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盏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7573发布日期:2019-01-29 17: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盏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双盏落地灯。



背景技术:

灯具可以提供很好的照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灯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壁挂灯、吊顶灯、落地灯等等,能够很好的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目前大多数的落地灯只有单个照明灯体,并且有些落地灯底座太轻,遇到碰撞容易倾斜翻倒,并且落地灯的照明位置都是固定的,要调节时需要移动落地灯,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盏落地灯,它在照明的同时也能绿化房间,净化空气;并且放置更加稳定,也能调节照明位置,照明更加舒适便利。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盏落地灯,包括底座、支杆和灯体,所述支杆装配在底座顶面,所述灯体分布在支杆顶部两侧,所述底座顶面设有盆体,所述盆体边缘环绕有蓄水部,所述蓄水部底部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装配有吸水绳,所述渗水孔与吸水绳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吸水绳一端伸进蓄水部另一端伸进盆体内腔,所述盆体中部设有支块,所述支块顶面设有螺孔,所述支杆包括固定管和伸缩杆,所述固定管底部旋接在螺孔中,所述伸缩杆装配在固定管内腔并向上延伸,所述伸缩杆顶面设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两端均装配有调节杆,所述灯体装配在调节杆外端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内壁设有灯座,所述灯座安装有灯泡,所述灯体底面设有灯口,所述灯口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为雾面磨砂料制成,所述灯罩侧壁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中部高并向上下两侧逐渐降低,所述灯口内壁设有与弹性垫适配的卡接槽,并且所述灯体顶面分布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底部侧壁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开口向内翻边,所述通槽中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两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伸出通槽槽口,所述固定管分布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内端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开口向内翻边,所述通孔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侧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凸出通孔开口,所述调节管分布有与调节块适配的调节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落地灯在照明的同时,也能绿化房间净化空气,也能增加底座的重量,使得落地灯放置更加稳定,不会倾斜翻倒;并且可调节落地灯的高度以及调节灯体的位置,对于不同的照明需求和不同的使用者,均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非常便利,并且不使用时,也能缩小体积大大减少地方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管与调节杆装配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盏落地灯,包括底座1、支杆2和灯体3,所述支杆2装配在底座1顶面,所述灯体3分布在支杆2顶部两侧,所述底座1顶面设有盆体11,落地灯在照明的同时,也能绿化房间净化空气,也能增加底座1的重量,使得落地灯放置更加稳定,不会倾斜翻倒;并且所述盆体11边缘环绕有蓄水部12,所述蓄水部12底部设有渗水孔13,所述渗水孔13装配有吸水绳14,所述渗水孔13与吸水绳14之间设有垫圈15,所述吸水绳14一端伸进蓄水部12另一端伸进盆体11内腔,所述吸水绳14能够将蓄水部12中的水吸附到盆体11中,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湿润,培育植物更加便利。

所述盆体11中部设有支块16,所述支块16顶面设有螺孔17,所述支杆2包括固定管21和伸缩杆22,所述固定管21底部旋接在螺孔17中,所述伸缩杆22装配在固定管21内腔并向上延伸,所述伸缩杆22底部侧壁设有通槽23,所述通槽23开口向内翻边,所述通槽23中设有压簧24,所述压簧24两侧设有卡块25,所述卡块25伸出通槽23槽口,所述固定管21分布有与卡块25适配的卡槽26;所述伸缩杆22顶面设有调节管27,所述调节管27两端均装配有调节杆4,所述灯体3装配在调节杆4外端底面,所述调节杆4内端侧壁设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开口向内翻边,所述通孔41中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两侧设有调节块43,所述调节块43凸出通孔41开口,所述调节管27分布有与调节块43适配的调节孔28,可调节落地灯的高度以及调节灯体3的位置,对于不同的照明需求和不同的使用者,均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非常便利,并且不使用时,也能缩小体积大大减少地方占用。

所述灯体3内壁设有灯座31,所述灯座31安装有灯泡32,所述灯体3底面设有灯口33,所述灯口33安装有灯罩34,所述灯罩34为雾面磨砂料制成,所述灯罩34侧壁设有弹性垫35,所述弹性垫35中部高并向上下两侧逐渐降低,所述灯口33内壁设有与弹性垫35适配的卡接槽36,并且所述灯体3顶面分布有散热孔37,照明光源更加柔和,不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同时拆卸便捷,方便对灯体3进行维护维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