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144发布日期:2018-12-05 19:3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杆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



背景技术:

宝钢马迹山港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铁矿石中转港之一,港区吞吐量大、作业繁忙,铁矿石堆场布置了许多35m高杆灯用以夜间作业照明。港区在矿石堆场改造扩建过程中,许多原有高杆灯需要迁建。高杆灯迁建时,原混凝土基础中的预埋高强螺栓无法取出再利用,需要另外配置预埋螺栓。一般工地配置的预埋螺栓是普通的Q235钢材制作,其屈服强度235MPa,取材广泛、加工方便。但原配高强螺栓采用40Cr材质加工,8.8级强度,其屈服强度800MPa,需要到钢厂专门加工定制,很不方便。普通预埋螺栓与原配高强螺栓相比,强度相差悬殊,若不做补强锚固,将无法满足高杆灯在设计风速条件下使用,容易出现螺栓断裂、高杆灯被大风吹倒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利用普通螺栓代替原配高强螺栓,满足高杆灯在设计风速条件下安全使用要求,以达到方便施工、结构安全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灯杆基座、原劲板、加焊劲板、原位普通螺栓、增设普通螺栓和翼耳;所述高灯杆基座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原劲板和若干个原位螺栓通孔,每个原位螺栓通孔上均设置有原位普通螺栓;所述高灯杆基座底部四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翼耳,每个翼耳上均设置有加焊劲板,加焊劲板的底部与翼耳相固定连接,且加焊劲板的侧壁与原劲板相固定连接;所述每个翼耳上均设置有增设螺栓通孔,每个增设螺栓通孔上均设置有增设普通螺栓。

优选地,所述高灯杆基座的底面设置有预埋钢板,高灯杆基座通过原位普通螺栓、增设普通螺栓与预埋钢板相固定连接;所述预埋钢板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

优选地,所述翼耳呈弧形,翼耳的内壁通过焊接与高灯杆基座的外壁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焊劲板的底部通过焊接与翼耳相固定连接,且加焊劲板的侧壁通过焊接与原劲板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利用普通螺栓代替原配高强螺栓,极大地方便了施工现场对预埋螺栓的取材、加工;并避免了对原灯杆基座结构的改造损坏,保证了原灯杆强度,同时满足高杆灯在设计风速条件下的锚固要求,极大地方便了高杆灯的迁建施工,并加快施工进度,可应用于各类广场的高杆灯补强锚固,及类似的带基座结构物的补强锚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包括高灯杆基座1、原劲板2、加焊劲板3、原位普通螺栓4、增设普通螺栓5和翼耳6;所述高灯杆基座1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原劲板2和若干个原位螺栓通孔,每个原位螺栓通孔上均设置有原位普通螺栓4;所述高灯杆基座1底部四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翼耳6,所述翼耳6呈弧形,翼耳6的内壁通过焊接与高灯杆基座1的外壁相固定连接;每个翼耳6上均设置有加焊劲板3,加焊劲板3的底部通过焊接与翼耳6相固定连接,且加焊劲板3的侧壁通过焊接与原劲板2相固定连接;所述每个翼耳6上均设置有增设螺栓通孔,每个增设螺栓通孔上均设置有增设普通螺栓5;所述高灯杆基座1的底面设置有预埋钢板8,高灯杆基座1通过原位普通螺栓4、增设普通螺栓5与预埋钢板8相固定连接;所述预埋钢板8设置在混凝土基础7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补强锚固高杆灯基座利用普通螺栓代替原配高强螺栓,极大地方便了施工现场对预埋螺栓的取材、加工;并避免了对原灯杆基座结构的改造损坏,保证了原灯杆强度,同时满足高杆灯在设计风速条件下的锚固要求,极大地方便了高杆灯的迁建施工,并加快施工进度,可应用于各类广场的高杆灯补强锚固,及类似的带基座结构物的补强锚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