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障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567发布日期:2018-11-30 19: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障碍灯。



背景技术:

航空障碍灯(Aviation Obstruction light)又称助航灯光设备是标识障碍物的特种灯具,隶属于助航灯光设备行业,航空障碍灯是其座下的灯种范围。为了与一般用途的照明灯有所区别,航空障碍灯不是常亮着而是闪亮,低光强航空障碍灯为常亮,中光强航空障碍灯与高光强航空障碍灯为闪光,闪光频率不低于每分钟20次,不高于每分钟60次。航空障碍灯的作用就是显示出构筑物的轮廓,使飞行器操作员能判断障碍物的高度与轮廓,起到警示作用。

由于航空障碍灯对较远的飞机进行警示,其亮度要求较高,因此发热量也比较大,同时要求满足MH/T 6012-2015标准,因此对其结构要求又比较严格,而目前主要是通过光源+反射器进行配光,但是目前的这种结构偏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航空障碍灯,其散热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其配光曲线满足MH/T 6012-2015标准,可取国家民航证书及国际ICAO证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空障碍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障碍灯,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底座连接筒,所述的底座连接筒与第一外壳底部内壁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外壳装配筒,所述的第一外壳装配筒底部、外侧设有外壳限位环,且第一外壳内部通过第一外壳隔板分割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

所述的第一外壳隔板通过第一连通孔将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连通,导线一端与外部电源连通导电,另一端穿过导线密封塞后进入第二安装腔,然后穿过第一连通孔后与控制器进电端连接导电以为控制器提供电能;

所述的控制器出电端通过另一导线穿过第一导线筒、第二导线筒后与光源进电端连接导电;

所述的第一外壳装配筒外壁与第二外壳底部的第三外壳装配筒内壁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二外壳内侧通过第二外壳隔板分割为两部分,且第二外壳隔板上设有装配盲槽、第一导线筒;

所述的第二导线筒设置在散热器上,所述的散热器上还设有固定凸起、连接凸起、装配凸起、压紧槽,第二螺栓穿过装配封闭端后与连接凸起装配固定;

所述的压紧槽与灯罩的固定圈装配,且固定圈底面通过第二密封圈与压紧槽底面压紧密封;

所述的装配凸起上设有第二装配盲槽,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装配盲槽后与压盖装配固定,所述的压盖底面与第二外壳之间设有空气对流孔;

所述的散热器顶面上设置有反光器,所述的散热器上、反光器底部外侧设有光源。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连接筒与第一外壳底部内壁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且底座连接筒与第一外壳底部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壳体密封圈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外壳隔板位于第二安装腔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隔板安装凸起,第五螺栓穿过恒流源上的安装孔后与第一隔板安装凸起装配固定以将恒流源固定在第一隔板安装凸起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所述的导线密封塞与其中一个连通孔密封装配,指示帽装入另一连通孔内且所述的指示帽通过指示密封圈与第一外壳密封装配;

所述的指示帽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内部安装有指示灯,所述的指示灯用于显示恒流源的工作状态或故障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压盖靠近固定圈的内侧设有压紧斜面,所述的压紧斜面与固定圈通过第一密封圈压紧密封且所述的压盖内侧面与灯罩外壁之间还通过第一密封胶浇封,从而使得压盖与灯罩之间获得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反光器由上至下开口逐渐变小,且反光器外壁为由上至下且向反光器轴线凸出的外反光弧面,反光器内壁为由上至下且向反光器轴线凸出的内反光弧面,反光器底部为反光安装部分,第四螺栓穿过反光安装部分与固定凸起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以将反光器固定在散热器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通孔顶部、内壁与导线之间通过导线密封塞密封装配,且第一连通孔内部与导线之间通过第一导线密封胶浇封。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线筒、第二导线筒内壁与导线之间通过第二导线密封胶浇封;

所述的第三外壳装配筒内侧面与第一外壳装配筒外侧面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压紧密封,所述的第三外壳装配筒底面与外壳限位环顶面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压紧密封;所述的装配盲槽通过第二密封胶浇封,从而实现装配盲槽的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外壳底部设有固定座,第三螺栓穿过固定座后与底座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以将第一外壳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地,散热器顶部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的装配槽内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卡紧板,多个卡紧板在装配槽内壁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卡紧板固定在装配槽内壁上,两个卡紧板之间构成通槽;

所述的反光器底部的反光安装部分设置在其外侧,且反光安装部分数量与卡紧板一样,所述的反光安装部分均匀整列在反光器底部圆周上;

卡紧板与装配槽封闭端之间构成卡紧槽;

所述的反光安装部分上设置有导向半环,所述的卡紧板内侧设置有与导向半环装配的导向弧槽;

所述的卡紧板内侧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用于限制反光安装部分最大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对流孔使得散热器散热好、散热充分,满足光源长寿命工作。

2、本的反光器结构简单合理,满足光强及配光曲线要求,符合MH/T 6012-2015标准,可取国家民航证书及国际ICAO证书。

3、本实用新型只对安装有散热器的空腔进行开放,其它空腔进行密封,在增加散热效果的同时又保证内部电气设备的密封性,其防水性性能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F1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F2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光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光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光器安装结构改进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障碍灯具体实施方式的反光器安装结构改进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的配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10,一种航空障碍灯,底座110,所述的底座110上设有底座连接筒111,所述的底座连接筒111与第一外壳120底部内壁装配固定。优选地,所述的底座连接筒111与第一外壳120底部内壁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且底座连接筒111与第一外壳120底部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壳体密封圈391密封;

所述的第一外壳120上设有第一外壳装配筒121,所述的第一外壳装配筒121底部、外侧设有外壳限位环122,且第一外壳120内部通过第一外壳隔板123分割成第一安装腔125和第二安装腔126,所述的第一外壳隔板123位于第二安装腔126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隔板安装凸起127,第五螺栓550穿过恒流源640上的安装孔后与第一隔板安装凸起127装配固定以将恒流源640固定在第一隔板安装凸起127上;

所述的第一外壳隔板123通过第一连通孔1231将第一安装腔125和第二安装腔126连通,导线610一端与外部电源(如市电、电池等)连通导电,另一端穿过导线密封塞710后进入第二安装腔126,然后穿过第一连通孔1231后与控制器620进电端连接导电以为控制器提供电能;所述的恒流源、控制器为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可直接采购,如苏州三颗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SKX-90L内置的恒流源和控制装置(控制器或控制电路板);

所述的第一连通孔1231顶部、内壁与导线610之间通过导线密封塞394密封装配,且第一连通孔1231内部与导线61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胶393浇封,使得导线610与第一连通孔1231内部之间获得密封;

数据线一端与航空障碍灯控制箱内的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另一端穿过导线密封塞710后进入第二安装腔126,然后穿过第一连通孔1231后与控制器620通信连接。使用时,可通过控制设备向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设备是现有技术,可以采用苏州三颗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SKX-1K。

所述的控制器620固定在安装板630上,所述的安装板630固定在第一外壳隔板123上;

所述的控制器620用于解析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控制光源230做出相应动作,部分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直接采用州三颗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SKX-90L的相关技术;

所述的控制器620出电端通过另一导线610穿过第一导线筒134、第二导线筒145后与光源230进电端连接导电以使光源可通电发光,所述的光源可采用LED灯珠或LED灯条;

所述的第一外壳120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128,所述的导线密封塞710与其中一个连通孔128密封装配,指示帽720装入另一连通孔128内且所述的指示帽720通过指示密封圈392与第一外壳120密封装配;

所述的指示帽720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内部安装有指示灯240,所述的指示灯240用于显示恒流源640的工作状态或故障信息,如通过不同颜色、闪烁频率指示不同信息;这部分是现有技术,可以参见现有用电设备的电源指示灯技术;

所述的第一外壳装配筒121外壁与第二外壳130底部的第三外壳装配筒132内壁装配固定。优选地,第一外壳装配筒121外壁与第三外壳装配筒132内壁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二外壳130内侧通过第二外壳隔板133分割为两部分,且第二外壳隔板133上设有装配盲槽136、第一导线筒134,所述的第一导线筒134的内筒与第二导线筒145内筒正对,优选地,第一导线筒134的内筒与第二导线筒145内筒同轴;

所述的第二导线筒145设置在散热器140上,所述的散热器140上还设有固定凸起144、连接凸起143、装配凸起142、压紧槽141,所述的装配盲槽136通过装配封闭端135封闭,第二螺栓520穿过装配封闭端后与连接凸起143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以将散热器140固定在第二外壳隔板133上;

所述的压紧槽141与灯罩210的固定圈211装配,且固定圈211底面通过第二密封圈330与压紧槽底面压紧密封;

所述的装配凸起142上设有第二装配盲槽1421,第一螺栓510穿过第二装配盲槽1421后与压盖150装配固定,以使压盖150与散热器140装配固定,所述的压盖150底面与第二外壳130之间设有空气对流孔131,所述的空气对流孔131可将外部气流引入第二外壳130内部,并对散热器140上的散热片146进行吹扫,从而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所述的压盖150靠近固定圈211的内侧设有压紧斜面151,所述的压紧斜面151与固定圈211通过第一密封圈310压紧密封且所述的压盖150内侧面与灯罩210外壁之间还通过第一密封胶320浇封,从而使得压盖150与灯罩之间获得密封;

参见图2,所述的散热器140顶面上设置有反光器220,所述的反光器220由上至下开口逐渐变小,且反光器220外壁为由上至下且向反光器轴线凸出的外反光弧面223,反光器220内壁为由上至下且向反光器轴线凸出的内反光弧面221,反光器220底部为反光安装部分222,第四螺栓540穿过反光安装部分222与固定凸起144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以将反光器220固定在散热器140上;

所述的散热器140上、反光器220底部外侧设有光源230,所述的灯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使用时光源发光,光线首先通过外反光弧面223引导、反射从而增加光线的铺设面,部分光线再通过内反光弧面221再次反光,使得光线可以被反射至较高的高度,从而通过反光器实现光线的宽度和高度,以此满足设设计标准。

所述的第一导线筒、第二导线筒内壁与导线610之间通过第二导线密封胶340浇封,从而实现对第一导线筒、第二导线筒内壁与导线610之间的密封。

所述的第三外壳装配筒132内侧面与第一外壳装配筒121外侧面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360压紧密封,所述的第三外壳装配筒132底面与外壳限位环顶面122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370压紧密封;

所述的装配盲槽136通过第二密封胶350浇封,从而实现装配盲槽的密封;

所述的第一外壳120底部设有固定座124,第三螺栓530穿过固定座124后与底座11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以将第一外壳120固定在底座110上。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在第二外壳130与压盖150之间形成空气可以对流的空腔,而散热器的散热片正好安装在此空腔内,使用时,气流由空气对流孔131进入此空腔,并吹扫散热片,以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所述的空气对流孔有多个,可以设置在压盖150一周,甚至可直接将空气对流孔131设计为压盖与第二外壳之间的间隙,其高度不小于3毫米即可。

经过测试,本航空障碍灯完全满足MH/T 6012-2015标准,且其配光曲线如图13所示。

参见图11-图12,所示的结构为反光器的220安装的改进结构,主要是解决反光器的快速拆卸、安装稳定性等问题,具体如下:

散热器140顶部设置有装配槽149,所述的装配槽内149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卡紧板147,多个卡紧板147在装配槽149内壁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卡紧板147固定在装配槽149内壁上,两个卡紧板147之间构成通槽148;

所述的反光器220底部的反光安装部分222设置在其外侧,且反光安装部分222数量与卡紧板147一样,所述的反光安装部分222均匀整列在反光器220底部圆周上;

卡紧板147与装配槽149封闭端之间构成卡紧槽1471。

安装时,首先将反光安装部分222装入通槽148,然后转动反光器220使得反光安装部分222装入卡紧槽1471内部卡紧即可。优选地,还是采用第四螺栓540穿过卡紧板、反光安装部分222与固定凸起装配固定,以进一步增加其装配的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的反光安装部分222上设置有导向半环810,所述的卡紧板147内侧设置有与导向半环810装配的导向弧槽1472。安装时,导向半环810装入导向弧槽1472内,起到进一步卡紧和导向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卡紧板147内侧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473,所述的限位板1473用于限制反光安装部分222最大转动角度,以提示安装者已经装配到位。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