部水进入雾灯本体内,进一步降低雾灯损坏几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