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片取电结构的轨道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784发布日期:2019-01-13 17:1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片取电结构的轨道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灯,特别是一种弹片取电结构的轨道灯具。



背景技术:

轨道灯就是安装在一个类似轨道上面的灯,可以任意调节照射角度,一般作为射灯使用在需要重点照明的地方。传统轨道灯一般由轨道、电源盒、灯体组成,电源盒与轨道滑动连接便于调节位置,灯体与电源盒枢接以实现发光角度调节。

然而电源盒是通过轨道头与轨道槽内铜线硬接触进行取电,就要求轨道头与轨道槽做的十分标准,如果有公差就会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是开路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滑动与拆卸的弹珠式轨道灯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片取电结构的轨道灯具,包括轨道槽、滑动设置于轨道槽内的至少一灯体,所述灯体具有电源组件,所述轨道槽内设置有供电的铜线;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盒、电源后盖、两个导电弹片以及一固定板,所述电源后盖与电源盒固定连接构成闭合腔体,固定板设置于所述闭合腔体内以输电给驱动器;所述电源后盖开设有与两个导电弹片对应的两个通孔,所述导电弹片中间为弧形带状结构、两端为贴合在固定板上的端子,该弧形带状结构从固定板往上延伸并穿过所述通孔以作为取电接触点与所述铜线弹性接触。

优选之一,所述灯体为万向调节射灯,该万向调节射灯包括所述电源组件、射灯组件、万向连接轴,所述电源组件滑动设置于轨道槽内,所述射灯组件通过万向连接轴与电源组件连接。

优选之二,所述灯体为基础照明线条灯,该基础照明线条灯包括电源组件、第一格栅灯壳、格栅后盖、光源玻纤板、面罩以及两个第一堵头,所述电源组件具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格栅灯壳顶部两端,格栅后盖设置于第一格栅灯壳顶部的两个电源组件之间,所述光源玻纤板设置于第一格栅灯壳下部并由设置于第一格栅灯壳底部的所述面罩配光,两个第一堵头分别密封于第一格栅灯壳的两端。

优选之三,所述灯体为多角度射灯模块,该多角度射灯模块包括电源组件、第二格栅灯壳、光源铝基板、反光杯、透镜、防眩罩以及两个第二堵头,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第二格栅灯壳顶部,光源铝基板、反光杯、透镜、防眩罩自上至下依次安装于第二格栅灯壳内且防眩罩位于第二格栅灯壳底部,两个第二堵头分别密封于第二格栅灯壳的两端。

此外,所述轨道槽两侧设置有第三堵头,轨道槽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轨道灯具通过弧形带状结构的导电弹片安装于电源盒上,导电弹片与铜线弹性接触取电,不仅可以适应具有一定公差的轨道槽及铜线,还可以满足取电接触点的宽接触面要求,从而解决轨道灯电源部分的公差和大电流问题;

并且,本实用新型轨道灯具可适应嵌入式无边、嵌入式窄边、吊线式、明装式等安装方式,不同灯具可在轨道槽内无限拼接,例如2-50W线条多角度射灯,8-36W宽角度基础照明线条灯,5-50W吊线射灯,格栅灯,导轨灯,PC款灯体,电源采用24V安全电压,不用担心触电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灯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片取电结构的轨道灯具,包括轨道槽1、滑动设置于轨道槽1内的至少一灯体2,灯体2具有电源组件,所述轨道槽1内设置有供电的铜线,所述轨道槽1两侧设置有第三堵头41,轨道槽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支架42。

本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盒21、电源后盖22、两个导电弹片23以及一固定板24,所述电源后盖22与电源盒21固定连接构成闭合腔体,固定板24设置于所述闭合腔体内以输电给驱动器25;所述电源后盖22开设有与两个导电弹片23对应的两个通孔221,所述导电弹片23中间为弧形带状结构、两端为贴合在固定板24上的端子,该弧形带状结构从固定板24往上延伸并穿过所述通孔221以作为取电接触点与所述铜线弹性接触。弧形带状结构的导电弹片安装于电源盒上,可以满足取电接触点的宽接触面要求,从而解决轨道灯电源部分的公差和大电流问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如图3,所述灯体2为万向调节射灯,该万向调节射灯包括电源组件、射灯组件3、万向连接轴4,所述电源组件滑动设置于轨道槽1内,所述射灯组件3通过万向连接轴4与电源组件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二,如图4,所述灯体2为基础照明线条灯,该基础照明线条灯包括电源组件、第一格栅灯壳5、格栅后盖6、光源玻纤板7、面罩8以及两个第一堵头9,所述电源组件具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格栅灯壳5顶部两端,格栅后盖6设置于第一格栅灯壳5顶部的两个电源组件之间,所述光源玻纤板7设置于第一格栅灯壳5下部并由设置于第一格栅灯壳5底部的所述面罩8配光,两个第一堵头9分别密封于第一格栅灯壳5的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三,如图5,所述灯体2为多角度射灯模块,该多角度射灯模块包括电源组件、第二格栅灯壳31、光源铝基板32、反光杯33、透镜34、防眩罩35以及两个第二堵头36,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第二格栅灯壳31顶部,光源铝基板32、反光杯33、透镜34、防眩罩35自上至下依次安装于第二格栅灯壳31内且防眩罩35位于第二格栅灯壳31底部,两个第二堵头36分别密封于第二格栅灯壳31的两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