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6534发布日期:2018-11-16 21:3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



背景技术:

现有嵌入式的灯具,大部都固定安装,通过用螺丝或拉钉固定面环、中环及内环,中间用铝粒将其固定一起,采用此连接方式,只可以单个维度调节光源,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对照射角度进行调节,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包括中环、灯体活动件和灯体;

所述灯体活动件包括内环及第一卡簧,所述中环套设在内环的外侧,所述第一卡簧设在内环与中环之间,所述第一卡簧用于对内环和中环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定位,所述内环与中环可相对转动;

所述内环套设在灯体的外侧,所述灯体的两侧与内环铰接。

所述中环是套在所述灯体的最外圈的环形体,该环形体用于安装在房间的预定位置,例如天花板上。灯体可以相对于中环同时进行转动和摆动,调整内环的转动角度及灯体的摆动的角度,从而实现多角度无间隔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环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环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拼接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簧设置在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卡簧的顶面及底面与第一卡槽相抵;

内环被第一卡簧卡在中环处,第一卡簧设置在第一卡槽内,第一卡簧抵住中环及内环,使其不能上下相对移动,因此内环可与中环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簧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卡槽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卡簧截面的直径与第一卡槽截面的边长相等。

第一卡簧的截面为圆形,第一卡槽的截面为正方形,且第一卡簧截面的直径与第一卡槽截面的边长相等,即第一卡簧的截面为第一卡槽的截面的内接圆,由于圆的顶部及底部抵住正方形的中部,即抵住中环与内环拼接的位置,因此中环及内环不容易上下移动,使中环与内环的装配更稳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设置有两个铰接耳,所述灯体的灯体外壳与该两个铰接耳铰接。

由于内环与灯体外壳铰接,所以在内环转动时,灯体外壳也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灯体的转动;然后灯体外壳与内环铰接,所以灯体外壳也可以相对内环做一定范围内的摆动,从而实现了灯体突破单一的摆动调整角度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还包括散热器,所述灯体还包括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在散热器的端面上,所述发光部件设在灯体外壳内,所述灯体外壳与散热器连接。

发光部件设在散热器的端面上,发光部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上,增大散热面积,降低发光部件工作时的温度,延长发光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部件包括铝基板及底板;

所述铝基板的底部与散热器贴合;

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与铝基板面积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沿设有卡勾,所述卡勾抵住铝基板;

铝基板的底部需要与散热器贴合,便于铝基板上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上,通过底板及底板上的卡勾使铝基板固定在散热器上,卡勾抵住铝基板,使铝基板与散热器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部件还包括光源支架;

所述光源支架设在底板的上方;

所述铝基板的中部设有COB光源,所述光源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COB光源对应,所述透光孔的外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反光面。

射灯的发光光源采用COB光源,COB光源发出的通过光源支架上的反光面反射,增强聚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灯体还包括锁圈,所述锁圈为环状结构,所述锁圈嵌设在灯体外壳的内侧,所述锁圈的外表面与灯体外壳的边沿平齐。

设有锁圈在灯体外壳的内侧,用于固定灯体的内部部件,便于组装及维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圈的外侧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灯体外壳的内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三卡槽配合。

利用锁圈外侧的第三卡槽及灯体外壳内侧的卡块相配合的方式对锁圈固定在灯体外壳内,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灯体还包括透镜、反光杯及第二卡簧;

所述锁圈的外侧设有对称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簧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与第二卡槽扣合;

所述反光杯的底部与光源支架贴合,所述第二卡簧抵住反光杯;

所述透镜设在锁圈和第二卡簧之间。

反光杯用于加强灯光的聚光效果,实现射灯的远距离照射,通过灯体外壳上的第二卡槽与第二卡簧扣合,第二卡簧抵住反光杯,使反光杯的底部与光源支架贴合,从而实现对反光杯的固定,透镜用于集中光源,使照射效果更好,透镜一侧的锁圈及另一侧的第二卡簧共同将透镜固定在它们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中环是套在所述灯体的最外圈的环形体,该环形体用于安装在房间的预定位置,例如天花板上。灯体可以相对于中环同时进行转动和摆动,调整内环的转动角度及灯体的摆动的角度,从而实现多角度无间隔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使用新型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内环与中环连接的半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内环与中环连接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锁圈与反光杯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锁圈与反光杯组装结构示意图的A-A面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第二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灯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的灯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展厅射灯。

如图所示,包括中环12、灯体活动件1和灯体2;

所述灯体活动件1包括内环14及第一卡簧13,所述中环12套设在内环14的外侧,所述第一卡簧13设在内环14与中环12之间,所述第一卡簧13用于对内环14和中环12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定位,所述内环14与中环12可相对转动;

所述内环14套设在灯体2的外侧,所述灯体2的两侧与内环14铰接。

所述中环12是套在所述灯体2的最外圈的环形体,该环形体用于安装在房间的预定位置,例如天花板上。灯体2可以相对于中环12同时进行转动和摆动,调整内环14的转动角度及灯体2的摆动的角度,从而实现多角度无间隔的调整。

所述中环1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内环14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141,所述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141拼接形成第一卡槽151,所述第一卡簧13设置在第一卡槽151内,所述第一卡簧13的顶面及底面与第一卡槽151相抵;

内环14被第一卡簧13卡在中环12处,第一卡簧13设置在第一卡槽151内,第一卡簧13抵住中环12及内环14,使其不能上下相对移动,因此内环14可与中环12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卡簧1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卡槽151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卡簧13截面的直径与第一卡槽151截面的边长相等。

第一卡簧13的截面为圆形,第一卡槽151的截面为正方形,且第一卡簧13截面的直径与第一卡槽151截面的边长相等,即第一卡簧13的截面为第一卡槽151的截面的内接圆,由于圆的顶部及底部抵住正方形的中部,即抵住中环12与内环14拼接的位置,因此中环12及内环14不容易上下移动,使中环12与内环14的装配更稳固。

所述内环14设置有两个铰接耳142,所述灯体2的灯体外壳26与该两个铰接耳142铰接。

由于内环14与灯体外壳26铰接,所以在内环14转动时,灯体外壳26也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灯体2的转动;然后灯体外壳26与内环14位铰接,所以灯体外壳26也可以相对内环14做一定范围内的摆动,从而实现了灯体2突破单一的摆动调整角度的限制。

还包括散热器3,所述灯体2还包括发光部件25,所述发光部件25设置在散热器3的端面上,所述发光部件25设在灯体外壳26内,所述灯体外壳26与散热器3连接。

发光部件25设在散热器3的端面上,发光部件25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3上,增大散热面积,降低发光部件25工作时的温度,延长发光部件25的使用寿命。

所述发光部件25包括铝基板251及底板252;

所述铝基板251的底部与散热器3贴合;

所述底板252的中部设有与铝基板251面积相同的通孔254,所述通孔254的边沿设有卡勾255,所述卡勾255抵住铝基板251;

铝基板251的底部需要与散热器3贴合,便于铝基板251上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3上,通过底板252及底板252上的卡勾255使铝基板251固定在散热器3上,卡勾255抵住铝基板251,使铝基板251与散热器3贴合。

所述发光部件25还包括光源支架253;

所述光源支架253设在底板252的上方;

所述铝基板251的中部设有COB光源256,所述光源支架253的中部开设有透光孔257,所述透光孔257与COB光源256对应,所述透光孔257的外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反光面258。

射灯的发光光源采用COB光源256,COB光源256发出的通过光源支架253上的反光面258反射,增强聚光效果。

所述灯体2还包括锁圈21,所述锁圈21为环状结构,所述锁圈21嵌设在灯体外壳26的内侧,所述锁圈21的外表面与灯体外壳26的边沿平齐。

设有锁圈21在灯体外壳26的内侧,用于固定灯体2的内部部件,便于组装及维修。

所述锁圈21的外侧设有第三卡槽212,所述灯体外壳26的内侧设有卡块261,所述卡块261与第三卡槽212配合。

利用锁圈21外侧的第三卡槽212及灯体外壳内侧的卡块261相配合的方式对锁圈21固定在灯体外壳26内,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所述灯体还包括透镜22、反光杯23及第二卡簧24;

所述锁圈21的外侧设有对称的第二卡槽211,所述第二卡簧24上设有突起241,所述突起241与第二卡槽211扣合;

所述反光杯23的底部与光源支架253贴合,所述第二卡簧24抵住反光杯23;

所述透镜22设在锁圈21和第二卡簧24之间。

反光杯23用于加强灯光的聚光效果,实现射灯的远距离照射,通过灯体外壳26上的第二卡槽211与第二卡簧24扣合,第二卡簧24抵住反光杯23,使反光杯23的底部与光源支架253贴合,从而实现对反光杯23的固定,透镜22用于集中光源,使照射效果更好,透镜22一侧的锁圈21及另一侧的第二卡簧24共同将透镜22固定在它们之间。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